• 11

交易之道

選擇權--只要領悟價差交易的道理,就能避免大輸
不預測方向(不賭上,也不賭下),順勢加碼

周選-雙賣價平價差操作紀錄

統計到2017/10/25為止,218次週選結算
上漲大於0 130次 上漲大於50點 88次 上漲大於100點 52次
上漲大於200點 19次 下跌超過50點 63次

統計2017/11/1至2019/1/2為止,61次週選結算
上漲大於0 34次 上漲大於50點 24次 上漲大於150點 10次
下跌超過150點 12次 下跌超過50點 21次

為什麼要作價差交易?最大的重點是「價差交易的損益結構較符合人性」我們的重點不是看對或看錯,而是看對賺多少,看錯賠多少。
不需要把把贏,只要預防慘賠,靠幾次做對行情而大賺,就可立於不敗之地。它最大的好處是--可避免系統性風險或大幅度跳空(大漲及大跌)。

賣價平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有最大的時間價值(對賺得多,錯賠得少)。並買便宜的價外幾檔來保護------放結算。

雙賣價平價差200點(假設最大獲利/最大虧損 132/68點)
均獲利57點 均虧損 52點 賠率57/52=1.01
資金用35%可達到長期最大效益化----平均每次獲利21點--扣掉成本約17點

模擬周選
11/28 結算9874(+145)---週獲利80點, 12/05 結算9904(+30)----週虧-384點, 12/12 結算9829(-75) ----週獲利228點
12/19 結算9768(-61-----週獲利396點, 12/26 結算9489(-279)----週獲利35點, 1/2 結算9550(+61)------週獲利338點
----------------------------------------------------------------------------------------------------------
實單107/10/17 起始資金727,000, 108/1/9 資金771,779 ( 3個月績效6.1%,因為沒按照策略操作,故績效平平)
1/16 指數9784 雙賣9800--------793,610(+21,831)(+2.83%)
1/23 指數9837 雙賣9850--------825,746(+32,136)(+4.05%)
1/30 指數9926 雙賣9950--------826,912(+1,166) (+0.14%)---亂拆價差單,1月績效 +7.14%
2/11 指數10021 雙賣10000-----846,935(+20,023)(+2.42%)
2/13 指數10100 雙賣10150-----862,318(+15,383)(+1.82%)
2/20 指數10256 ------------------866,523(+4,205)(+0.48%)
2/27 指數10376 ------------------890,988(+24,465)(+2.82%)--2月績效 +7.75%
3/06 指數10324 ------------------921,246(+30,258)(+3.39%)
3/13 指數10365-------------------924,855( +3,069)(+0.65%)
3/20 指數10545 ------------------951,472(+26,617)(+2.87%)
長空操作紀錄

股市總有下來的一天,多頭越久,空頭一定又急又重,讓我們措手不及----
還有戰爭.天災.選舉等因素-------

具體作法:
資金規劃第一碼5萬--買最遠期約200點的put,再每周下put多頭價差50點(大跌時賠得少)+上漲再少量裸價外call+下跌再少量裸價平call--------------到期前,再加倍重複操作
買最遠期約200點的put也要分批進場,目標零成本操作。

忘了哪一天開始進場,算108/1/1 好了,起始資金35萬。
2/20 指數10256 -----權益365,387
3/20 指數10545 -----權益400,034


第一碼5萬---108/9---希望歸零
第二碼10萬---109/6---希望歸零
第三碼20萬---110/3---希望歸零
第四碼40萬---110/12---希望歸零
第五碼80萬---111/9
第六碼160萬---112/6
第七碼320萬---113/3
第八碼640萬---113/12------上限

PS:大跌後,就改玩buy call
wgzc (ウイングゼロ)
看板Option
標題[心得] 期權投資的心態與資金管理
時間Mon Mar 5 23:31:59 2018
前言:本文僅為個人意見,若有不同想法歡迎提出討論,但請保持理性的態度;如果只想 裝逼,請恕在下不予理會。   本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以期貨選擇權為交易工具的一般概念,第二部分 是資金管理相關,最後則是交易心態的個人血淚雜談。   首先我想請大家回想一下,自己開始從事金融交易的初衷是為了什麼?   有的人是為了賺錢,有的人是為了刺激;有的人想要財務自由,也有的人只是不想上 班。但是不論初衷是什麼,相信大多數交易者都是在追求報酬,追求資本利得,但只有少 部分的交易者曾經嚴肅地思考並領悟到:「這些報酬其實都是用風險交換來的。」   你可能覺得好笑,在市場交易的人怎麼可能不明白這麼簡單的道理:「報酬與風險息 息相關」,這連我不玩股票的阿嬤都知道。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倘若真是如此,又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在金融市場粉身碎骨,成 了到處勸人切莫涉足金融市場的孤魂?事實是,大部分的交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賺到的報 酬—如果有的話—到底是用多大的風險去交換來的。他們眼中只有報酬,完全忽略了可能 的風險。   我相信,這就是大多數交易者發生虧損的根本原因:「他們不瞭解自己用的方法跟曝 險程度在歷史回測中曾經出現的最大虧損為何,甚至更誇張的是,大多數交易者連一套固 定的方法都沒有,以至於根本不知道該怎麼估算風險。」      當然,並不是說瞭解了歷史回測曾經發生過的最大虧損就能夠精準地控制自己的風險 ,但至少能掌握到一定的程度。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裡,有支手電筒總好過摸黑前進。   如果交易者認真地面對這個問題,他可能會開始去尋找一套固定的交易方法(有些人 稱之為交易系統),並且作歷史回測來了解該系統在不同曝險水準之下的績效,如:運用 某套交易系統,在台指期上二十年來的最大連續虧損是20%,而長期年化報酬率大約是15% ,諸如此類的。   他或許還會發現到同一套系統沒辦法應付所有的盤勢,所以他努力發展其他的交易系 統來做到策略多元化;甚至於他會發現同一類別的市場某些時候特別好做,其他時候則普 通,有時候還會變得很不好獲利,所以他發展出多市場的交易組合。   最後他發現這樣的多策略多市場組合需要超級多資金才run得起來—大概是千萬美金 以上的規模—普通交易者窮極一生也無法碰觸的高聳門檻。   可是幸好,我們還有期貨跟選擇權。   期權的高槓桿特性允許我們用少量的保證金(或權利金)便足以建立合適的曝險,更可 以同時間建立不同交易策略的部位,甚至是同時涉足許多不同類別的市場,無須受限於資 金而放棄眼前的交易機會。   但許多人誤解了期權高槓桿特性的用法,市場上隨機致富的鄉野奇談又太多,導致交 易者前仆後繼地在單一市場的單一走勢上壓注了過多的風險,平庸而草率地從金融市場上 畢業,只能集氣等待下次重新入學的機會。   「看對,下大,抱住」高手都是這麼說的,這才是英雄氣概!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一直用這六字箴言賺錢,但至少我知道自己不是這種高手。幸 好,像我這種「看不懂,下不大,抱不住」的弱者,做好風險管理與系統多元化,還是可 以從市場上賺點小錢度日。   所以我認為,以期權為主要交易手段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了它的高槓桿特性。但並不 是讓你動不動就開個十倍二十倍的,以為是界王拳膩?買了一斤砒霜,不一定要全加下去 。 相反的,在單一市場不要過度曝險,你應該將風險—你用來賺錢的籌碼—分散在彼此 相關性沒那麼高的多策略與多市場組合中,整體的總槓桿倍數或許還是很高,但絕對比一 注單壓好多了。   當然會有些反對的聲音認為,要同時兼顧這麼多市場近乎不可能,特別是許多海外市 場的交易時段跟台灣人的正常作息迥然不同。然而我自己的經驗是,中長期交易策略不需 要緊盯盤面,其實照料起來沒想像中困難,當然,如何有效率地管理多市場交易組合又是 另外一件事情了,在這邊不多贅述。   簡單作結,利用期權來做交易,就是要利用它的高槓桿特性,但不是要你歐印,而是 要廣泛地做多元化—或許是金融市場唯一的免費午餐—彈性參數組合、多策略、多市場, 絕對要避免在單一市場冒著過高的風險。   接下來是第二部分的資金管理,或者稱為風險管理(我比較喜歡後者)。坦白說,這部 分比較像是信仰,我只能提供自己的原則作為參考。   在談論風險管理之前呢,我認為身為金融交易者有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完成,那就是 認清自己的目標:你想要怎樣的交易生涯?你能承受的資金最大虧損在哪個程度?你想要 達到的年化報酬率?你願意為交易付出的時間佔生活的比例是?   這些問題乍看之下跟風險管理無關,但是如果沒有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你根本無法 決定自己的曝險規劃。   以我自己作為例子,我不喜歡盯盤,那會讓我情緒不安。當然,有很多人喜歡當沖, 今日事今日畢嘛。但是當沖要花費的心力遠遠超過波段交易,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所 以最短的交易週期我希望是一到三天,最好是長達數週的中長期交易,這意味著進出時機 差一點也不會造成重大影響。對單一市場來說,我即使不借助自動交易程式,每天也可以 在10分鐘內完成所有的交易工作(包括價格更新與下單),因此我可以同時交易數個不同類 別的市場。我能承受的最大連續虧損—從資金高點到低點—約莫是30%(大概吧我猜,因為 我還沒遇過這種狀況,我也不知道有朝一日假使真的發生時我能不能承受XD)。而我希望 的長期年化報酬率是20~30%(以總風險資金計算)。   每一筆交易在進場當下我就知道我的出場點,當然這個出場點可能隨盤勢變化而移動 ,但是絕對只能朝風險變小的方向移動,換句話說,最大的虧損應該在你進場時就已經知 道了;如果你不知道某一筆交易的出場點在哪裡的話,你根本就不應該進場。   有了出場點,我就可以計算出可能的損失,並以此計算出該有的部位規模:例如我要 用期貨交易台指,在10600時進場做多,起始停損是跌破10450時出場,那一口大台契約就 是損失三萬元,如果我總風險資金是500萬元,打算拿2%的資金曝險,那我可以買幾口?   答案是(5000000*2%)/30000 = 3.333,無條件捨去後是3口大台,五百萬只做3口大台 ,下面推文就會有人酸你說「槓桿開這麼小,幹嘛做期貨」。   沒關係,他們不懂,我們要原諒他們。槓桿倍數看起來很小,那是因為謹慎的交易者 不會在單一市場的單一走勢上壓重注,看對下大抱住是高手在玩的,我們不是高手,自然 就要辛苦一點。   但是相對的,因為單一交易的風險低,報酬當然也低,所以我們必須靠著多元化策略 與市場組合來提高我們的整體報酬,相同品質的交易數目越多,風險可以因為分散而顯著 地降低,這是有數學根據的。   所以我的風險管理準則就是:靠著多元化策略與市場組合增加交易頻率,並藉此拉低 單一次交易的曝險程度,我在單一部位上所冒的風險不會超過總資金的3%,事實上絕大多 數時候我都是拿總資金的0.5%~1%,頂多2%去壓注。   當我使用期貨作為交易工具時,假使單一市場的部位槓桿倍數超過一倍,我一定會同 時買深價外選擇權避險;而以選擇權作為交易工具時,我會以完全損失權利金為前提來計 算曝險,而且永遠只做買方。我知道許多時候市場波動太大,此時應該站在賣方才有利, 但我始終跨不過心中的那條線,所以我頂多放棄做買方。   由於使用多策略,所以常常會在單一類別市場中建立方向互異的部位,在單一類別的 市場中除了單一部位不可超過總資金3%的限制外,同一方向的淨曝險不可超過總資金的 6%(多空可以互抵)。同一時間所有市場總曝險不可超過總資金的25%(多空可以互抵),而 同一時間保證金使用率不可超過總資金的50%。   這些數字都是經過反覆測試與調整才決定的,而且可能只適用於我自己的交易目標, 至於你自己的風險管理原則,我認為只有你自己才有辦法決定。容我再強調一次,風險管 理比較像是信仰,你必須找出屬於你自己的上帝。 最後,則是交易心態,其實這一塊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人忽略。我剛開始接觸金融交 易時讀了很多書,比我考大學還要認真十倍有吧。那時就常常在書籍中看到作者強調維持 交易心態平穩的重要性,但是還沒有實際遇過的時候只覺得是屁話。後來在市場中經歷過 那些狀況才能有所體會,所以我這邊以個人經驗用條列式跟大家分享。 1. 維持情緒平穩是第一要務   當我情緒不安時會過度關注市場走向,導致精神緊繃而做出很多自己事後回想根本無 法理解的決定,大多是提早出場或者過度交易,想當然爾對績效是一種傷害。我後來發現 不要在單一市場持有太大的部位可以有效避免這種狀況,因此多市場的交易組合不僅是風 險管理,對平穩情緒也有幫助。另外,不要以為程式交易就能擺脫人性,程式也是要由人 手動決定開關的。 2. 能賺多少是市場給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工作叫做風險管理   這個說來很好笑,我去年年初做得很順,所以海外獲利很快就逼近了基本所得稅額的 上限,所以只好回來操作不用課稅的台灣期權市場,那時大概是五月多吧。到12/6那波下 殺後我在台指期權六個多月的獲利來到了七百多萬 https://imgur.com/a/LULX8   這時候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突然有個念頭想在2017結束前在台指期權市場拚到八位數 獲利,就在這種自以為獲利是可以靠拚出來的錯誤想法中,我在12月接下來的幾個週選結 算都違反了自己的交易守則,把應該要停利出場的選擇權續壓,結果通通吃膏。不但目標 沒達成,還多虧損了一百多萬。 https://imgur.com/a/31aSL   我不是新手還是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所以千萬不要對自己的紀律過度自信XD,而今年 初做得也不錯,2/6運氣好有撈到一票,只用20萬的風險賺到了800多萬 https://imgur.com/a/iMAYu   突然又腦弱想挑戰「單月獲利千萬」,結果一樣勉強做了不該做的交易,多了一些不 應該有的虧損。其實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學到教訓了(看起來是沒有),但至少下次再有這 種念頭時我應該有前車之鑑可以參考,相同的道理,做金融交易也不應該想著要短時間內 致富,我自己是把它當成一個可以永續經營的職涯來發展,我不需要在某一波走勢就賺到 上千萬甚至上億,因為金融交易是一輩子的事情。 3. 每個人都應該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   某個時期我因為好勝心作祟也嘗試過當沖,但後來發現我根本不適合。我沒辦法在盤 勢激烈跳動時還保持心態平穩並正確下單,甚至有時盤勢根本就不激烈我也是看得心驚膽 跳的,於是一陣子後我就放棄了,繼續以中長期策略為主。再強的武器,還是要使得順手 才行,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非常重要。    4. 金融交易是一條漫長的路,不要想著抄捷徑   我自己開始接觸金融交易已經九年了,到現在還是覺得自己懂的事情太少,而在實際 進入市場前我也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每天五六個小時泡在誠品裡,才略懂一些皮毛,離穩 定獲利還非常遙遠。可是我卻看到很多人功課也不做,連遊戲規則都不清楚就想進市場來 大撈一票,結果只是變成滋潤老手的養分而已。某些神人當沖可以年賺百萬千萬,不表示 你我都可以,人家做了多少功課,每天花多少時間在VIP室裡用最好的設備在做,我們在 家滑滑手機也想跟人家一樣?會不會太看得起自己了?   就算不拿我當例子,舉比較有名的test520或是phcebus好了,前者曾經連續賠錢八年 ,在那八年間他投注的時間與熱誠難以計數;而phcebus也在業內打滾了三四年,每天研 究市場,練好一身功夫才開始全職交易。試問如果連那些公認的高手都如此認真了,平凡 如你我不拿出渾身解數的話,怎麼可能會有勝算?     「我只是個上班族,每天時間有限資金也小,      我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在期權市場上獲致成功呢?」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跟「我是個高中生,頭腦很差又不喜歡念書,我要怎樣才能跳級 考上台大醫科呢?」一樣棘手。   確實有些策略適合沒時間的小資金交易者使用,但是效率太低,不如好好上班增加收 入,順便充足交易相關的知識,等到真的有交易系統了而且手邊有個一兩百萬可以運用的 時候再思考期權交易。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個人想法,不適用於拿二十塊就可以贏到兩千五百萬的賭俠大 大們,不過賭俠應該去參加慈善賭王撲克大賽,不是來玩期貨選擇權。   最後,祝大家都能順利找到屬於自己的操作方式,貫徹自己的交易哲學。
去年輕原油8個月內,犯了好多不可思議的錯誤---逆勢操作(大跌做多)+部位太大

,所以千萬不要對自己的紀律過度自信

50萬資金---最高約300萬---後來跌到約40萬
現在108/3/20約70萬(一口多單+做空選擇權)
108/4/5約80萬
繼續玩----
網路上有一大堆資訊可研讀,
尤其是長期穩定贏家的心法,
其實不太需要花大錢去上課,
懂得如何應用簡單的策略(不用太聰明)就夠了。

例如:有人陷入以下的迷思
非要等到低點才進場,非要等到高點才出場等等
高低點都是相對比較出來的。

其實進場點.出場點.停利.停損並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不是買在最高點,空在最低點,都能獲利。
停利只是賺多或賺少而已,
覺得毛毛的隨時可以停損,保本重新再來啊

個人認為要先從認識自己開始

成功的交易之道--心智磨練(50%)+部位控制(40%)+策略(10%)
不管股票.債券.期貨.外匯.甚至選擇權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

本人是透過部位控制.價差交易 順勢加碼等方式,才控制自己那顆狂野的心。
如果達到手中有部位,心中無多空的境界。
不管您想的到或想不到的,老天都會慢慢補償您的。

1.部位控制--------聖杯
2.價差交易--------不貪
3.順勢加碼--------不懼
4.紀律操作--------贏家

人生苦短,路不走偏,才能早點成功,逍遙自在。

ps價差交易的真諦--開保險公司一樣,多中有空,空中有多






真實世界,大多數人用真名講假話
虛擬世界,大多數人用假名講真話

現在年輕人很苦的,好像看不到未來
物價一直漲,但薪資低又不太會漲
⋯⋯⋯⋯⋯⋯⋯
錢放定存只會被通膨吃掉,能不好好投資嗎?

現實生活中,除了少數幾個要好朋友及親人外
根本無法暢所欲言的談期貨及選擇權
更別說,將好的觀念及策略分享出來
如果能幫助到一些人,這就是我的初衷。

ant1964 wrote:
長空操作紀錄
股市總有下來的一天,多頭越久,空頭一定又急又重,讓我們措手不及----
還有戰爭.天災.選舉等因素-------
具體作法:
資金規劃第一碼5萬--買最遠期約200點的put,再每周下put多頭價差50點(大跌時賠得少)+上漲再少量裸價外call+下跌再少量裸價平call--------------到期前,再加倍重複操作
買最遠期約200點的put也要分批進場,目標零成本操作。
忘了哪一天開始進場,算108/1/1 好了,起始資金35萬。
2/20 指數10256 -----權益365,387
3/20 指數10545 -----權益400,034
第一碼5萬---108/9---希望歸零
第二碼10萬---109/6---希望歸零
第三碼20萬---110/3---希望歸零
第四碼40萬---110/12---希望歸零
第五碼80萬---111/9
第六碼160萬---112/6
第七碼320萬---113/3
第八碼640萬---113/12------上限
PS:大跌後,就改玩buy call


版主

請問這邊希望歸零的意思是??

還有每一碼都倍數增長加注

可以方便提點一下嗎?

ant1964 wrote:
真實世界,大多數人...(恕刪)


感恩佛心樓主以自身實戰經驗分享~

在下獲利良多~

讚!
Hannibal Safina wrote:
版主請問這邊希望歸...(恕刪)


1.希望歸零--表示還未走空
前四碼資金較小,當然會希望歸零
如果後面幾碼成功,獲利就會比較高

2.大部分賭徒都是用必輸的方法在玩,例如--做多不認輸,跌越多,再加倍買。其實只要是固定賠率(比大小.猜數字.擲銅板等)的賭局,都不適合倍投法。一.我們沒有無限資金。 二.莫非定律。

選擇權買方很可能有10倍以上獲利,如果是零成本的話,當然很值得操作。

kinko0604 wrote:
感恩佛心樓主以自身...(恕刪)


股票我們大部分散戶是玩不過大戶的
再怎樣的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籌碼分析
主力(公司派或市場派)還是可以坑殺--散戶(不願意停損)

所以本人不喜歡操作股票
只會只進不出的買--中華電,高鐵,金融股等股(還要扣稅,健保補充費)
實在不爽繳給,這個無能的政府
只因為太座,覺得比較有安全感

期貨--主力比較不容易操控,而且不會變壁紙
就算有偏離,最後還是會回到主人(現貨)身邊

希望有識之士--能好好長期投資台指期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