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ulamaru wrote:
昨天上課時老師才講到,鴻海裡面那些頭銜是○○總的,光我們系上就出了四個(據說郭董曾私下說鴻海都靠我們系上的畢業生在賺錢的),最近系上試圖要蓋新的獨立系館(現在是好幾個系共用一棟大樓),想學對面電機系去跟校友募款,但是那幾個什麼總的加一加頂多也只募得到幾千萬,看那郭董一次就是幾十億上百億在砸,......錢都到哪裡去了看來很明顯嘛,所以老師也在煩惱該怎麼教育學生,以往教育工程師的做法好像不太適當,應該教些老闆出來才對......電機系這些年系館一棟一棟蓋,現在應該是第四棟還第五棟快完工了,因為他們的系友一票董事長的......然後我們還在那邊0.3館......
您提到的,似乎是小弟畢業的科系,幾年沒回去但聽新聞上常在講誰誰誰又捐了一棟學術研發中心
又,回應本篇主題,小弟的同學年薪千萬級的大概有幾十位吧(只算同屆的),早就不算新聞了,當小弟年薪還在往150W努力時,看著同學付現金換雙B名車,只能說小弟很珍惜我的生活,同學們除了有錢卻什麼都缺乏的人生送我我也不要
如果有那樣的天份跟努力能得到這樣的學經歷跟千萬級的工作機會,我相信少一點薪水的工作絕對也能勝任愉快,但相對能換來的多一點的人生卻無價
不過人比人會氣死人,歡喜拿,甘願受,人生本來就不公平,有多少能力拿多少錢,剩下的就交老天來安排,說不定沒幾天,台灣又發生大事,不管年薪千萬、百萬、十萬、負數....,每個人都變的完全一樣!
我比上不足,但也不會很羨慕那些賺得比我多的人,人家有本領賺錢,還要看有沒有本領為社會造福,如果有的話,我才會羨慕!
來竹科12年,自己熟悉的半導體業一家家的開,也一家家的倒,所以賺得多也不一定是真的完全靠本領賺來的,機運到了,要大富大貧,完全由老天來安排,何苦來比較?
德碁、世大、合泰(改名為盛群)、天下、華隆微、嘉畜、博達...,還有好多被併吞的公司,懶得去想了!
現在連華邦都一直在賣廠,半導體業在台灣,看來真像是夕陽工業,不過賺得多的還是很多,拼命付出勞力、腦力、時間的,也還是很多,到底是科技新貴?科技新跪?科技新貧?我看也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就我自己經驗而言,電視台想拜訪成功的人,不用汲汲在半導體業、電子業找,一般傳統工業也一堆!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leecc6256 wrote:
什麼?領這麼多還喊窮...(恕刪)
從頭到尾我沒看到有人喊窮
只有你在併命的喊窮耶

我們確實拿的比一般人多
但絕不可能多那3、40萬就變成「新貴」
很多人也只是在澄清電子業沒有那麼好賺
尤其當媒體一再報導哪家公司又領多少又拿多少
結果實際上佔絕大多數的工程師有沒有拿到一半甚至是1/10都成問題
不是每家科技公司都有年終哦
我們今年有年終是因為我們公司去年有賺了很多
我前前公司也是一家科技公司
我在的第一年年終有發一個月
第二年年終給2000元加上一封老闆給我們的信
第三年年終老闆在要放年假前的最後一天完全不見人影
這次連2000元及給一封員工的信都省下來了
那股票呢?
有給個二、三張但股價不到10元(而且老闆是看人給,不是全部有)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