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達文西手術賠例,終身醫療跟終身手術賠多少?


LIN,IN-KAI wrote:
為什麼副本實支實付的險種保費比正本高?...(恕刪)

副本理賠與正本理賠要跟誰比?
如果是不同公司比,那意義不大
會同時脈兩張實支實付醫療險的 大概沒幾家
大概都是合併保險公司以後,自己原有的產品,與被合併公司的產品一起賣
為什麼搞這麼複雜?捨掉一種就好?!
原因很簡單
前面說過 業務員就是會跳火圈的猴子
待一家公司學會說一種話術,要他賣另一種產品,太難了

如果是同一公司,有"只收正本理賠"與"可以副本理賠"根據保險黑傑克的經驗,只有大雄有這等事情
兩者的內容相近 但是可以副本理賠的那張 就相對貴多了

樓主如果說的是這件事 只看到一家商品就下這結論 未免以偏蓋全了
你們吵了這麼久,摸著良心推薦一檔值得買的保單吧!!!
chouchichen wrote:
你們吵了這麼久,摸著...(恕刪)

我也很想講@@
但偉大的主管機關禁止業務員網路上說明比較商品…哈哈
讓客戶有資訊落差保險公司才有搞頭…
有興趣私聊吧~
去看看我發的文就知道為什麼要保兩家
這裡是不能說商品的,也不能拿定存來類比保單
本來真的想放下這件事了,其實我也檢討過自己,有必要對一個人說這些尖酸刻薄的話嗎?雖然我大量的修正過用詞,但不該做不該說的事,就真的應該避免!但是我真的想做一些正面且有意義回饋,至少給消費者在面對某些業務員講得天花亂墜、邏輯不通且死不認錯時,能有什麼對應之道!

LIN,IN-KAI wrote:
一個傻子一個呆子聚在一起除了取暖能搞出什麼名堂(恕刪)


我在01上討論一些保險相關問題,是真的想讓某些業務員明白,客戶真的不是傻子和呆子。我相信當你在和客戶談業務,假如無法說服對方時,你心中大概也是這樣定義對方的,只是你不敢說出口!

你整棟樓的論述毫無章法、前後矛盾,我們都放下不談。回到最原始的問題,只要這個問題解決了,其實完全沒有其他後續的討論(至少我這方面),東扯西扯的幾百樓都扯不完。

我的問題很簡單,我用圖片呈現我原來的問題,一字不刪。



請問你能明確的說出哪一家保險公司,哪一個實支實付險種,在什麼時候發生虧損嗎?


假如你可以明確的回答有,而且可以說出哪一家保險公司,哪一個實支實付險種,在什麼時候發生虧損。我會在兩個月後用小七店到店寄送一張西堤或陶板屋(你任選)餐券給你,不是給你當賠罪禮,是頒發最佳勇氣獎給你。

但是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本樓的發言你都不能再做任何修改,你必須對你所論述的東西負責。
附上一個連結,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
http://www.lia-roc.org.tw/index06/law/law07.htm
其中第19條有一些規定,麻煩複習一下。

假如你不打算明確回答我,我也不要求你做什麼,你就不要再點名我或回我話即可。

假如業務人員都習慣用垃圾知識,例如:這險種對保險公司來說是賠錢生意,來做保險的推薦。其實後續延伸出來的消費糾紛只會多不會少,網路上都敢公開講這種話,私下說出來的東西只會更誇大,未來銷售保險需要錄音可能指日可待。

既然都要錄了其實現在就可以開始,建議以後有人要去跟業務談保險,乾脆先請業務先唸一次法條,然後開始錄音再開始談,反正現在智慧型手機很方便!
我還真的不知道保險公司形象還需要我去毀損............好像一般人認定就是那樣阿

這不是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修改什麼文章,實支實付只要雜費達到20萬以上支付額度保險公司就背負一定的壓力(別再要我提供個別險種每年度收支明細了)

既然你很肯定地說這樣的理賠額度與條款不會虧錢,是否也該提供個別險種之稅前稅後之收支明細存益??

真的是無聊玩玩還蠻好玩的
希望更多業內可以提供更多實務經驗來給大家參考,什麼樣的險種才是最貼切適合一般大眾的,而不是瞎攪和

我對終身醫療很反感的立場從未改變過,但如果你認同也大力推薦給客戶是否也該極力推從他必須要保的的亮點在哪裡。

LIN,IN-KAI wrote:
既然你很肯定地說這樣的理賠額度與條款不會虧錢,是否也該提供個別險種之稅前稅後之收支明細存益??(恕刪)


我非常肯定不會,請不要拿特例出來意圖誤導保戶,相關法條提供你參考你也不願意理解,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跟你溝通了。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G0390044

再提供一個法源給有興趣的人研究,保險商品販售的前、中及後期法源都提供了,你還硬要栽贓保險公司違法販售(賠錢販售保單)。

我認輸了!

只要隨便看一下我的論述就知道,我其實很支持購買定期險,但支持歸支持,我完全無法認同樓主的推薦方式!

弱弱的說一下很多年前看一本叫做"保險"什麼的雜誌時偶然看到,
有篇文章寫到很多年前還沒有達文西手術時,推的實支實付保單,還沒有什麼問題,
沒想到後來達文西手術,開一台二三十萬,
保險公司驚覺情況不對,開始檢討,於是無上限的實支實付越來越少。
有陣子報章也常有這類文章,
不過本人依然沒有買任何保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