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otter wrote:
中年榮退的先進前輩...
所以,我原本的規劃是為了不想再煩惱賺錢的前提而進行,我的理財標的考慮資產「互補性」,配置完成之後大概每年看一次微調就好,基本上都不用動了,但也因此很難有高的報酬率。
」
以上是我原本的觀念,
我退休至今沒有幾天,的確突然也幾次曾產生了懷疑,畢竟六千萬這樣理財,如您所言,其實很浪費,數學上理智上過不去,
也有想到是否要修正,或是維持原來的觀點?
但二十年來為了賺錢日以繼夜,我的健康狀況不佳,毛病不小,退休後大多往醫院跑,以及運動,
初期自己是以恢復身體健康為第一要務,理財這部分暫且維持原計畫。
身體不健康其實也沒心情想看盤想多賺。。。
(恕刪)
Spotter,
的確,健康是任何事的基礎,在我退休的第一年也是以健康為主要目標,從飲食,運動,睡眠,心情等各方下手搭配。然後給自己一些量化的健康目標。其實從某個角度來看,少賺一些主動收入換來一個健康+快樂的身體,是不是太值得的一件事。
至於退休基金的配置,每個人的目標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配置,只要是適合自己,不會影響心情就好。如果你要的只是穩定的現金流,而不會覺得不甘心,現在的配置就ok啦。但切忌不要坐這山往那山。又要現金流,又要低風險,又要錢很快長大...。 "資產配置是目的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