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我有自己的生活步調
所以太晚問的 都要等到隔天才會回覆
USD是特殊貨幣嗎
我還沒提那些ZAR AUD的 都超過11%
網路鍵盤打字 前面加個一 後面加個零
還不簡單
我乾脆說我每月扣幾千萬 不是更自HI 更膨脹 更爽
資本利得市場 浩瀚無比 各種模式都有
你不了解的
不代表他不存在
自己要去努力 這裡沒有廉價的資訊
有錢的為什麼更有錢
因為資訊的不對稱
加上是否有智慧了解那些資訊
而化作報酬~
查了一下, 在TD Ameritrade和schwab都有一些5000美元左右的公司債可買, 不過投資等級的長債殖利率最高大約只有6.7%左右, 非投資等級的債券才有9.5%以上的殖利率, 但非投資等級債券有相當的違約率. 除非有辦法很分散, 否則不會覺得風險很高嗎?
非常肯定樓主的成就,做法和實踐的能力。而整個想法和我也非常接近。賺錢累積財富本來就是為了快樂;享樂的人生。追求有錢也要有閒的人生。真的要說有什麼差異的話。我另外還在意C/H值(成本/快樂的比值)。如同買東西在意C/P值一樣。
舉幾個例子,去年我會趁日元,歐元貶值時,各跑了一趟旅行和血拼,快樂值一樣,但花費省了一些。在日本時全家去吃了一人萬元的河豚套餐,這東西我以前吃過幾次,這次去吃只是為了讓家人嚐鮮。果然家人的評價普普,還比不上900元的拉麵讓人快樂。但就是一種食材的體驗,和食慾的享樂不見得一定有關。
單車環島我也環了三次,全程餐食不在超商解決。吃好住好一圈下來也花不了多少。C/H值非常高。
同樣的百岳我已經爬了20多顆,真是快樂超值。
至於國外6,7,8顆星飯店,沒住過。以後會以體驗的心態去住。五星飯店對我來說,夠好了。
賺錢是技術;花錢是藝術。
我今年48歲,兩個月後離開職場。
小小的累積了我一輩子就算不理財也花不完的資產。
我給付帳單的能力也許不是最頂尖,但渴望探索創造人生的價值;快樂和可能性的欲望是希望一直持續下去。而財富的支持是其中重要一環,但不是惟一。
享樂和花費絕對是正相關,但到了一個程度後,邊際效益遞減。
我爬過3次玉山,只有第一次沒有攻頂,那次沒有任何準備,跟著公司辦的行程,穿著球鞋、牛仔褲,背著隨身包就上了,在第二天凌晨摸黑攻頂時,隨著體力不支,漸漸落隊,後來連頭燈電池都沒電了,獨自摸黑一邊喘氣邊走邊停,整個山路上一片漆黑又安靜異常,我所幸停了下來,最後當太陽從玉山山頂上透出頭來,終於看到了...那種壯麗的高山景象,真是令人感動,全隊只有我一個人沒登頂,但卻只有我一個人看到"日出的玉山",其它人只看到太陽而已。
後來又去爬了2次,準備充分,又是登山鞋、登山背包、又是GoreTex,當然順利登頂,不過過程我已經沒什麼印象了,記憶中只剩第一次的菜鳥體驗而已。
很多深刻的體驗都不是財富可以帶來的,所以要及時行樂,想做的就去做,過了那個年紀,就像電視劇台詞說的,回不去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