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ong wrote:你說得沒錯,的確如...(恕刪) 我的想法跟大大一樣 只是復興員工不能理解當年遠航的問題跟瑞聯很像 復興對員工來說算是有個了結 至少比當年遠東的員工被凌遲到死好很多只是對旅客 購票的客人與旅行業者還有股東 是另外一件事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我的想法跟大大一樣...(恕刪) 銀行團不准 興航解散 面臨經營危機的復興航空昨(22)日正式宣布公司解散,但銀行團有異議!第二大債權銀行合庫將在今日召集聯貸債權銀行團會議以商討對策,合庫內部已擬妥腹案,將率聯貸銀行團向法院提出異議,反對興航就地解散後清算,而應進入重整程序,預計今日獲得聯貸銀行團一致通過,也將擴及到全體債權銀行。詳情請按此連結
其實小弟我比較好奇的是潛在負債這一塊...復興航空 3Q 財報上, 負債總額 170 億, 資產總額 228 億, 看起來不是資不抵債, 但在一些未了結的事情上, 會不會被判定歸責於復興航空, 而形成 3Q 財報上看不見的新的債務. 較被知道的是空難的未了結案件, 不知道還有沒有.不知道經營階層是否已看到這個未爆彈, 所以趁早收一收, 大家還有錢可以趕快拿一拿... 估計, 若有這種案子, 應該會有人衝出來主張要先凍結或保全資產, 以備未來歸責確定的賠償, 若是這樣, 那負債總額會再上升多少就不知道.
英英間LKK wrote:反對興航就地解散後清算,而應進入重整程序,預計今日獲得聯貸銀行團一致通過,也將擴及到全體債權銀行。 復興航空至今是正常繳交利息,償還本金,沒有違約.我是不知道債權銀行有何權力不准復航解散.復航需要得到債權銀行許可,才能解散?就很像是個人貸款買房以後,也可以賣房.只要代書收取售屋款項以後,先償還銀行貸款,銀行就必須塗銷抵押,讓房子過戶.銀行根本沒資格與權力限制貸款戶賣房.如果以下新聞所述屬實,那麼債權銀行似乎連公司法也弄不清楚.林明昇昨天強調好幾次,公司資產大於負債,解散以後,並不會欠任何人一毛錢.於此前提之下,我是不知道債權銀行有何反對立場與權力.http://udn.com/news/story/10605/2123630復興航空為什麼選擇解散?而不走申請破產與重整的路?資深會計師表示,一般公司若遇到財務出狀況,可選擇解散、重整或破產三條路,興航會選擇解散,是因其資產仍大於負債,淨值為正且帳上仍有盈餘,可依序償還國家債務稅務、員工薪資與資遣費以及銀行負債。現在公司資產是228億元,負債為170億元,相減後資產還有57億元,是依其正常營運時估算出來的數值,公司停止營運後,最後結算出來的資產金額是否會低於負債,還有待精算。現在復興航空不構成破產要件,是因其有能力支付資遣費,不能選擇破產;至於重整就是要先聲請破產保護,興航也不符合。會計師表示,如果不解散繼續經營下去,每天一開張就賠錢,即使現在帳面上有10億元,沒幾個月就賠光了,倒不如現在停業,將欠銀行、員工的錢還回去;對銀行來說,宣布解散也是最好的,因現在公司仍是正常營運,把航空停下來,可以共同協商債權。興航董事長林明昇坦承,看不到長期營運好轉,擔心持續舉債會讓財務情況更為惡化;此外,截至前三季為止,股東權益還有57億元,依法還有資產無法選擇破產,但現在解散,還有能力對旅客、債權人負起責任,不會拖累集團,換言之,母集團不願再金援,徹底劃下停損點。興航將依序償還國家債務稅務,員工薪資、退休金與資遣費,接著銀行負債,最後才是股東。會計師說,以現在興航的狀況來看,小股東能夠分配到投資金額的機率很高,因為帳面淨值正的,沒意外的話,清還員工薪資或銀行負債等之後,應該仍有餘額。據了解,集團總裁林孝信、國產集團總執行長徐蘭英跟興航董事長林明昇多次討論後,決定壯士斷腕快速止血,現在帳上資產還是大於負債,清算後不致於因為債務問題拖累集團。
Katong wrote:復興航空至今是正常...(恕刪) 債權人與債務人的攻防戰,銀行怕清算程序太久,債權無法確保,當然提出異議。臨時股東會小股東也會一致反對。但法治國家一切依法,只要程序完備,主管機關還是核准。我只是局外人看戲,看雙方如何攻防,就當作CASE STUDY。
合庫動作慢了,不然就是法務剛剛才上班英英間LKK wrote:銀行團不准 興航解散 面臨經營危機的復興航空昨(22)日正式宣布公司解散,但銀行團有異議!第二大債權銀行合庫將在今日召集聯貸債權銀行團會議以商討對策,合庫內部已擬妥腹案,將率聯貸銀行團向法院提出異議,反對興航就地解散後清算,而應進入重整程序,預計今日獲得聯貸銀行團一致通過,也將擴及到全體債權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