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哈哈哈⋯⋯什麼叫部份使用金本位交易?是清算時用黃金實體嗎?
要求你想多一點是有困難的,我沒想到你的腦筋這麼死,
上面62樓別人說得那麼清楚你還搞不懂,回去看一看吧!
金本位基本上是一種精神,古中國銀本位、遠古時代貝殼本位、希臘麥子本位....等等,
這些制度都強調實體,但是美債完全沒有實體,美國沒有拿出國土或是國營企業抵押,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美鈔印出來是屬於美國的或是由美國拿去用,
然後這種東西可以購買各國資產,遲早就是會出問題。
今天朋友向你借一百萬你二話不說拿出來給了,
明天再借一百萬你仍是去銀行領出來給了,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你能夠一直借都不用懷疑用途?
你有能力一直借朋友下去?
更何況這個人不是朋友,而是流氓。
以前各國沒有能力反抗美國,未來可不會是這樣了。
如果不強調實體可以,貨幣基礎的來源方式必須有共識,經過共同協商,
上面說過的特別提款權就是類似的一種方式。
0909小金魚 wrote:
聯準會從2008金融海嘯後增發貨幣達400%以上,
表面上是要瞬間消滅可能發生的通縮,
實際上卻是國力已經衰弱而別無他法,只能印鈔救急。...(恕刪)
似是而非的缪論一堆 裝睡的人 叫不醒

真的了解QE的源頭理論 歷史背景 怎麼來的嗎?
再討論下去 連我也醉了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大嘟頭 wrote:
似是而非的缪論一堆...(恕刪)
FED
左手換到右手的才算真的額外產出貨幣
近代的大多數觀點是有限度的支持可以接受
FED的QE規模一般來說還在接受範圍內
如果QE規模大到美元信心崩盤,美元指數就不是今天這價位了,更何況FED沒繼續擴大QE有一陣子了,美國這兩年的當年財政赤字也沒繼續擴大
以我個人而言,我不覺得FED和美國財政部過去幾年付出的代價取得的成果是夠好的,但說沒作用那太過了
當然QE有副作用,那扭曲了市場原本的機制,但就跟醫生給病人強烈藥物的邏輯類似,不吃當場掛了,那能不吃嗎?吃了產生的副作用,先活下來再看看怎辦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kaod wrote:
台北府當年是一個重要都市,可有錢莊呢?沒有
古代一直有錢莊這一名詞,近代叫銀行。台灣清朝時應該就有錢莊,至少有地下錢莊。不然這些出外做生意的人,收了貨款怎麼安全拿回家。
日據時代日本在台灣就開始設立台灣銀行印鈔使用銀元券了,因此台灣很早就有銀行。並在上海還有台銀分行,前陣子台銀還想在日本上海台灣銀行舊址復業呢!

相關新聞請看
按此連結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在任何一個的經濟體系中,以金本位的經濟,
最終必然崩潰,除非這個體系中沒有借貸,或者借貸沒有利息。
剛才又說: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提的例子只是個簡單的模型,用意在說明,金銀本位與否,和經濟中是否有借貸系統是兩回事。但是金銀本位系統,無法處理「利息」這個元素。...
有點搞不清到底需不需要有借貸這東西? 但無論如何, 利息就是架構在借貸關係上的產物,
有債務債權的存在, 才會有利息這件事. 所以看起來您的重點是在利息這件事.
-----
利息就是租金, 是租用別人擁有的貨幣一段時間的租金, 就這麼簡單. 在金銀本位的系統中,
借 100 兩銀子 (或銀票), 一年後要還 110 兩, 我不太瞭解這會有什麼問題. 我試舉一
例, 確認一下是不是您想指這個意思:
當全天下銀子有 99,999,999 兩都流到銀莊手上時, 這時有個人去跟銀莊借 100 兩做生意,
然後約定一年後要還 110 兩給銀莊 (即利率 10%), 那這筆借貸最後一定違約 -- 因為這
個生意人再怎麼會賺, 至多也會只賺到不在銀莊手上的那 1 兩流通銀... 最後只能還出 101
兩, 然後經濟就崩潰, 是嗎?
(不然我想不出「崩潰」還有什麼解釋?)
kaod wrote:
這個的前提是所有的...(恕刪)
這不就是金本位的問題嗎?
你把金子都戴在身上沒有市場流通,必定造成你要借金子的代價很高.
如果你是個商人你要借金子當做你的本金,那利息一定高達20%以上,除非有夠大利潤不然為甚麼別人要借你?
最終倒債的人太多,所以君王要"免除債務",那代表問題很嚴重.
可是免除債務又帶來另一項問題回收人得不到回報,那下次借金子的代價就更高了.
那如此反覆的下去整個體系不就崩潰?
這解決的了現在的甚麼問題?
沒有利息是一件壞事,因為利息的來往是決定你跟別人之間信任程度.
沒有利息別人為甚麼要借你錢?因為錢也算一種資源是一種稀缺資源.
沒有利息你怎麼分辨的出你到底是不是受信任的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