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川普當選美國新任總統 看起來鴻海要走長空囉!

全世界各國都想要跟美國一樣把工作留在自己國家,但這可能嗎?工資成本問題,川普自己也是個商人他會不明白嗎?政治跟現實差很多的,難道到現在看了這麼多選舉還不明白嗎?美國要先膽心的是國家內部會不會分裂,國家多數民族組成,現在想以白人至上,一堆問題等著他呢。

kagami07 wrote:
你覺得工廠設美國,...(恕刪)

有點不太一樣耶,中國的薪資早就追上台灣了,但是距離美國的薪資水準還有一大段,而且台灣有慣老闆+責任制這兩大利器,這是美國所沒有的條件......
選舉時說的屁話
那只是為了勝選而使用的手段
他是真正的生意人,不會那麼沒大腦的

p1212 wrote:
川普是當選美國總統...(恕刪)

全世界幾乎都是美國總統的管轄範圍你不知道?

金鼠 wrote:
全世界各國都想要跟...(恕刪)


台灣進口車稅金很高啊

我們都瘋了嗎?沒有啊

Moses5222 wrote:
選舉時說的屁話那只...(恕刪)


說的沒錯

川普是生意人

而且

美國是民主國家

以為是老共嗎?

領導人說一聲,下面的就照做,工廠就乖乖搬回來?

總統提案還要參眾兩院同意才能執行咧

jaar1234 wrote:
不太可能,iPhone...(恕刪)


蘋果在中國生產後,有變便宜???

最好美國起帶頭作用,把甚麼世界工廠打破!
把那一些說甚麼在中國生產,可以大幅降低售價(其實降的是成本)
的一堆靠MIC變成富豪的當頭棒喝一下
蘋果回美國..會找不到像中國這樣像機器人般的工人.他們每個動作都有時間性的.
鴻海生產線上的都是20幾歲的年輕工人.~到美國去.20幾歲的美國人會做嗎?..我還蠻懷疑的.
目前機器人還無法完整組裝哀鳳..還是要靠人工.
美國製造歐巴馬早就喊過了,結果成效如何?企業要面對的是股東不是總統

誰最挺歐巴馬製造業回流?美國 9 大回流企業一覽

作者 藍 弋丰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4 月 29 日 13:30 | 分類 財經
下載自美聯社

美國因為企業大量將製造環節外包或轉移至低成本的海外,而流失不少工作機會,在 2000 年到 2003 年流失 22 萬個製造業工作,2001 年到 2013 年流失 240 萬工作到中國,為此,歐巴馬極力鼓吹製造業回流美國,不過隨著亞太地區工資上漲,美國本土製造意識興起,以及產業結構改變等因素,美國製造業外流的程度不必歐巴馬呼籲,光是市場因素就足夠讓企業放緩腳步,甚至還緩緩回流美國。


沃爾瑪(Walmart)就與奇異(GE)簽約,要求所供貨的節能燈泡要在美國俄亥俄州與伊利諾斯州的工廠製造,做為沃爾瑪整體品牌行銷的一部分。而對於亞馬遜(Amazon)來說,為求對美國客戶更快供貨,供應廠在美國國內顯然能更有效率的快速出貨,且節省運費。

如今歐巴馬任期將屆,到底有哪些美國企業呼應他的呼喚回流美國?在此就列出 9 大回流企業,看他們分別為美國帶回多少工作機會。


第 9 名:美國糖果公司瑪氏公司(Mars),帶回 1,000 個工作機會。

瑪氏於 2011 年宣布要在堪薩斯州興建新廠,建廠預算 2.7 億美元,於 2013 年完工,雇用 1,000 名員工,以取代海外生產,目的是減少運費開支。2015 年瑪氏又宣布將投入 1 億美元擴廠,將額外提供 70 個工作機會。


第 8 名:美髮美妝產品商法魯克系統(Farouk Systems),帶回 1,200 個工作機會。

法魯克系統由巴勒斯坦裔的法魯克沙米(Farouk Shami)所創立,總部位於德州,2009 年時法魯克宣布將於德州休士頓建立新廠,把本為中國供應商所生產的整個產品線全數轉移到美國生產,以提升產品形象與產品的品質。法魯克雖然是全球品牌,但 60% 銷售量仍在美國市場,把生產線搬回美國有助於迎合美國消費者。此外還有另一個考量,那就是法魯克在中國經常遇到山寨偽貨問題,不堪其擾,將生產全搬回美國有助於打擊仿冒品。


第 7 名:偉創力(Flextronics),帶回 1,700 個工作機會。

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公司偉創力原本成立於矽谷,1981 年前往新加坡設立工廠,是美國第一家出走到海外設廠的製造商,最後連總部都搬到新加坡去了。不過如今這家出走美國的代表公司,也開始加入回流的行列,為蘋果(Apple)代工 Mac Pro 的偉創力在 2013 年宣布,將於德州奧斯汀市建立生產工廠,從海外帶回 1,700 個工作。


第 6 名:開拓重工(Caterpillar),帶回 2,100 個工作機會。

開拓重工在 2013 年宣布將在喬治亞州雅典市郊設立工廠,自日本帶回 1,400 個工作;此外也於 2015 年宣布將把墨西哥的卡車生產線移到德州維多利亞市,帶回數百個工作,總計帶回 2,100 個工作機會。


第 5 名: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帶回 2,345 個工作機會。

美國 3 大車廠之一的通用汽車卻有許多生產基地位於美國以外,不過如今也逐漸考慮回流,2014 年,宣布凱迪拉克 SRX 生產線從墨西哥搬回田納西州;2015 年春,通用宣布雪佛蘭 Camaro 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組裝廠停工,轉移到美國密西根州,又帶回數百個工作。


第 4 名:奇異(General Electric,GE),帶回 2,656 個工作機會。

2009 年,奇異宣布因為中國工資上漲,以及為了節省運費,將把熱水器生產線從中國轉回美國,如今生產線為於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奇異也在俄亥俄州生產高效率節能燈泡,以及在紐約州生產獨拉松(Durathon)電池。


第 3 名:波音(Boeing),帶回 2,700 個工作機會。

2014 年波音宣布 777 客機零件製造生產線將從海外轉移回到密蘇里州聖路易市廠房,帶回數百個工作機會,此外,這次轉移也將連帶為波音華盛頓州的組裝工廠帶回更多工作機會,此次生產線調整將於 2017 年完成。


第 2 名:福特(Ford),帶回 3,200 個工作機會。

為了減少運費,提升生產品質,以及得到州的稅務補貼鼓勵,福特 2015 年自墨西哥把 F-650 與 F-750 卡車生產線移回美國俄亥俄州,也宣布將把 2.0 與 2.3 公升的 Ecoboost 生產線引擎從西班牙的瓦倫西亞移到克里夫蘭。


第 1 名:沃爾瑪(Walmart),帶回 4,838 個工作機會。

沃爾瑪在 2013 年發起「美國製造」行銷活動,要在 2023 年達到每年採購 2.5 億美元美國製造商品的目標,將直接帶回數千個工作,也將間接再帶回數千個額外工作。不過沃爾瑪先前是美國製造業工作外流的元兇,歷年來對中國的大量採購,估計讓美國流失了 20 萬個工作機會。現在帶回的工作機會相較之下可說杯水車薪。

這 9 大企業都只帶回數千個工作機會,比起美國就業一個月就增加 20 萬個來說,可說是小巫見大巫,所以歐巴馬與其要靠海外回流工作機會,國內自己創造恐怕還是快得多。
要移到別的地方都沒問題, 重點是有沒有找不找得到人, 有沒有人想要做這種組裝工作,
想想看做Apple產品在大陸的員工幾萬人甚至十幾萬人, 有macbook, iphone, ipad, watch..等等產品,
大陸這幾年操作員的薪資跟台灣的最低薪資不會差距太多,加上加班甚至有超過台灣薪資的可能,
另外一點是稅的關係,從哪裡出貨的關稅是不一樣的, 加上許多供應商都在大陸方便供應,
所以整個apple產品搬回去美國是不可能的, 但是某特定產品或者幾條試產線搬回美國是有可能的.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