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台北房價一坪只值20萬,以經濟學角度衡量


abc003 wrote:
你會說我只是要自住,那麼任何東西都存在機會成本
如果同樣的資金買入5%收益率的資產和1.5%租金報酬率的房地產
理性的人應該選5% 在拿這個資產產生的5%現金流去繳房租 那麼還多賺了3.5%的收益...(恕刪)


又不對!你忘了買房大部分資金是可以貸款的,而且利息超低。

以我自己為例,我雖然有錢繳清房貸,但我寧願拿這筆錢去投資股市,因為股市收入繳完房貸利息後還有賺。


jaar1234 wrote:
又不對!你忘了買房大部分資金是可以貸款的,而且利息超低。
以我自己為例,我雖然有錢繳清房貸,但我寧願拿這筆錢去投資股市,因為股市收入繳完房貸利息後還有賺。


貸款就是槓桿投資,如果一棟房子貸款7成 槓桿率就是2.3倍

假設房子2000萬 自備款600萬 相當於用600萬本金投資一個2000萬的資產

那樣只要房價下跌10% 虧損就會被放大2.3倍 也就是10%+23% 也就是200萬/600萬=33%虧損

如果你繳不出房貸發現房子被法拍了一樣是風險

或者是繳完房貸但是繳清所有收入發現以FIFV年金終值公式計算的年化報酬率折現值是負數的

那就是一種負債而不是資產

而且不是房地產能用槓桿,一堆金融研生性商品也都是能有槓桿投資最後又如何

還不是慘賠,入果租金<貸款利息 那麼槓桿投資不可能抵銷掉你的房貸支出

加上房價下跌10% 虧損就會放大2.3倍 變成33%

房價跌15% 虧損變成15%+15%*2.3=多恐怖你自己算吧

到最後就是房子被法拍然後你一無所有的破產

所以趕快逃吧


abc003 wrote:
跌15% 虧損變成15%+15%*2.3=多恐怖你自己算吧
到最後就是房子被法拍然後你一無所有的破產
所以趕快逃吧


所以有能力的話還是購入吧。
想也知道政府不可能放任房價往下跌的。
台灣卡在兩難當中,房價往上痛苦,房價往下也痛苦。
是要如何是好呢?
想必只能放它去了
頭埋在沙堆裡不想面對

abc003 wrote:
如果你繳不出房貸發現房子被法拍了一樣是風險
或者是繳完房貸但是繳清所有收入發現以FIFV年金終值公式計算的年化報酬率折現值是負數的
那就是一種負債而不是資產...(恕刪)


我房子是自住的,還有薪資收入,不會繳不出房貸。

另外還有上海房租收入,更不用說上海的房子已經漲翻天,你在估計台灣人的收入時,應該有更多的兩岸觀點。
請面對現實好嗎..............
abc003 wrote:
為什麼台北房價被高...(恕刪)
沒有什麼合理價 只有現價 除非你的命夠長
沒有銀彈買 就只能用時間換

我只知道 計程車司機比經濟學家還早預見2008的次貸風暴
如果你相信一切會回歸合理價 應該去看看LTCM是怎麼倒的
套句凱因斯的名言 長期來看 大家都死了

也許你的孫子 曾孫 有機會買到一坪20萬的台北
王小明101 wrote:
能不能說說20萬跟7...(恕刪)


以開發國家房價所得比過去100年租金報酬率5%

從19世紀開始 英國 地產收益率就已經5%

用國民所得*0.3或0.2可以得出房租合理水平

在用20倍的本益比到堆出房價合理的水平

薪資所得*0.3=租金 租金收益率假設為5%,倒數就是20倍本益比 房價所得比剛好就是6倍

代表收租20年剛好等於房價 一個人一生能工作的時間頂多也就是40年 20多歲到60多歲

用你一半的人生時間拿出30%收入買房這個估算是合理的 也是歷史的平均水平

如果是開發中國家因為經濟成長率比較高,國民所得成長比較快 有時候高達10%

可以有有6倍以上的房價所得比

在多都是高估

這個價是用和其他風險較低的資產比較歷史的長期收益率算出來的


說真的,有實價登錄加上一堆的售屋網。設定單價20萬是沒意義的。
陽明山一堆單價10-15萬的別墅總價億來億去。google地圖 上綠色地塊
google地圖 上淺灰色地塊不管,橘黃色地塊看起來忠孝敦化最大片。
如果一坪20萬馬上換個50坪的3房加平車。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說真的,有實價登錄...(恕刪)


這是澳洲的房價所得比 在過去半個世紀

這幾年各國央行降息有推高了房價收入比,但是幾乎以開發國家的房價所得比歷史平均水平是3-6倍






 世界銀行提出發達國家正常的房價收入比一般在1.8~5.5之間,而發展中國家合理的房價收入比則在3~6之間,比值越大,說明居民家庭對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美國1975年到2005年之間,房價收入比逐步從3上升到約4.7。其中1979年到2001年之間,房價收入比一直在3.5到4.0 之間波動。2001年之後隨著美聯儲執行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房價的上升速度明顯快於收入上升速度和租金上升速度。使得房價收入比最高達到5左右。隨後發生次貸危機,房地產泡沫破裂。



看了樓主的影片讓我起雞皮疙瘩,如果大蕭條跟大通膨是無法避免的那到底該怎麼自保呢?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