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常說,散戶在市場上活超過五年,其實就能靠經驗賺錢,剛開始玩股票時,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幹嘛看書,那些寫書的人會賺錢,他們幹嘛寫書,有什麼好學習的,哥我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學個屁,邏輯強是我的強項,聰明過人不在話下,結果進到股市五年,發覺不學習的下場就是送錢給別人花,過度交易把錢送券商,送政府,做差價跑來跑去把錢送操作手法比你高的人或外資或法人,股票有一套它運作的方法,原理不難,只是很多人都不了解他的運作方法就進來送錢。
到了後面我發覺,我上班一天十個小時,十二個小時,一天賺兩仟,存了一年三四十萬,花了我幾仟小時賺來的錢,我卻花了兩分鐘看新聞,花了半小時看電視,我就去買進股票了,買進股票後,我甚至不知道該家公司在幹啥,值什麼價錢,心想,漲了就賣,低買高賣就行了,想那多要死,那些買著抱著不放的真是傻子,自已覺得自已是最聰明的。那初入股市五年,滿嘴股票經,說這檔不錯,買了會漲,目標價會到多少…說了一堆,但有一天有人問了我一句話(這也是我在mobile01作了一篇調查的主因,希望當初和我一樣的人一樣可以醒悟),你這五年來總共在股市賺了多少錢,畢竟你說的口沫橫飛,一時間我回答不出來,心理想就是賠了不少,回去後把對帳單翻一翻約賠了七十萬左右,老實說七十萬對我來說七、八年前一年薪水就有了,所以一直覺得不痛,但浪費了五年,就是賠了七十萬,這是不爭的事實。
經過了五年股市的洗禮,接下來的兩年,其實還是沒有學習任何東,也沒有看任何的書,也沒有去把公司研究的多究,憑感覺、憑直覺,我大概一年損失從連續賠2x萬,3x萬,2x萬降到只賠8萬,只賠1萬8,檢討這兩年,光交易手續費就20萬以上,所以如果不要過度交易我想應該我是會贏的,為了改善過度交易的習慣,我開始去找書學習,開始看一些書,一開始看了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有三本書,有什麼富爸爸窮爸爸,一系列出了近十本書,口木醫生,胡立陽,李弗摩,遲利媽,平民股神,主力不願告訴你的sop,心理學,金融心理學,投資學,投資心理學…累積到現在看了不下五百本,現在還持續的在看,在學,當開始學習後,差不多兩年後,我把之前賠的七十萬就賺回來了,隨著書愈看愈多,相關的知識愈來愈足,再下一年,又贏了一百五十萬,再下一年贏了九萬,今年贏了一百六十萬。
散戶不是不會贏,看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去玩股票,如果你只願意花時間上來耍耍寶,搞搞笑,你一輩子都不會進步,如果你的本金100萬,你一年贏20%,也就是20萬,我和你說,你花的時間絕對不止值20萬,但未來你的資金變500萬,你一年賺20%,此時100萬,也許就是你一年的年薪,此時就變得值得了,當你的資金變1000萬,賺20%,也許遠遠超過你的年薪,當你2000萬,你一年賺20%,你應該不需要工作了,大部份的投資者如果一開始投資觀念不對,差不多五年就會絕望,因為人邁入三十,真的會無助,覺得自已三十了,手上只存不到十萬,別人都結緍了,有小孩了,你還把錢一直拿來送人,每個月辛苦的結果就是拿來送人。
如果你願意好好的學習,相信三年後你就會有所成就,五年後可能開始賺錢,十年後也許你就不再為錢煩惱,但相反的你若不願意學習,我勸你還是不要玩了,能在股市中生存的都有幾把刷子,如果你一把刷子都沒有,送錢的一定是你,有人提早認識自已,就長期投資,找低點,找好股票,低低時買進,然後一直持有,這個方法你能得到合理的投資報酬,也許二十年後,三十年後複利就讓你賺翻,這也是最簡單的投資方法。
我常常說,菜蟲吃菜菜下死,菜蟲:這顆笨白菜,每天呆在這,動也不動,哪有我菜蟲厲害,這邊啃啃,那邊吃吃,菜蟲以為自已最聰明,但菜蟲沒有想過,自已的生命周期很短,沒多久就死在白菜底下了,笨白菜就把菜蟲當肥料吸收掉了。這個故事就是在說短線和長線投資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