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通常躁鬱與憂鬱是一體兩面的症狀.兩者可以從極度衝動與極度消極間判斷.
你家人現在處於重躁期. 而躁期過後非常有可能轉為重鬱期.
這點請樓主與樓主其他家人、患者朋友特別注意.
我遇過. 但因為當時對於這些心理疾病的無知. 該患者最後還是走了.那是我最好的朋友.
國人對於心理疾病的認知缺乏. 其實這些疾病普遍存在於你我身邊.
可比喻像感冒一樣.輕度流鼻水與重度發病高燒的症狀.
潛伏期是緩慢難以察覺的.旁人往往未能發現 .而發病期來的又快又猛烈. 使人措手不及.
在此提出個人看法. 看心理醫生、就醫吃藥. 對經歷過友人發病歷程的我來說.
反而是治標. 這些抑制藥物只能產生消極的作用.(嗜睡、空白感)
能當重病期的緩和輔助作用. 並非治本方法.
最根本的方式還是需要轉化與重建患者自身的價值感.
這或許可以靠收費高昂的心理治療師諮詢達成.
這種醫務人才可以說是感性、知性與理性、抗壓性加上專業.各項極致的總和.
我不知道國內有沒有這種醫療人才.
但最有效的良方還是家人與朋友. 長期的陪伴與鼓勵.
"重躁期需要包容.重鬱期需要關懷". 這幾個字打起來簡單.
沒經歷過實在很難理解這幾字的重量.
至於憂鬱症還是躁鬱症,我昰不懂…
但是我的切身經驗可以告訴樓主,這種卡債類的信用貸款可以「先不要還」!
您越是還債,他挖給家人的洞就越大…
本來只有他有毛病,最後可能你們全家陪葬…
請家人們不要還錢,讓他的信用破產,銀行自然會停他的信用卡,然後他就會被列入黑名單。
同時,銀行或討債公司就會找上你們。初期他們都會說些什麼有的沒的,想要你們家人幫他還錢。
其實,只要他名下沒有任何財產(動產和不動產都不能有),銀行拿他和你們家人一點辦法也沒有。
再來就慢慢拖,拖到銀行上法院來公函等等,只要進入這類法律程序,也就是銀行準備要攤牌談判了。
別怕,態度要「誠懇」地和銀行交涉。如果不懂法律的話,可以去找法律扶助基金會協助。
一般來說,大部份結果,銀行都會打折,尋求和解。
但是,這種「信用貸款」,只要欠錢的人名下沒財產,銀行真的也沒什麼招。所以,慢慢慢慢談吧!
我身邊太多親友搞過這種飛機了,剛開始我們也都傻傻地趕快去還。
後來發現,這種會欠卡債的人,他的債會像打地鼠一樣,打不完的…
還不如不還,沒卡可刷之後,地鼠就銷聲匿跡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