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專職在家操盤多年的您請進(12/08版主更新)

parus wrote:
看來這位網友是真的...(恕刪)


如何拿捏的確是門大學問
所以我才說每筆投資前
都要先做好規劃
就以這個例子
用波浪的方式來講
11月初跌破1.08
排除修正浪可能性
大概有7成機率走C
若觸及1.047~1053
就可確定走C-1

對照12/3 ECB議息、12/17FED議息
而12月又是傳統波動率小的月份 (月初起各大投行、避險、私募...等相繼放假)
大膽假設12月應會走C-2
至於C-2會跑3浪、5浪或C-3
則視12/17結果而定


當然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有時會不知不覺作出計畫外的事
例如上個月中在操作外匯時
以GBP/CAD為例



原定計畫是再反彈至前波高點
也就是2.03之上後再放空
停利目標是1.987以下或ECB會議
但忽然手癢提前下單空在2.0271
接下來只有兩種選擇
A是操作即短線 (但須盯盤,很累)
B是放著不管 (須忍受暫時虧損,但輕鬆)
考量到我要幫家裡顧店
尤其節能補助開始
需多人購買冷氣
我得出門幫忙扛冷氣...
所以我選B

題外話
這波節能補助
政府分配給電器的金額不多 (好像是16億)
按照往例
除非政府願意追加預算
否則補貼日期雖是到2月底
但補助金恐怕撐不到1月
有意願更新家中電器的朋友
最好盡快選購

拉回主題
G/C在巴黎恐恭後
連續一周來回洗盤
所幸後來在1.985出清
2.02717~1.985 421.7點4271CAD


至於槓桿的問題
一般建議是別超過3倍槓桿
也就是本金1萬就別操作超過3萬的商品

雖然我們自己操作遠超過這個倍數
偶爾即短線槓桿開更大
比方我朋友可能就會開到70倍
但我們敢放大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知道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的變化
即便看錯也有辦法補救
一般人大多沒辦法
所以如果大家有接觸到衍生性商品
切記千萬別把槓桿放大
否則睡不著導致交感神經失調
傷身傷心又傷財得不償失

另外若大家真的對這行有興趣
未來打算投身避險、私募、投行...等核心金融
可以在大學時多參加社團
寒暑假盡量申請實習
這些實習職務再台灣可能沒有
香港、上海應該有
有興趣可以跨海申請
這對未來進入這行有莫大幫助

iamuniki wrote:
在家操盤多年且穩定獲利的人我相信有且絕非少數

1.當初又是如何踏入這行的呢?
2.面對家人.朋友.親戚.伴侶的質疑是如何處理?
3.當慢慢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時,不禁懷疑是曇花一現或是可以一直穩定獲利?
4.當生活的經濟來源全部要靠投資收入時,帳面上的漲跌會不會牽動著神經?
5.當穩定獲利並行之多年後的操盤手們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

有請過來人分享...(恕刪)




1.當初又是如何踏入這行的呢?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但簡單點說是個人比較不喜歡高壓的工作環境(這算是廢話,每個人都不喜歡,但有些人的忍耐能力真的很強,我自認長期沒辦法處於那種環境,說難聽點,不想活的那麼累),比較喜歡公司給予員工多一點的空間,不要緊迫盯人,尤其是高壓態勢的管理,但偏偏我運氣不好,越討厭這種情況就越常碰到,做了好幾個工作都是遇到那種緊迫盯人,且喜怒無常的高壓主管....漸漸覺得,不想看人臉色吃飯,天天心情都要被那些喜怒無常的主管牽動,真的很痛苦。還好慶幸2012年底家裡有給我一筆錢加上自己的存款,從此開啟我的投資之路。不過我是到 2015 年5月底辭掉工作後才開始只靠投資過活。


2.面對家人.朋友.親戚.伴侶的質疑是如何處理?

朋友和伴侶是沒差啦,因為都是同輩的30出頭的,也不像某些中老年人很保守,認為只要錢不是從工作賺來的,這個人就是有問題...

而家人方面,因為自己已經住外面,他們無法知道我真實生活,所以就隨口唬攏有在工作,主因也是知道我家人是比較保守的,認為只有認真工作或者是做生意賺來的錢是正財,其他都是偏財,都是不好的。

當然,如果哪一天我的投資收益出了大問題,收入大幅下滑,或者是我的支出已經多於收益,收支無法平衡,那我就一定會去找工作來彌補。


3.當慢慢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時,不禁懷疑是曇花一現或是可以一直穩定獲利?

目前我個人的投資系統算是大致建構完成,正要開始驗證的時候,但除非有重大有意外,我認為我的投資系統不會有太大問題,每個月4萬左右被動收入是可以達成的。

雖然從2015年5月底就沒在工作,只靠這些投資過活,但我還是沒放棄去工作的可能啦。況且我的投資方式是領股息為主,價差為輔,每天要做的投資功課其實不用花太多時間。大部分都是在等待而已。很少再做交易。

所以就還是有加減再找工作,但我就會很挑了,一定要找到自己覺得合適的,否則寧願不做。當然,我可以那麼挑那是因為已經有被動收入了,所以才能這樣子,否則沒被動收入的人是沒有太多選擇的。說不准找著找著,某一天就碰到一個我覺得很適合的工作也說不定。有時候這種事情也是要靠機緣的。


4.當生活的經濟來源全部要靠投資收入時,帳面上的漲跌會不會牽動著神經?


就我個人來說,我大部分都是以買進績優公司,領股息為主,賺價差為輔。帳面上的漲跌其實不太會牽動我的神經。就算是今年08/24 那天大盤狂跌500多點,我持有的股票也是股價大幅下跌,我也沒有太多的驚慌。

個人資產配置 17.4% 為小套房收租,56.5%為中大型績優公司領股息為主,24%為中小型公司賺價差為主。

以上配置中,不管是56.5%中大型公司,還是24%的中小型股,都是有5.5%左右股息可領(過往5年平均下來),只是24%的中小型股因為股性比較活潑所以比較有賺價差機會,而如果看錯行情而被套牢,那就是採取守勢領股息。

因為我選的公司一定要從2007年開始每年都有獲利,且每年股息殖利率至少5%以上的,用此簡單的初步方法就可以避掉一堆爛公司了。2007-2014 至少有8年了,能連續8年都獲利(包含2008年金融海嘯也不能例外),且每年殖利率5%,這種公司自然有一定的競爭力,算是進可攻退可守。

攻:當股價漲太多,到達了過往數年的中高本益比區間,就可以考慮是否賣出獲利。

守:當股價死魚盤整,或是下跌套牢,那就領股息就好,因為如上所說,我買的這些公司有辦法從2007-2014, 8年連續獲利,還包含2008年金融海嘯,就表公司整體的競爭力和體質都不錯,如果被套牢都是很有機會可以漲回來的,只是要用較長時間去等待。而且這些些公司都是有長期大方發放股息的紀錄,就算被套住期間也有股息收入。


如果沒有意外,我的股息(加上賣出股票的價差損益)+房租收益大約是48萬,平均下來相當於月薪4萬。

5.當穩定獲利並行之多年後的操盤手們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

目前我已經從開始投資的2013-2015 連續三年都是資產正成長,還算穩定,但年數還不夠。如果我這套投資系統能運行10年都不出太大問題,那才叫做真的穩定,前幾年都還是驗證階段而已。


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不管怎麼樣 就是會有不相信

我也簡單說一下我自己 樓主抱歉 無法一一按您問題回答

專職操作5年多

一開始股票(約半年) 後來加入期貨當沖 再來就台指程式交易

5年裡 一年績效是負的 其餘為正數

夠生活開銷 養小孩 換車 國內旅遊 付費上課進修

賠錢壓力當然有 資金控管才是最重要的

專職雖沒人管 但自律8:30前起床 電腦桌前就定位

5年多的交易日來 只有 治療疾病 曾經睡過頭一次 感冒遲到一次

粗算1400個交易日 1/700遲到 很多要打卡的 搞不好一個月就遲到不只一次

婚喪喜慶 照常操作

MDD破過兩次 不動單 繼續做

大致上是這樣
別跟我說你盤感有多深.高低點抓多準.下單有多果決.期貨-兩個字.一正一負.錯的.賠錢囉.賺錢的才有資格講話
如果一年在家操盤能夠淨賺一百萬又如何?

第一年賺100

第二年賺100

第三年賺100

.......

只要有一次做錯方向梭了就畢業了..不夠之前幾年賺的

========

但如果你專注在本業

第一年賺60

第二年賺70

第三年賺80

.......

我相信最後會勝過在家操盤者

=========

也重點是不會患得患失

沒有後路沒有收入的情況,在倉位虧損擴大時反而更容意造成追高殺低不理性的判斷

我能救一個是一個,能勸一個是一個

若仍執迷不悟者..以後就知道這一番苦口婆心

jeterman3628 wrote:
如果一年在家操盤能夠...(恕刪)


我感覺jeterman大大真的是苦口婆心,假如以投資的贏家跟輸家的比例來看,
確實大部分人都應該避免專職在家操盤,而應該選擇安穩一點的工作,然後假如對投資有興趣的話,那就拿點閒錢來試試看理財的效果,

不過小弟我覺得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
投資有風險,但是工作一樣也會有風險,
在工地工作的人會有風險,業務常常跑外面也會有出車禍的意外風險,
就算從事的是每天坐在辦公室內上班的人也會有風險(久坐不動也容易有心血管的疾病),
又或者公司或工廠也會有倒閉老闆跑路的風險,

所以不管是自己選擇的是專職在家操作或是安穩的工作,
我想只要能夠控制好風險即可,
要進場投資(或投機)之前先把風險評估好,
在工地工作的人除了安全與防護措施要做好之外,另外也要保意外險來規避萬一,
常常跑外面的業務除了飲食以及行車安全要注意之外,意外險當然也不可少,
久坐辦公室的人當然要常常起來走動一下,

畢竟那是每個人的自己選擇,
人會因為夢想或希望而採取行動,會有心想踏入這領域的都是懷抱著一個財務自由的夢想或是希望,
您要這些人放棄希望,基本上是很難的,況且有些時候是要自己親自嘗試過才知道可不可行,
我的看法是假如是年輕人有懷抱著這種夢想的話,那趁年輕時試一試倒也無妨,
不過要是結果不理想,那倒也要認清自己或許無緣成為贏家,及早退出去安分的工作才是。

如果是年收入安安穩穩30~50萬呢?
別講的好像理所當然,你可以不代表別人就是這樣。
jeterman3628 wrote:
一些人別打腫臉充胖子...(恕刪)
要做人人都可以

但是要先準備好失敗,退路

可以接受失敗
才有資格成功

十個人只有兩個能成功
其中一個還只是載浮載沉
請考慮清楚風險之大

資金,心態,歷練都是需要時間
要打怪也要先練功買裝備
由小而大
若沒有修練好不貪心,不躁進,不怕難
那就請穩紮穩打一步一步從基礎來
還有至少第一年能虧錢的本錢

若是籌碼只剩一條命,父母妻小情何以堪
那還是不建議

一定要有失敗後能東山再起的籌碼
勿用盡

重點在遭遇無情風險後
能否挺過去
並重建
迎接下一次挑戰


要有經驗證過的明確操作方法
資金配置
風險控管
修身養性
才能有點成績
hsubruce wrote:
如果是年收入安安穩穩30~50萬呢?
別講的好像理所當然,你可以不代表別人就是這樣。



第一:沒有在家操盤能夠年收入安安穩穩這回事,我講白一點,就算你只買2412每年領股息,2412還是有可能哪一天忽然崩掉,不要以為甚麼都不可能


第二:如果一年安穩收入30~50萬,那樣真的很少,除非你一個人要過老年生活那應該夠,但只要是養家,這一點錢都不夠,如果這30~50是每年的股息被動收入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不是領股息,而是在家"操盤",很抱歉,搞不好會變成是 -30~-50萬


第三: 您這句話-> "別講的好像理所當然,你可以不代表別人就是這樣" ,我只是把我的經驗跟心得分享給大家,沒有惡意,所以我能救一個是一個,能幫助一個是一個,苦口婆心是要幫助更多人,既然道不同就不相為謀,附帶一提,我想我的投資經驗應該比版上多數人都還久,投資15年了,之前收手不幹也有一段時間了,應該有資格可以提一下,分享給能夠接受我觀念的朋友


第四:如果有人跟我說他在投資市場賺到他工作20年的所得收入,比方說4000萬好了,然後就全部出清不玩了,那我覺得這種人才是贏家,否則一年賺100,一年賺200...so what...一次只要做錯,那可能倒吐回去還不夠,所以還在船上的人,你永遠不會是贏家,要承受的風險絕對比一般上般族來得大太多,我講一句實在話,在家專職操盤者,晚上絕對不會睡得比我安穩,光這點就輸了
jeterman3628 wrote:
第三: 您這句話-> "別講的好像理所當然,你可以不代表別人就是這樣" ,我只是把我的經驗跟心得分享給大家,沒有惡意,所以我能救一個是一個,能幫助一個是一個,苦口婆心是要幫助更多人,既然道不同就不相為謀,附帶一提,我想我的投資經驗應該比版上多數人都還久,投資15年了,之前收手不幹也有一段時間了,應該有資格可以提一下,分享給能夠接受我觀念的朋友
...(恕刪)


善心勸世是好事,不過天下真的很大,古今真的很久,太自負的態度會影響到欲表達言論的接受度,引述原文中特別以紅色標出的部分我個人就覺得很刺眼(而且出現了兩次),您自己看看。
看起來這樓很多贏家,贏家特質之一就是自信主見,有自信主見的人您是影響不了的。

善意未必得善果,這很可能是一個例子;而我多管閒事po這篇可能又會是另一個例子,不過真的沒有冒犯的意思,如果您覺得被冒犯了,那我在這裡致歉先。
chmiao wrote:
引述原文中特別以紅色標出的部分我個人就覺得很刺眼


樓上c大說的很有道理,您不用致歉,應該是我致歉吧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