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來不易 wrote:
那「中央銀行」的黃金
該怎麼算???
全都是退伍老兵
運來台灣的
呵~~~
...(恕刪)
稅制的正義,世代的正義,沒有絕對的、永遠的是非。
很多朝代,開國時立意良善的制度,過了幾十年,就變成了社會對立的根源。
這個時候,執政者是逐步解決不公平,還是創造更大的不公平,歷史都會留下一筆的。
49年運來的黃金,是支付軍餉用的。一年就花光了。
「根據周宏濤在天下文化出版的「蔣公與我」一書中表示,政府遷台初期,雖然有自大陸運來的黃金作為一時支撐,但因美援斷絕,加上60萬大軍的龐大開支,讓原已捉襟見肘的國庫存金迅速消耗。
周宏濤書中指出,依當時央行總裁在1950年6月7日呈總統的報告指出,1949年以來運至台灣的純金來源及數量如下:除了自上海分三批運台數量最大,共 275萬餘兩之外,另從美國、日本運回再加上原先置於廈門的純金,全部共有375萬5540餘兩,但這些純金自政府遷台後到5月底止,連同撥付台銀的台幣發行準備金80萬兩在內,總共耗掉321萬2540兩,僅剩54萬2910兩多。
周宏濤也在書中表示,消耗純金最大宗為軍費,平均每個月必須撥付近18萬兩純金,依這樣的速度幾個月下來就要花掉215萬餘兩,運台純金僅夠再支撐3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