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我是最後一個狀態。
生活呢就是去找到值得自己付出時間的事情,例如到孩子學校做義工,到自己相應的社福單位做義工,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保持自己的健康與活力。
理財的部分,有一部分是最保守的保險,
一部分是現金定存,
孩子的學費存一點起來,也跟孩子說不供應他研究所以上的學費,更不供應他出國留學。
需要生活費就從股利裡面領一些出來花用,不夠就再賣一兩張股票,當然也會買賣手上有的股票賺一點價差,當作生活費的補充。
債券部分,現在手上只剩下花旗發行的
http://www.boerse-berlin.com/index.php/Bonds?isin=US172967EV98
現在殖利率應該是不好了
另外6,625% Macquarie Bank Ltd (2021)(買102.5, 107賣了換 Allianz Income and Growth AM (USD))
其實在台灣有些債券買不到,不知道是福是禍! 下面這兩個都買不到,知道門路的幫忙私訊一下
10,25% Macquarie Bank Ltd (2057)
7,625% Citigroup Capital III (2036)
基本上美國大公司的債卷應該都OK,即使是第二順位債(但是銀行理專都不建議)
另一樓有人在問財務自由,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大家的定義也各自不同,達成的方式也未必能夠複製,所以也不須回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