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出生率 v.s. 經濟力



psyclonzero wrote:
那是四萬元換一元的時期
那是貪汙好嗎?...(恕刪)



喔 你搞錯了啦 ~

其實在二戰之前 , 不少台灣人是到當時富裕的東南亞菲律賓等歐美殖民地當台傭台勞的哩 !

只不過後來台灣經濟起飛 , 這段不堪往事沒人願意去提起罷了 ....



至於四萬比一 ? 那時看壹電視上的名嘴是說 , 日本人撤退時留下大批黃金給台灣作為貨幣

儲備 , 結果是國府接收官員把這些黃金貪汙走才造成四萬比一慘況的 ~ 當然這種說法是真

是假就見仁見智囉 ....
被你搞死了
求求你饒了我吧!

好難過!

piwu0531 wrote:
喔 你搞錯了啦 ~

其實在二戰之前 , 不少台灣人是到當時富裕的東南亞菲律賓等歐美殖民地當台傭台勞的哩 !

只不過後來台灣經濟起飛 , 這段不堪往事沒人願意去提起罷了 ....
至於四萬比一 ? 那時看壹電視上的名嘴是說 , 日本人撤退時留下大批黃金給台灣作為貨幣
儲備 , 結果是國府接收官員把這些黃金貪汙走才造成四萬比一慘況的 ~ 當然這種說法是真
是假就見仁見智囉 ....


economic wrote:
是嗎?剛好跟Func...(恕刪)

在我們外人看來這行業的確在飛快地成長啊
而且現今環境有利他們發展
寬鬆貨幣對於這種資本密集的產業很有利
以往無法突破的問題會獲得很多的解決



七七三 wrote:
在我們外人看來這行業...(恕刪)


發展趨緩很多了,人的可變性大太多,不是都適合自動化的
講最簡單用人很多的產業,例如:紡織(後段縫合成衣服這一段的)、鞋子、……這個看現在的自動化協助和30年前相比,進步沒多大,一樣要用很多很多人

電腦資訊取代的中間辦公室人員就真的多,但這約10年也沒多大進步了,能資訊化的電腦處理,但還是靠人管理和分析之類的工作

自動化沒那樣無所不能,不然早出現10幾年前電影AI之類的東西了,但現實是還差很遠,甚至可能的機率極低

經濟要看結構的,不是光生產力上升就好,消費力上不來生產太多那是產能過剩,對經濟沒有幫助,沒訂單能擴大生產?而訂單是需求狀態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piwu0531 wrote:
中科四期.............反對
核電廠...............反對
台塑化六輕擴建案.....反對
中油五輕更新案.......反對
竹南科學園區開發案...反對
桃園航空城案.........反對
自由貿易區案.........反對
兩岸服貿協議.........反對


disney---反對

古根漢---反對

f1---反對


平安、健康最重要

小摩星 wrote:
實體經濟力只跟扶養比...(恕刪)


正常一般人應該都知道

這現今課程都有

只是個人定義不一樣

高中18 大學22 碩士24以上 不同年齡畢業出來從事生產

一般算法是(老年人口數 + 幼年人口數)÷壯年人口數 x 100%。

一個人從小辛苦栽培到大情況不同

只是可預期的人口減少 未來肯定會延後退休

自己想辦法賺多一點 對抗未來通膨



economic wrote:
沒訂單能擴大生產?而訂單是需求狀態


台灣 外需 導向

歐美以大中型PLC為主

台灣以中小型PLC為主(成本問題)
psyclonzero wrote:
讓自動控制相關科系的來回答,會不會更有說服力?


那小弟請專家來回答


在電影中,電腦取代人類的情節不斷重複上演,在真實生活中,這個預言會實現嗎?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李維(Frank Levy)等,在最近出版的「勞動力的新部門」(New Division of Labor)一書中,便探討了這個問題的職場面向。他們指出,在電腦的影響下,未來最沒有保障的工作者是,重複執行相同工作內容的人;而最安全的工作者則是,能夠迅速學習,並且能夠有效溝通的人。

作者指出,想知道什麼樣的工作擁有未來,什麼樣的工作又會在科技進步下被淘汰,必須思考四個問題。第一,什麼樣的工作,人類做得比電腦好?第二,什麼樣的工作,電腦做得比人類好?第三,在越來越電腦化的世界中,什麼樣的高薪工作,在現在和未來都適合人類去做?第四,人類如何學習去做這些工作的技能?

該書分析,在工業革命時期,科技讓低技能的工作者吃香,取代了高技能的工匠,例如,鐘錶工廠的工人,取代了傳統手工鐘錶匠,不過現在的情況卻不同。

電腦擅長的工作是,能夠以一系列邏輯規則描述的工作,例如,無人收票口便是以規則為基礎,工作內容具有重複性。這種工作在櫃台、裝配線等最常見,容易被電腦取代,在規劃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時,應該避免這樣的工作。他們提醒,這種工作除了出現在製造工人、辦事員等較低薪的職業外,較高薪的股市交易員,也會被網路交易所取代。

相反地,無法以規則描述、必須尋找及解釋新問題(因為問題是新的,所以沒辦法裝設「以規則為基礎」的解決方案)、需要與別人進行複雜溝通(例如,談判、銷售)的工作,則很難被電腦取代。因此,擁有管理、技術、銷售等技巧的人,在將來的電腦化工作環境中,一樣會持續成功。



今年台灣的高速公路收費員被etc取代

未來有許多工作也會陸續步上他們的後塵

在未來的知識經濟時代

只有用腦來解決問題的人

才不會被電腦或機器人所取代
所以回到標題,既然機器可以取代人類的工作越來越多,代表生育率本來就應該要照比例下降嘛?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ray0808_pilot wrote:
所以回到標題,既然機...(恕刪)


那人要做啥呢?怎樣有收入來消費?機器會消費產生需求讓機器生產?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劍神路亞 wrote:
那小弟請專家來回答在...(恕刪)


嗯嗯,感謝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