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caa wrote:
對不起修改一下: ...(恕刪)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這句話是在南懷瑾先生的著作看到的。
一直以為是語出楞嚴經。謝謝指正!
證嚴、聖嚴則真的是打錯字!哈~~
不過前述兩句話,真的非常有用。
不管是人生處世,或股市操作,都用得上。

happywork wrote:
以下故事是真實的,說...(恕刪)
finally0130 wrote:
版主所言慎是,以下是小弟想法。
科斯托蘭尼說,股票市場有三種人,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筆者把三種人分為,大金融家、大法人、一般投資者。我們要學習的是大金融家在操作全球股市時的思維及邏輯,用大的格局去看目前的台股及全世界的股票市場。但是,市場90%的投資人都是利用人見皆知的消息,操作股票,或許就連法人也不例外,只不過他們的消息比你們更快、更準。
因此,什麼才是股票市場的核心價值呢?小弟認為量價才是關鍵,也就是大家每天都在看的盤,盤面告訴你的訊息才會是重點,這並不只是技術分析,甚至有時你需要反市場,因為真正的造勢者知道市場90%的人所使用的分析及決策方式及邏輯,不外乎就是基本面及技術面,而我們卻忽略最重要的心理面,這才是真正左右你在股票市場操作輸贏的關鍵。當然這並不代表基本面和技術面不重要,只不過投資人總是把周期想得太短了。
技術K線不外乎就是短中長線的市場心理變化的真實反映,而股票市場真正的本質說穿了也就是一個你賣我接、我賣你接的遊戲而已,比的只是誰在正確的時間進場、誰在不正確的時間進場。...(恕刪)
cccccc0125 wrote:
當你買進股票就是看好該公司未來會漲才買會,放空就是不看好公司未來才放空。
不管用技術分析,還是用基本面,籌碼,大環境來判斷,
就是要靠過去資訊分析和對未來的預測做出最符合當下情境的決策來出手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