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

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tommyyao wrote:
話雖如此,期貨大多對敲在12月跟3月,如果不對沖回來,似乎對敲在近月期貨即可。
不敲回來,大股東也有持股減少問題。


謝謝你提出這個期貨的到期日,剛好解決了我對買方成本的疑問

我的猜測是,因為台新的扣抵率太低,現貨的買方賺不到退稅的錢,

所以要求現股賣方買遠期的期貨。想避稅總是要付出一點代價的吧,

不然和你對敲的一方是在做白工嗎? 買現股的現金也是要利息的。

tommyyao wrote:
Ps:忘了順便恭喜樓主獲利不少,連買在最高點的少數幾張也全解套了^^


謝謝,看來今年運氣不錯,對股價的感覺有到位,瞎猜的成果還算可以

今天收盤價剛好解套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去仔細看了一下101年財報,台新對彰銀的持股是1,632,820張
去年彰銀配0.7股,所以目前持股應該是1,747,117張
以週五彰銀的成交價 17.65 來算是308億
(我們不算配息,因為過去的配息都已經被列入台新金的收入了)
所以如果現在清算彰銀,台新金要提列57億,相當於每股0.71元的損失

這裡是以財報的方式來看,所以並沒有包含台新金從彰銀那裡拿到的歴年股息。

(台新金從彰銀那裡拿到的歴年現金股利總共是47億八千萬,
不過其實也應該要扣掉當年百億借款的利息和一些台新金發的特別股的超高股利)


今年彰銀配股0.2 配息0.6,明顯和往年不同。
看來台新金對彰銀的操作想法應該有點變化了

今年股息收入有10億,持股張數來到 1,782,059張,

以今天(8/28/2014) 彰銀的成交價 18.95來算是337億,只虧了18億

相當於每股才0.22元的損失




5月的新聞,溫故知新一下

最新更新:2014/05/13 21:01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3日電)台新金控今天再度在法人說明會上釋出願意在帳面沒有損失下,將彰化銀行持股賣回給政府,結束近9年的糾葛,對台新金而言,這或許點亮一條更寬廣的路。

台新金財務長林維俊表示,台新金當年應政府之邀參加投標彰銀,20萬股東的權益應受到合理對待,他並呼籲,政府提出金融整併政策時,應把彰銀問題考慮在內,若政府有意向台新金購回彰銀股份,台新金樂意配合,但底線是帳面上不能出現損失。

台新金近9年前因為想併下資產規模超過自己的彰銀,總計投入新台幣365億元,為籌資金,一連發行了次順位債券及特別股,也造成高槓桿的財務風險。

根據台新金今年首季財報揭露資訊,截至3月底,台新金雙重槓桿比率仍達112.5%,依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規定,金控的雙重槓桿比若高於125%,就不得申請轉投資。

就是卡在雙重槓桿比率相當逼近上限,讓台新金近年來只能專注銀行本業,難以擴張版圖,購併紐約人壽也因此告吹,在中國大陸的布局也僅限於租賃,落後同業一大截。

林維俊估算,台新金的彰銀持股是採權益法認列的控制性持股,持股比重22.5%,且根據去年底台新金帳面持有彰銀股份價值454億元,折合每股約26元左右,且已扣除台新金自彰銀領回的現金股息。

林維俊說,彰銀持股的帳面價值是自買下彰銀特別股後,依持股比率22.5%計算可認列的彰銀獲利,由於獲利除發出的現金股息外都留在彰銀,因此以台新金的財報基礎而言,持有彰銀的帳面價值會逐漸膨脹。

法人圈也估計,台新金若真可以帳面價值將彰銀持股賣回給政府,雙重槓桿比率馬上可從112.5%降至80%以下,可供作購併的銀彈也自目前的50億元左右暴增至500億元以上,在國內金控的購併實力上名列前茅。

台新金近年來也在有限的空間下積極擴張版圖,包括新加坡分行將在6月24日開幕,澳洲布里斯本分行最快也可趕在年底成立,東南亞則將越南辦事處升格分行或採購併當地銀行的方式插旗,並會考慮在緬甸設立辦事處。
第一次參加配股配息,沒想到今年台新金的可扣抵比率居然是20.18%,比我另外鴻海的12.7% 還要高出許多。

smart.K wrote:
第一次參加配股配息,沒想到今年台新金的可扣抵比率居然是20.18%,比我另外鴻海的12.7% 還要高出許多。


你確定? 雖然我不報稅,不過

我查到的是0.4%左右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以今天(8/28/2014) 彰銀的成交價 18.95來算是337億,只虧了18億 ...(恕刪)

金管會 主委說 台新持有 彰銀成本是29元
-------------
蘋果日報 ............
曾銘宗說,當初台新金(2887)以每股26.12元入股彰銀,且依會計法的權益法,目前台新握有彰銀成本已經墊高到28~29元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你確定? 雖然我不報...(恕刪)


我就是因為除權前查到扣抵率只有0.4%多, 今年才棄權剩一些零股
結果收到零股除權後配息通知單內卻寫扣抵率的確是20%多...整個傻眼
Speed4130 wrote:
我就是因為除權前查到...(恕刪)

我也是 看到板主說 0.4%
就賣了一些
收到通知 才發現是 20.18% 嚇了一跳

過去 台新的扣抵率 (個人實際收的的稅單)
97年 21.9%
98年 ---
99年 11.7%
100年 5.6%
101年 4.8%
102年 5.69%
103年 20.18%
可達瓜瓜 wrote:
我也是 看到板主說 0.4%
就賣了一些
收到通知 才發現是 20.18% 嚇了一跳
過去 台新的扣抵率 (個人實際收的的稅單)
97年 21.9%
98年 ---
99年 11.7%
100年 5.6%
101年 4.8%
102年 5.69%
103年 20.18%


雖然我查了撿股讚,也是0.42%,

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不錯,恭喜你了
可達瓜瓜 wrote:
金管會 主委說 台新持有 彰銀成本是29元
-------------
蘋果日報 ............
曾銘宗說,當初台新金(2887)以每股26.12元入股彰銀,且依會計法的權益法,目前台新握有彰銀成本已經墊高到28~29元


因為台新金對彰銀有控制權,所以是以帳上是會計法的權益法來算的。

這種算法對台新金的確是比較公平的算法

因為這個算法是包含了台新金救回彰銀的成果。

比如說,當初以360億買彰銀22.5%的淨值+商譽等等的

今天22.5%的股權因為淨值成長,總值變為400億,所以台新金的會計成本就變成了400億了

這是會計帳的權益法的算法,和我們一般人簡單的成本法不大一樣,好像比較公平一點?
  • 3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