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王宜弘報導】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再喊物聯網,台股IPC族群中的物聯網概念股包括磐儀(3594)、欣技(6160)、精聯(3652)等反應激烈,攻勢再起,週五(23日)股價同步飆上漲停價位。同屬物聯網族群的融程電(3416)與泓格(3577)也有1-2%漲幅。
2014年世界半導體理事高峰會(World Semiconductor Council,WSC)週四(22日)在台盛大舉行,張忠謀擔任專題演講者,他再以「big thing」為題,強調next big thing將會是物聯網,他也認為,未來最賺錢的將不會是半導體公司,而會是物聯網公司。
磐儀今年結合聯發科切入強固型手持終端裝置,並拉攏下游系統整合(SI)商,包括物流業、餐飲業、倉儲業等,擴大其新事業的出海口。儘管布局初期,尚難看到成效,且原本的醫療設備業務,表現僅稱持穩,首季EPS為0.3元,雖年增1.3倍,但主要是去年首季基期較低,季減26.3%,相較其將近60元的股價,吸引力不高。惟市場以其結合聯發科切入物聯網商機的前景看好,股價週五亮燈漲停57.6元,創掛牌來新高。
欣技與精聯長期深耕強固型手持裝置,以掌上型資料收集器(或稱工規行動電腦)發展全球品牌業務。受惠物聯網商機起飛,加上公司的轉型規劃,後續都有成長動能可期。欣技更進一步與鴻海旗下的POS廠樺漢(6414)結合,搶攻國際一線客戶,美國網路零售龍頭定單已經到手,首季EPS 0.27元,較上季轉盈,年增2倍;精聯為國內首大工規電腦品牌,也是全球前十大,首季EPS為0.08元,雖同比轉盈,但表現相對偏弱。
coadna6666 wrote:
真是可笑的名單,就像...(恕刪)
擁有700家分店的全聯福利中心,為跳脫超市舊有的經營模式,於今(13)天宣布與IBM跨界合作,將今(103)年視為「革新元年」,發動5年發展藍圖,企圖透過數據分析,精準預測行銷策略,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智慧零售模式,預計在106年達到分店數1,000家的目標,更期許於109年營收突破2,000億。
全聯福利中心目前全台有700家分店,會員數750萬人,去(102)年營業額達700億元。在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接手後,積極進行全面性的改革創新,並於今天與台灣IBM攜手合作,分析消費者需求、購買趨勢,從「什麼都便宜」轉型為「買進美好生活」的經營模式,驅動全聯開展流通業二次新革命。
雙方共同擬定企業中長程發展策略,針對組織文化、營運績效及人才培育等面向,規畫出5年發展藍圖。短程目標為提升門市品質及優化顧客服務;中長期目標則是傾聽全聯750萬會員的聲音,提升個人與家庭化的商品和服務,創造幸福的購物體驗。
台灣IBM將針對網路購物、APP購物等各種形式,提出「智慧零售」、「消費者為中心」、「精準與預測行銷」、「全通路消費」、「多元化顧客服務」及「購物新體驗」等策略,協助全聯進行全面轉型。並發展安心食品與履歷管理,讓消費者都能吃得放心
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表示,今年是全聯的革新元年,雙方合作首要任務就是提升IT系統,並在未來5年逐步實現資訊轉型,全面進入制度化、系統化時代,目標在106年展店達千家,109年營業額能夠突破2,000億元。
徐重仁則指出,未來不再強調低價,而是更注重優質生活的訴求,瞄準以家庭消費模式為主,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快速結帳等有感服務。像是強化農漁產、生鮮產品的品質,進而提升與台灣在地農業的結合度;實行QR Core掃瞄農產履歷,讓民眾可以安心購買;並透過分析會員資料,滿足每個消費者的需求。
coadna6666 wrote:
擁有700家分店的全...(恕刪)
2013 年一份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未來 10 年將有 92% 的機會,速食業在食物準備與基層服務的工作會被自動化取代。
IBM (IBM-US) 所開發的人工智慧電腦華生 (Watson),能夠運用進階推理並瞭解語言內容。未來機器人將可以設計用來提供更多複雜行為,與餐廳客戶互動。甚至連貨運駕駛也有可能在未來 10 年至 20 年被自動車、無人飛行機給取代。
目前已有新創公司,成功設計出可以製作漢堡、飲料的機器人。另外,西班牙的食物處理公司,也使用機器人在輸送帶上篩選,剃除品質不佳的萵苣。
食品研究公司 Technomic 的專家 Darren Tristano 表示,電子科技將會「緩慢、循序漸進地」提升產業效率,為餐廳業者節省勞力成本。Tristano 暗示,未來幾 10 年,勞動力最多只會因此減少 5% 或 10%。
據了解,未來AMD將集中火力於嵌入式市場,其計畫於今年第四季將嵌入式市場營收占比由2012年Q3的5%拉升到20%,未來更將進一步將占比提高至40?50%。
Iyengar指出,至2017年底,世上將存有五億個機器對機器(M2M)及嵌入式應用裝置,而處理器架構亦須因應此一變化推陳出新。
不僅如此,相較於手機、伺服器、個人電腦市場成長速度趨緩,未來幾年嵌入式系統市場將會是驅動市場成長的主要動力,並於2016年突破七十億的出貨量,成為半導體廠商擴大營收來源的重要領域。
嵌入式系統出貨量(黃色)將在物聯網的潮流帶動下迅速攀升。 資料來源:IDC(2012)
工業用手持裝置在國外已成紅海市場
Motolora 在幾年前併購了領導廠商 Psion
http://www.motorolasolutions.com/XU-EN/Product+Lines/Psion
這家專出貨給像是 DHL 的大客戶, 大概都是上萬支在出
前有歐美品牌掌控, 後有大陸低價追兵, 台廠現在玩這是不是晚了一點
基本上台廠打不進國際物流業, 因為 24 小時內提供服務維修是基本要求, 在小國也一樣
振華過去打不進麥當勞也是基於此原因, 而振樺也不斷在朝向這目標努力
攻區域型客戶的話, 案子難做利潤普通, 搞到最後是累死自己氣走客戶
如果有這麼簡單, 那像振華這種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耕耘的公司不就是傻瓜嗎?
張忠謀口中的高獲利物聯網公司也絕對是有軟體能力系統整合商, 不會是單純的硬體代工

sohopro wrote:
物聯網等於工業用手持行動裝置? 這邏輯怪怪的, 難道記者不知道物聯網是什麼?
工業用手持裝置在國外已成紅海市場
Motolora 在幾年前併購了領導廠商 Psion
http://www.motorolasolutions.com/XU-EN/Product+Lines/Psion
這家專出貨給像是 DHL 的大客戶, 大概都是上萬支在出
前有歐美品牌掌控, 後有大陸低價追兵, 台廠現在玩這是不是晚了一點
基本上台廠打不進國際物流業, 因為 24 小時內提供服務維修是基本要求, 在小國也一樣
振華過去打不進麥當勞也是基於此原因, 而振樺也不斷在朝向這目標努力
攻區域型客戶的話, 案子難做利潤普通, 搞到最後是累死自己氣走客戶
如果有這麼簡單, 那像振華這種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耕耘的公司不就是傻瓜嗎?
張忠謀口中的高獲利物聯網公司也絕對是有軟體能力系統整合商, 不會是單純的硬體代工
...(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