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台積電是台灣電子業最後一道防線


鄉下人家 wrote:
台積電很優秀,但還沒那麼重要.
如果台灣電資產業都是由類似京都型的中小企業所組成那就太棒了!不靠拼產量,不光倚靠成本管控.只專注做好擅長的領域.在利基型的次產業中或是特殊領域中取得領先地位.
例如:
IPC的研華
光學的大立光
多媒體軟體的訊連
EDA的思源科技(已被外商併購而下市)
防毒軟體的趨勢科技


唉呦~~
你說的那幾家賺的錢加起來也沒台積電一家多
再者. 台積電可是一家上市 20年 的公司了
台灣股市有哪幾間可以跟台積電相提並論且存在20年以上?

不要以為量產.成本控管是很容易的事
用嘴巴說說統一天下當然容易

令狐衝 wrote:
很多人都喜歡說GG是代工 沒有創新 blabla...
先不說GG毛利逼近50% 營業利益率逼近40%
每年營業現金一千多億的這些事實

如果有做過IC設計就知道
在決定要下單給哪一間晶圓廠時
要品質好但價錢昂貴的就是選GG
品質一班的就選UMC
再不然就SMIC....
GG的wafer價錢硬是比同行貴很多
國外的大廠Q/B/N等重要產品幾乎都是給GG
價錢也貴很多

對design house來講
GG大概就是IC製造業的LV
早在10年前開始
許多國外晶圓廠都會打著"TSMC like"來吸引客戶

GG的晶圓代工 和一般系統廠的代工是有天壤之別的


中肯~

巷子內的人 比上面一堆嘴砲的中肯多了

除了你講的情況外

很多人不知道GG估出來的製程漂移誤差

基本上是可靠的 我們公司參照這些文件去設計

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價錢較高) 但曾經為了Cost down投了其他廠

文件規範 僅供參考 Bug De不完 做出來的東西害累累

測試場規格放到寬到不行 寬到都覺得只是騙自己 量率還是很低

更不用講很多製程 是只有GG才能做的

IC Design 很多是被他掐著啊

不過考量良率與量產可性 很多還是投了GG

尤其一開案就是1-2000萬的光罩或高階製程

投GG比較有保障~

台積電 給我的印象就是 民國91年第二季...有一次張董說 看不見春燕要來..
結果台積電跌停 (那一波低點是35元附近)..歐股晚上爆跌..夜間美股開盤也爆跌...
那時有一則新聞 全球股市值蒸發一兆美金..
那一次我才見識到..台積電在電子業界的重要性指標...
veryhappyman wrote:
唉呦~~
你說的那幾家賺的錢加起來也沒台積電一家多
再者. 台積電可是一家上市 20年 的公司了
台灣股市有哪幾間可以跟台積電相提並論且存在20年以上?

不要以為量產.成本控管是很容易的事
用嘴巴說說統一天下當然容易(恕刪)

<一>回覆:
(1)我從沒否認台積是一家很好且重要的公司,但若是因為失去了第一名,天就要塌下了一樣
那就太過了.還有是比產業地位而不是賺錢總數.

(2)拼產量與成本控管我也做過,的確是不容易也是重要的事,只是若一家公司完全依靠
這兩樣活,是可以生存只是比較累

(3)嘴巴說統一天下當然容易,但就是有人做到了.還有投資不就是該選這一種可以長期
一統天下的股票嗎?當然包括台積在內.

<二>補充說明:
樓主並未清楚定義台積電的狀況是如何變化.對台灣電子產業的影響是有很大差別的.
(1)從第一變第二或第三?(市占率差異?)
(2)變後半班?
(3)掛了?
大家幾乎都自動把台積認定是掛了,然後回文.台積電有這麼差嗎???

willk wrote:
目前顯然是靠政府每年...(恕刪)


合法領薪做事也要被酸民罵

鬼島退步元凶在此
8F 大 ~形容的真好


用賽車手做比喻確實可以想像!
wamaokla wrote:
TSMC 遲早守不住...(恕刪)


台積電淨利都30% UP的......
製程方面台積電目前可以說對手極少
製造、代工毛利衝這麼高的沒幾間吧

況且......製造晶圓比設計難多了

路西法0930 wrote:
台灣電子業已經被韓國...(恕刪)

電子業又不是只做晶圓,台積電有生產咖啡機嗎

諷刺的是,台積電是當年"鎖國"政策一不小心被留下來的.
能自由進出的,現在看起來全都掛了,要不然也差不多了.

前面有人講觸控面板,不好意思,也快掛了,看TPK的股價就清楚了.

MTK前景其實也沒那麼安全,對岸可是全力扶植她們家的眾多小MTK呢
現在手機出貨量全世界前十大對岸佔了五個,只要她們家那個小MTK一成氣候,台灣MTK完成階段性利用價值,鐵定被丟到一旁涼快去,這個戲碼2G玩過,3G,4G都會再上演,明年有機會看到.

台灣政府缺乏策略,沒有利用TSMC多年優勢,以行政指導讓它負起多一點扶植本土設備產業的責任,殊為可惜.


以台GG那種都要每年 cost down 的作法,設備商沒被它搞死就不錯了....

新規作成 wrote:
台灣政府缺乏策略,沒有利用TSMC多年優勢,以行政指導讓它負起多一點扶植本土設備產業的責任,殊為可惜.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