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sc wrote:呵呵一個民怨之首的幫...(恕刪) 炒房竟然可以如此囂張~好個不偷不搶...就是有錢人才有辦法炒房...我們只能買股理財,證所稅雖課不到我,但是會影響股市的流量~影響股市的資金,就會影響我們...炒房,影響人民的居住權,一堆人背房貸,增加人民痛苦~這樣叫公平正義!?對於這樣的政府~令人痛心...!!真是他馬的....!!
「奢侈稅的構想最早是由我提出的」,劉憶如強調,去年6月實施的奢侈稅,財政部是在2月開始研擬,但奢侈稅購想最早是由她在去年1月7日經建會主委任內在總統府財經月報當中,根據如何縮短貧富差距主題所提出,當場由馬英九總統裁示,交由當時財政部長李述德儘快研擬。用這論點來駁斥炒房傳言,似乎有點疑問.我若炒股獲利,逢高出清,我也會 希望股市大跌,這樣我才能逢低再買進新股.我若最近把炒房獲利出清後,改買平價小宅,也是希望政府出重手打房,讓我能逢低再買進新的大房.奢侈稅只綁兩年,且只針對短期買賣非供自住不動產課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只要是用自住戶名義買賣,就課不到,預售屋在未建築完成前出售,係屬移轉權利,也不用課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且採"誠實"自主申報制,由納稅義務人自行申報繳納,(申報價不見得是實價,有幾個人會乖乖用實價申報?)..。雷聲大雨點小, 只能算是稅改的一道小菜,對房市只有短期的心理影響而量縮,實質效果不張,房價依然在漲,全台一年來只從不動產課到少少的奢侈稅,財政部原推估,政府一年稅收可增加約一百五十億元,其中來自「打房」就逾百億元。但實際半年的總稅收,只有17億. 依施行頭兩個月的資料,兩個月只有2.41億元奢侈稅進帳.小客車奢侈稅入帳高達1.7億元,占全部徵起金額的72%,而不動產奢侈稅6600萬元,僅占全部徵起金額的28%,奢侈稅稅收情況,遠不如預期。倒是在高級進口車, 採實價課稅,課到不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