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2454聯發科

買M的是要另外繳保護費
買Q的是內含保護費
我要是Q. 多收你一些保護費
M還會有競爭力嗎?

另外. 保護費也沒有公定價. 應該是看誰拳頭大吧.


johanneschuang wrote:
保護費也沒有公定價. 應該是看誰拳頭大吧...(恕刪)

這種保護費 通常都是看量...
高通的策略是沒有一定的量
連談都不談
大M 以前用山寨湊成大象的打法
每個山寨機才幾十K的單
雖然湊起來很大咖
可是山寨公司每一家都無法跟高通談量...當然也沒法授權

如果主客易位
大M 會讓高通客戶輕易獲得授權嗎?
所以 往往只有高通不要的單 或者是 難搞的客戶
才會將單留給大M
那樣的單會賺很大? 只有天知道了....

johanneschuang wrote:
買M的是要另外繳保護...(恕刪)


收保護費的跟賣晶片的是不同單位, 保護費都是外加的, 該收的一分錢都少不了. 市場上除了MTK外還有其他3G晶片廠的, 每家都跟MTK一樣要上繳保護費, 這部分遊戲規則對聯發科而言是公平的. 至於刁難聯發科客戶是有可能, 但是美國有反托拉斯法, 要被查到了那就大條了, 搞不好會被要求放棄專利權.
所以目前有過WCDMA IC的公司
例如Nvidia/TI/Samsung/也要繳保護費給Q?
還是他們有交互授權?

johanneschuang wrote:
所以目前有過WCDM...(恕刪)


Nvidia與TI並沒有WCDMA modem, Samsung有沒有WCDMA我不清楚. Broadcom, MTK, Intel, STE, 幾家有做Modem, 他們客戶的都要繳保護費給各專利所屬單位, 所以只要有用到Q公司專利部分都要繳保護費給Q公司, 都是客戶自己去談. 2G是因為專利過期, 現在是萬家爭鳴, 早幾年前做手機也跟現在的3G一樣, 要跟一堆公司或研究機構談授權, 很麻煩的.

現在大陸的手機製造商年產百萬隻的算是小咖的, 大的像中興華為一年都是幾千萬隻, 即使是小咖的要談專利授並不難, 比較難的是原廠支援部分. Q公司技術成熟產品穩定, 但是二線廠很難得到青睞, 基本上是無法做客製化的, 這點在智慧型手機是行不通的. MTK的強項是配合客戶做軟硬體客製化, 即使是三線廠一樣可以得到原廠支援, 這在Smartphone市場是頭一遭, 不過代價是2454的費用率大幅上升, 因為MTK在大陸養了很多的軟硬體支援工程師, 直接把純益率給拉下來了. 好處是市占率可以快速提升, 因為即使是A咖也喜歡MTK的快速支援服務.
高通的保護費實在太厲害了
若採用聯發科 的晶片 再加 5~10 美金的保護費
那就直接用高通的晶片 就好了

不過高通的專利真的有夠強
之前三星告蘋果有關通信部份的專利
蘋果 現在就 用高通三星交互授權來擋

有一份 apple & 三星互咬的專利大戰的介紹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class/2011/pclass_11_A116.htm

看了的心得是
對彼此來說 一個是重要客戶、一個是重要供應商
專利大戰是重拳出擊
這種客戶供應商的關係應該是空前絕後

另外 apple 與 MOTO 的互咬
也蠻精彩的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class/2010/pclass_10_A272.htm

相較之下 HTC 的專利真的比較弱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class/2011/pclass_11_A172.htm

去年8月後 apple 就沒在跟HTC 玩了
很明顯 apple 重心是擺在 samsung & moto
因為後來HTC 的回告 也是用moto 的專利

若是聯發科 VS 高通
那真的是完全不用比
好的股票年後應該都一直衝

才不會像聯發科那樣上不去(一直有人偷賣) 還有低價給散戶買

現在是行情好勉強hold住 過陣子如果回檔 發哥不知道會在哪兒

請想清楚 2張空單續抱


bsnut wrote:
好的股票年後應該都一直衝

才不會像聯發科那樣上不去(一直有人偷賣) 還有低價給散戶買

現在是行情好勉強hold住 過陣子如果回檔 發哥不知道會在哪兒

請想清楚 2張空單續抱


1. 連我買多聯發科都覺得他弱,但蹲的愈久,跳的愈高
2. 我必須尊重趨勢
3. 也許大盤回檔,她才會上
4. 多單271.5續抱,目標先過前高348.5不變
5. 祝大家都賺錢

PIGTAIL60 wrote:
1. 連我買多聯發科...(恕刪)

認同大大的作法,在利空一堆時買進…我也看至少會來到350元,慢慢漲就好…

sean2316 wrote:
認同大大的作法,在利空一堆時買進…我也看至少會來到350元,慢慢漲就好


簡單回應如下:
1. 利空分兩種
在股價逐底的過程中打第二隻腳時,出現的利空其實是利多,聯發科是一例
在股價下跌過程中的利空都是利空,宏達電是一例
(最近這兩支股票都是利空滿天飛)
2. 我認為聯發科不會慢慢漲,她會噴出,如果真的噴出,不用2個星期,就接近400了
3. 我有可能自我感覺良好,也有可能是錯的
4. 目前還在盤,買進原因仍在,持股續抱(os:雖然他很弱.....)
5. 老話一句:盈虧自負....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