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股票分紅2008以市價列為公司費用,而市價八折課個人綜所稅案即將協商二讀

電子時報的消息,大廠陸續開始動作了,不過限制型股票應該還於法無據待立法,科技業的朋友若您公司都還沒動作,應該透過HR反應一下了,畢竟分紅費用化實行轉眼不過就是一年多後的事情。

=============================================================
由於員工分紅費用化政策將衝擊高科技人才一直以來坐享股票分紅的工作誘因,半導體業者紛提前祭出人力資源管理新方案,聯電2006年原已提出新制簽約滿2年,將可獲得現金簽約金,近期更進一步強化力道,將簽約金額度大手筆提高到原本10倍之多,亦即簽約滿2年可領取200萬~300萬元簽約金。聯電這項新制目前已在最先進廠區南科12A實施,主要針對員工職等「7字頭」以上的中階主管,若是這些員工未做滿2年違約離職,聯電還給予退回本金、不計利息優惠。

聯電此次針對中階主管大放送,半導體業者紛解讀係為積極鞏固中、高階層主管,降低未來員工分紅費用化後配股恐減少的衝擊。事實上,根據聯電內部計算,目前手頭現金約800億~900億元,這次對員工大手筆祭出獎勵方案,在財報上影響相當微小,但卻可留住主要工程師,算盤打得相當精,同時此亦是聯電未來走向多元薪資結構配套措施之一,部份獲知該新制的員工相當興奮地指出,簽約金足足可以買1台「賓士車」。

台積電人力資源副總張秉衡則表示,員工分紅費用化確實茲事體大,台積電正密切注意未來政府細則規劃,亦建議未來多增加配套方案,其中,引進限制型股票就是其中之一,台積電已將限制型股票列為未來權變方法之一。所謂限制型股票,指的是員工得以用零成本或某比例市價進行認購,保證員工有獲利空間,藉此誘因留住優秀人才。

至於台積電轉投資的創意2006年亦導入績效獎金新制,在既有季獎金制度下,同時再增加月獎金,若部門當季、當月都達成目標,就可多領取4個月薪水,較原本獎金制度增加高達3倍,不僅達到留住人才目的,更激勵員工全力衝刺突破月、季營運目標。

半導體業者表示,面對未來員工分紅費用化政策,業者勢必面臨降低配股、漸難吸引人才的衝擊,因此,如何運用其他薪資方案如增加底薪、提高績效獎金等,愈來愈有其必要,尤其對於高股價的IC設計公司,未來若依市價配股,張數將大為縮水;而若能像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華碩(2357)董事長施崇棠等人以個人大股東持股交付信託,依每年股票孳股孳息分給員工方式,則是不錯的模式。
快的話看來明年五月報稅時今年有領到股票分紅的可能就適用了.......

=============================================================
立法院本周四(28日)將針對員工分紅配股課稅的促產條例第19條之一修正草案,進行朝野協商,一度反對員工分紅配股按市價打八折課稅的經濟部,已改變態度,傾向不反對。

一旦朝野協商無異議,修正草案將逕付二讀。依修正案內容,員工分紅配股所得按市價打八折課稅,將衝擊高價科技股員工的持股意願。

不過,部分民進黨立委反對;財政部則相當支持台聯立委的提案;經濟部長陳瑞隆及政務次長施顏祥則迴避表態,一反先前的堅決反對立場。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