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熊 wrote:
所以我想投資0050,應該是要像我這樣自己承認猜不透股市、有一定資產、耐得住性子真的2、30年長期投資,不期望高收益並做資產配置的人所適合的。
當然,如果你的期待是自己猜得到未來,最起碼可以選到每年內賺個2、30%的股票(甚至更多),那麼0050就是不適合你的標的囉。
不好意思再回應一下
其實買0050沒啥不好,我只是想在說明一點
績優股依據統計上,有隨漲抗跌的特性
但是0050因為他是50隻大型股的集合,所以他的抗跌特性會比較不明顯
超長線買進大型股最需要觀察的是,自己買的績優股在這類型他是否有隨漲抗跌的特性。其實以前的績優股即使是金融、傳產,但是如果以基本面角度來看,當淨值或是營收比或是現金流是50元股票的區間附近,如果漲到300元還想買進,那就得小心,畢竟長線股票最注重基本面以及是否太貴。
國泰金如果30年前買在500元以上的,現在應該也沒賠甚至還賺一些,但是其他的三商銀可能報酬率就蠻慘的了,不過30年前的績優股如果選各三隻,國泰金、台塑、中鋼,現在的總合報酬率應該也是蠻好的,所以抱著績優股只要別買太貴,理論上應該能得到不錯的報酬率的。(但是台灣50可能就會比這3隻低一些,畢竟30年前的大型股倒了不少,如太電、農林這些都會拉低不少報酬率)
當然啦,押三隻還是比不上單押台塑的人報酬率@@
所以投資沒有絕對好壞,我覺得選擇適合自己的,抱的住熬的住睡的著最重要
電子股十倍速大漲時候(應該是民國84年時候),我記得如果南亞從80元反而跌到20元、中鋼跌到10元附近都能無動於衷的人(別忘記那時候大盤是月月大漲,也就是發生了賺了指數賠了差價),其實蠻適合抱績優股從一而終的策略^^ (當然是事後諸葛亮,投資請自負風險)
ps: 個人覺得中華電的最大風險應該就是像日本強迫開放最後一哩的決策,那絕對會大大拉低中華電的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