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

8069元太討論

私募的部分...就大股東何家+永豐餘認走了阿 不太會在被賣到市場上

永豐餘這一間就應募了 40,000張(可以去翻永豐餘財報,裡面有) 其他剩下20,000張應該是何家其他公司or永豐餘子公司認走了

營收部分...上半年本來就是電子紙的淡季~"~ 也是不用急吧~~

元太第一階段的結構調整已經很明顯了

以前是靠權利金補本業虧損

現在幾乎本業確定損平+權利金全賺 這樣EPS其實應該就2元以上了...

再來就是看電子紙相關應用何時再繼續擴更大,帶動本業賺更多

基本上趨勢是 權利金會持平或越來越少 要注意的就是萬一權利金變少很多但是本業獲利提升不夠快...

那股價大概就是那樣那樣了....


eddie56789 wrote:
私募的部分...就...(恕刪)

小弟對這產業小有研究 當然也持有此家股票 成本1字頭 近百張
電子紙現在要普及運用在消費電子產品上 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也許一兩年 也許五年 也許更長...
雖然目前有不少實驗性產品或者已上市產品
但小弟還是認為其功能性太過於雞肋 甚至是無用
然而 營收要爆發性成長 只能靠消費性電子產品 如同當年amazon kidle一樣
只現階段元太還吃不到這塊餅 不過也許可以期待明年sonder的eink鍵盤
sonder的eink鍵盤 也許未來會成為全世界nb的標準規格
(當然也不排除到時會有其他競爭對手 但主要供應鍊還是eink)
為何?舉個實例好了 當初一堆人跑去日本買mac 因為匯率問題 日本的mac比台灣便宜很多
只是買回來 上面是日文字 若要改中文注音 只能請外廠改 所以很多人還是乾脆貴一點在台灣買
那若是eink鍵盤呢?
除了消費者受惠外 其實nb廠也會受惠
鍵盤不用為了各國語言所限制 全部統一使用eink鍵盤 到消費者端上 再根據各國語言自行選擇語言
如同ipad iphone一樣
這是目前我所認為 eink最實用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回到eink技術
前陣子與JDI技術上合作 目前解析度已經可以到600ppi 這是一個大突破
但目前還有兩點技術有待突破 1.色彩度 2.更換畫面延遲度
假設此兩個技術能突破 我想也不用多說什麼 肯定可以大量運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
然而前幾個月 分別與JDI與sony合作 甚至與sony合資開新的公司
這兩家都是有面板上的技術 也許不久之後 真的會有更大突破也說不定...

再來回到元太這家公司
毛利率慢慢爬升 接近4成沒錯 問題營業費用實在有點高的離譜 導致營益率非常慘
(去看看台積電的營業費用 你就知道元太高的多離譜了)
但也許是因為之前LCD廠的問題 還有部分人事沒消化(fire)完 若一次大量消化 可能會被政府關切
所以關注毛利率時 同時也要關注一下營業費用...

最後總結
倘若想在短期看元太股價有所表現(像玉晶光那樣?) 我是建議換標的 一堆比元太更好的飆股
我個人自己是短則放3年 長則就...

MANDAM wrote:
小弟對這產業小有研究...(恕刪)


就消費性电子部份除动態鍵盤外,手機第二屏幕我認為仍有可為,雖然yota phone及海信似乎未帶起這個風潮,使用者感受也可以想見。然而前朴後继,仍有手機業者願意嘗試,目前以魅族pro7傳言最盛(魅族在大陸的地位確實有帶动風潮的能力)小屏幕只收短信的務實設計成本便宜且市場或許接受度高些,當然這仍得看傳言是否蜀實了。

hdhuang wrote:
就消費性电子部份除...(恕刪)

手機第二螢幕我個人保持著中立看法
只是先前上市的第二螢幕手機 老實說美感很醜 非常突兀
meizu pro7我有看到照片 是有改善先前那種突兀感
畢竟多數消費者 購買消費性電子產品 第一在乎的都是外觀

順道一提
上次有看到明年amazon會推出彩色電子紙的kidle 不知報導真實性
倘若消息屬實 明年或許會有一波爆發換機潮


MANDAM wrote:


手機第二螢幕我個...(恕刪)

這次蘋果發布最新高階iMac 的touch pad似乎也使用Eink技術,只是不知道對元太效益大不大,外資持續加碼下本週股價也只到31左右,看下週怎麼搞了⋯⋯⋯⋯

fingerstyleman wrote:
看到也是冏好大 哈...(恕刪)



先抖個一下

最近都在做別檔 禮拜五剛賣掉





這幾天比較沒注意元太 沒想到彈過29.5...

彈過就是算強勢 但也只是算是反彈而已...

多方必須在兩三天內過新高 不然有可能再碰一次31左右位子就形成一個空點

基本上業績不用想太多 還有管他私募的人還是思慕的人

量價會說話 不會過業績再好都一樣不會過 會過就是虧損一樣會過

帶太多個人情感註定會在投資路失敗...









驚驚大出現了 哈哈

大家都跟我一樣中毒了沒開盤晚上睡不著嗎

老實講 我比較重感情說...以前的華亞科 東陽都看到愛不釋手

不過短線上沒有驚驚大的實力 都買不久 抱不住

驚驚大是我看過短線判斷最準確的人了 可是驚驚大似乎不做長線一點的吧

不過說實在短線那麼強 何必做長線呢 幾個禮拜就5~60萬了

只是我反映沒那麼快 只能學著慢慢抱囉
假設今年沒有大意外的話 賺2.3不是大問題 個人觀點參考

BAK658 wrote:
假設今年沒有大意外...(恕刪)


應該匯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吧@@"

不知道美金會不會在年底回來

這樣應該就不只2.3了

fingerstyleman wrote:
驚驚大出現了 哈哈...(恕刪)


我是短線+波段在做 觀察後先找找停損價再買進 只要不跌出停損價我就續抱

所以一路來會看我一直在強調關鍵價位 價本身就是一門心理學 跌破了那些關鍵價位

自然會有相對的壓力存在 而這些壓力得看量的多寡斷定強弱

這不是小弟準 只是有預先觀察得到的大概訊息 停損價或許準確率無法次次紅心

但也能避掉相當的虧損率

  • 29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