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Acer_kewei wrote:
那個…我總覺得你把...(恕刪)

那個...可能我表達不好吧
我並沒把外資"""""群"""""""當一個機構或一個人看待...
去年的過年是在一月份 ,今年的過年在2月份,在工作天數這麼少的情況之下宏碁這種表現已經是超乎預期,如果不是因為過年應
是成長的。

ryan0120 wrote:
去年的過年是在一月...(恕刪)



其實2月份營收大部份的公司就是差,因為過年,因為天數少了三天,約少了一月的10%,宏碁月營收下降9.59%,年降8.87%已經是比華碩的月增率-13.84%,年增率-15.29%好,問題出在前幾天的新聞"宏碁攻電競奪下印度市佔率冠軍",小散戶覺得宏碁營收會很亮眼,而市場給宏碁眼光費的年數8~9年,比起華碩的2年高出許多,所以宏碁營收月增,年增是應該的,如果沒有市場上就會失望,以為宏碁股價在14~16元時,開出這樣的營收,我一定會拿宏碁和華碩比,宏碁就是比同業好,股價還低於淨值,眼光費完全沒有被拿走,沒有什麼好嚴格去要求宏碁營收要多亮眼。

但小散戶及融資戶們,被滿天的新聞洗腦到宏碁營收會好棒棒,好亮眼,印度市場這麼大還能得冠軍,想必是營收很厲害吧,當開出營收後,發覺怎麼會這樣,是比華碩好,但我相信絕對是不到小散戶及融資戶他們的目標,失望是一定會的,如果對宏碁的營收及財報不要這麼嚴格,很簡單,股價就是不能被拿走太多年的眼光費,不然看營收,看財報就要很嚴格。

筆電代工大廠在緯創 (3231)2 月業績報捷導致股價大漲後,仁寶(2324) 也傳出佳音,單月營收以 579.42 億元,月減僅 3.1%,年增 1.6%,優於預期。累計仁寶前兩月營收為 1177.4 億元,年增 8.7%。不過,廣達 (2382) 則顯疲軟,單月營收為 642.9 億元,月減逾 24%,年減達 13.3%,累計前兩月營收為 1490.8 億元,年減 3.26%。

至於和碩 (4938),2 月營收為 768.34 億元,月減達 36.53%,但年增 2.13%,累計前兩月營收為 1978.97 億元,年增率 20.39%。和碩週五(9 日) 收盤上漲逾 1%,仁寶、廣達皆小漲。
說到這個我就很內行了, 去年的2月各行各業不知道為什麼訂單都比預期來的好很多, 一般來說各個行業 的忘記都是在 二三四月, 有時候1月份好是來自於過年提早下單的原因, 因此今年二月份訂單的衰退 幅度會很明顯,這是預料當中的是如果衰退很小或持平的那個叫做很厲害。
有些公司不會因為工作天數的多少而影響業績這是因為他們下單 頻率比較低 ,譬如說有些公司他接到的訂單搞不好一個月只有三張五張這種的 就很難去預估他每個月可能會接到大單和小單。
一般的民眾只會看到數字就去判斷但是卻沒有看到歷史數字的比較,所以才會隨之起舞或者任意買任意賣。
另外有沒有熟識相關產業也是一個原因。
share 給各位。。
累計今年1至2月累計電競系列產品營收表現亮眼,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成長率達到93%,出貨量成長率為115%

要不要押寶第四季財報呢?剩兩個禮拜就要開獎囉

第一次在A大的版面發言.

前陣子大約花了二個禮拜的時間把這個討論串完整看完,對A大真的佩服的五體投地,居然有人可以從股票的萌芽期(或再造開始期),茁壯期一直到發光發熱期會發生什麼事,有什麼特徵,三大法人會做什麼,散戶會做什麼瞭若指掌,並且無私的,不厭其煩的把所有的分析資料全部寫出來,讓大家可以學到A大的功力和心法,還不厭其煩的為大家解說,股價跌了就鼓舞大家,幫大家打氣。
陳俊聖董事長先前的做法我非常的認同,先止血,後聚焦,特別他點出散熱是筆電的重點,也實際上去實踐,這點非常有台積電的精神,就是找到方向,基本功做到紮實,做到極致,東西好了,自然消費者的認同感就來了。基本功有了,再來就明確的把基本盤穩住後,積極的往電競方面走,電競市場是高成長,高毛利的市場,往這條路走,搭配宏碁更好的品質,這是條正確的道路。
我不確定是否有先進已經貼過這個專訪,這是老謝看世界訪問陳俊聖董事長的影音,我覺得對於了解宏碁的策略有很大的幫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xDMlbF9xg

但在最近,我有點搞不懂宏碁在賣什麼藥,所看到的新聞都是什麼產品成長了多少,在什麼國家市佔拿到了第一或第二,特別每次新聞幾乎都要強調電競筆電都是成長幾十甚至上百%的,但對比營收,實在對不起來。二月營收月減年減都可以理解,但是一月加二月營收較去年還是下跌4.67%,這我就和前面講的那麼美好兜不起來。這表示宏碁有一塊營收一直在掉,並且掉的速度比電競起來的速度還快!

宏碁是否應該更著重它的全面性產品的推廣,即使是成熟的筆電,它能(或者它已經)做出什麼差異化?有什麼亮點?台灣雙A追HP和聯想追了老半天,似乎距離也沒拉近。我意思不是要宏碁今年馬上追上,那是不可能的,但總是要有自己的ROADMAP,一步一步的不斷往前,在電腦這個行業,市佔率還是很重要,有市佔率才有話語權,才有曝光率。

最後,還是感謝A大,看完您的文章,已經不是讓我眼界大開可以形容的了,期待A大能永遠發表文章,帶領我們一直一直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成長,有您無私的分享,教學,我們才能破除以往買賣(以往根本不叫投資)股票的迷思!再次感謝!!
https://m.cnyes.com/news/id/4032602
聯想集團 (0992-HK)1 日發布 2017 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聯想集團營收 129 億美元,年增 6%,凈虧損 2.89 億美元。聯想集團個人電腦和智慧設備業務的收入年增 8%,達 92.5 億美元;數據中心業務的收入年增 17% 至 12.25 億美元;行動業務的收入年減少 5% 至 20.76 億美元。
-----
其實太大太雜也不見得是好事,聯想找蘭奇當總裁也可能走上宏碁以前的路,聯想第四季營收3800億台幣,虧了85億台幣,是受稅改及手機業務持續虧損的影響,
宏碁第四季營收是670億台幣,華碩1130台幣,不僅沒虧還有獲利也是不容易了

很明顯宏碁放棄了手機這塊,平板也只出代表款,
這就影響營收不小了,
宏碁去年11月至今的獲利才是大家最想知道的

華碩手機每年可賣1000萬隻,佔營收2成,可是新聞說手機這部份是虧損的,今年預估手機銷量減少,要轉盈更不容易,
宏碁是好在手機本來就賣的少,要退出比較容易

所以所謂的宏碁轉型是否成功還是要建立在獲利上,減少了8%營收還是很有可能讓獲利增加
當前Acer和Benq的手機比較像是品牌主力產品的重要附屬週邊, 我覺的這樣也不錯. 記得宏碁在2010年那段時間盈收約500~550億, 高峰高達600億, 不過毛利率很低, 掉到450億以下時EPS已經快要變為負值, 於是蘭奇2011年時開始到處暗中塞貨灌水才報, 華碩早一點點意識到成熟的PC產業的問題啟動品牌與設計製造的分割轉型, 割出了和碩. 宏碁則是在2000年之後就割光光主打品排與行銷, 所以研發投資太少能力嚴重萎縮, 創新明顯不足, 致使這波三年空轉低潮找不到接上暗中紛紛到位的主流或支流, 你我才有10元~15元的股票可以慢慢撿. 現在情況改善不少, 如果營收毛利率也維持10%, 那是更有利穩定宏碁轉型之路.

以上聊天文漏洞不少, 僅供參考.
看起來這個版有相似想法的人還不少, 昨天我也想到聯想一定是前三大裡面獲利最差的, 以蘭奇之前的作法來講的話一定是從營業額提升卻犧牲獲利。
台灣很多公司普遍有這種情況, 筆電來說是一個越來越微利的情況,要提升營業額那也不是難事,舉例來說剛出的新品價格一定是最高的, 相對的利潤也比較高, 然而有些公司因為要提升出貨 再過一季兩季之後大量降價, 提升出貨單卻犧牲了利潤, 所以在Acer來看如果體質轉型成功 營業額微幅下降那未必是不好的事.
前提是一定要賺錢不然講這些都是廢話 ,每個公司都知道他的損益平衡點的銷售額是多少,我想這樣大的公司應該會很清楚 .也因為很清楚要去設定 獲利營業額目標就不是太大的難事了 。

一周一次的集保股權分怖又出爐了~~~

1~10張的小散戶增加2564人,股票增加7309張,1~50張的散戶增加2755人,股票增加11883張,這周很明顯的30~50張的散戶也被騙進來了,可能是被24漲到27那一根騙進來的,這周中實戶,大戶,超級大戶清一色還是下降中。




再看一下從1/19~3/9日的1~10張散戶增加17029人,股票增加55837張,1~20張的小散戶增加18047人,股票增加72527張,從1/19日後,中實戶及大戶狠狠的把股票倒給外資群及小散戶後,中實戶及大戶再也沒有增加過,在1/26日1000張以上的超級大戶持有1279641張,到了今天1000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剩下1254875張,被倒貨的外資群演了1 個半月的戲後,成功的把2萬5仟張的股票倒給了1~10張的小散戶,中實戶及大戶完全不為所動,接下來只能祈求不能開出不如預期的營收或財報了,1~10張的小散戶們,基本上都是看消息,新聞及非常表面的事,一恐慌起來無人能擋的,1~10張的小散戶們短短的一個半月的時間增加了17029人,股票增加55837張。






接下來2018/3/31開去年2017第四季的財報及2018/5/15會開今年第一季財報,押寶的人稍微注意一下,只要財報開出來後,一翻兩瞪眼,只要不如預期或暫時出現匯損,讓這些小散戶們看到類似去年第二季的情況,稅後賺0.28元,但有0.2是未實現的匯損暫時先提列,第三季會沖回來,所以獲利為0.08元,只要一出現,大概就是準備套牢一陣子了,未實現損益大概就會有10%。20%甚至30%的損失,以目前的籌碼來看,宏碁不太被允許出現不如預期的營收及財報,國際也不能出現太重大的修正及回檔,畢竟一個半月中1~20張的小散戶增加了18047人,股票增加了72527人,這些小散戶基本上都是被套牢的, 養、套、殺三部曲的套,什麼時候會出現殺?一定要有一個"理由",最有效的理由就是財報中的獲利,或是大盤大幅下修的帶動,那財報一定會不好嗎?當然不會,但就像我說的,投資時,你要考慮到好的情況,壞的情況,及最壞的情況,不要常常把自已置於很大的風險中,投資若常常把自已置於在很大的風險中,只要中一次這種風險,我想你的股市人生也結束了。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