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jt57823 wrote:
第十大股東東徽企業...(恕刪)

請教一下,怎麼查第十大股東?
東徽確實資金雄厚,再買20萬張沒有問題
pqaf wrote:
J大你該不會是岡山...(恕刪)


東徽轉投資明徽能源,專做矽晶型太陽能電池....太陽能.太陽能.太陽能...
這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概念嗎?

這兩天是肉搜日?
今日借券賣出近萬張
突破63萬囉!!
究竟何時才要對決呢XD
天天禮拜六 wrote:
東徽轉投資明徽能源...(恕刪)
中南部有些未上市的傳統產業超級賺錢的. 我朋友早年在某公司上班,做那種簡單的園藝產品外銷美國,公司賺翻掉. 只要客戶來訪,不管職位大小,老闆就派業務招待去高檔金錢豹喝到爽,每晚幾萬塊的消費,公司全部買單,不手軟.

但因為大陸會抄襲設計,連自己公司的員工也會跳出去自己創業來競爭...所以老闆有危機感,老是拿著大筆鈔票去找經濟部或工研院,希望投資高科技業,作為副業,當年太陽能超火紅,股價超高.他老闆什麼都不懂,就打算砸10億玩玩看.後來沒談成,不了了之.

現在中南部傳統產業的金主可能還是很多,看到有賺頭的高技業,難免會手癢,就算不懂,還是能拿個幾億出來玩玩看.7千萬的跑車都能買來當生日禮物了,幾億的投資對它們都算小錢吧.萬一賠光就算了.
pqaf wrote:
中南部有些未上市的...(恕刪)


東元轉投資

外資來了,,


起風了,,,,,
big大 wrote:
請教一下,怎麼查第...(恕刪)

pqaf wrote:
中南部有些未上市的...(恕刪)


所以我可以說,我們家友達也是有富爸爸的嗎?




想請問P大一個名詞,
看了幾年的TFT & LED 的新聞,一直很納悶到底什麼是hosted-news啊?
是有人說是發新聞時手殘複製貼上時弄錯了,但...能這樣錯好幾年都沒人理嗎?


彭(雙)浪:hosted-news5年內還是面板主流





或許是中央社發稿時,程式排版錯誤,校稿也沒發現,同樣的新聞內容,在其他轉載處,都已經改成"LCD".
========
2016年報部分內容

1. 折舊: 是以 資產成本 減除 殘值後,按估計耐用年限 ,採直線法計算. 土地無須提列折舊.
其他之估計耐用年限如下,每年檢視折舊方法,必要時,適當調整
房屋建築:20~50年

機器設備: 3~ 10年

其他設備: 3~ 6年

2. 存貨: 2016因漲價,存貨價值回升20億,(Q4 只有2億) 已計入銷貨成本,可抵扣成本.

3. 訴訟損失: 2015 50億,2016 9.4億

4. 借款利息: 2015 26億,2016 27億

5. 所得稅暴增原因: 因 過去的投資虧損,可認列 但未在期限內認列 ,產生 遞延所得稅費用 13億.先認列費用. 加上暫時性差異所得稅 和 調整前期所得稅,共減少17.7億 遞延所得稅資產.

我的解讀(可能錯誤),

過去幾年有認列虧損抵稅,131億,這筆帳暫時先寄在資產內(好像家樂福現金折價卷$131),作為日後給財政部當期所得稅抵扣之用(日後去家樂福買東西,可用折價卷支付),但要在規定年限內(折價卷需在限期內消費時使用),有賺錢時,繳稅給財政部時,就可拿來抵減.(去家樂福購物時,就可拿折價卷來當現金抵減)

可是規定抵減年限內,友達去年賺的太少,不需繳那麼多稅,有些去年到期虧損抵稅利益 13億,仍用不完,只好作廢(去年去家樂福買的金額太少, 有些到期的折舊卷$13,仍未用完,只好作廢) 手上還有113億未到期虧損抵稅利益 日後可抵稅(手上還有未到期的折價卷$113)

這筆17.7億的所得稅費用,好像不是真的多拿17.7億給財政部,而是會計記帳時,把到期未使用完畢的虧損抵減打消掉,為了記帳的數字合理性,列入當期的財報中當費用來看.

6.顯示部門 賺了 506億,扣除折舊費用後,(營業利益)賺127億
太陽能部門 賺了 14.7億,扣除折舊費用後,(營業利益) 賠 3.7億

7. 在台灣的客戶訂單貢獻了1041億營收,來自大陸客戶訂單貢獻了1151億營收

8. 手機業務 僅占營收4.3%,太陽能和其他原料或零配件佔生意10%,商用螢幕佔13.2% ,PC螢幕佔13.6%,NB和平板16% 電視佔 42.7%



pqaf wrote:
或許是中央社發稿時...(恕刪)


這遞延所得稅費用,也許只是會計的調整科目吧,
比如預先認列的利息收入...或是說折舊計算方式不同,也許稅(當地國稅局)採用平均法,但公司會計是用年數合計法,有可能會”先"多繳或少繳了稅“, 所以當年報表的差值會需要調整

我想應該不是以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用不完而"被作廢"了,如果這樣,好像可以抵的“額度”沒抵完而浪費了,那不就了大了?....

以上是我家會計之前和我說的,但我發誓,我沒聽懂,所以只會回她喔...有錯的話,我自己先笑...
天天禮拜六 wrote:
這遞延所得稅費用,...(恕刪)
法說會上,財務長說,是因為虧損扣抵,在期限內沒能使用完,所產生的所得稅費用

他只簡單幾句話帶過,我也聽不懂,到底是哪一年的虧損沒抵用完,期限是幾年..?

財報內,是把這筆13億費用放在虧損扣抵那一項,並且減計掉所得稅資產.
不是放在 遞延所得稅的 暫時性差異那一項,也沒有多作特別說明,我也看不懂

這種會計帳上跑出來的 額外費用或是額外利益,並非真的有 支出或賺到 一筆錢,只是記帳上數字調整,但會 改變當年度,稅後淨利和EPS

好比
每季的折舊費用100億,實際上的當季並沒有支付給廠商或銀行這筆錢,而且早在幾年前蓋廠,當時就已經支出過幾百億給廠商,但會計原則,就是要求把它當成費用列進去成本裡計算,再把這100億現金,放到資產裡,保留起來,幾年後,也許就拿去付給銀行或拿去再投資。

前年底,友達提前認列未來幾年太陽能折舊費用67億,把它當成一次性資產減損費用。實際上當季並沒有支出這筆67億,但會計材報卻要當成費用記賬,嚴重影響稅後淨利和EPS

華亞科2014年底本業大賺幾百億,所得稅,不
但不用繳,還因為過去累積虧損的扣抵,額外產生62億所得稅利益,讓該年度財報EPS大賺
,但實際上財政部並沒有真的送給華亞科62億現金

=============
前10年的虧損 得自當年度的純益中扣除後, 再計算所得稅.

友達的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採用五年財務預測所得,
但每年度會重新評估 遞延所得稅資產 的可實現性,對於未有足夠課稅所得,得以回收資產者,就會 調減 帳面金額.



============

2006年 因廣輝 和 台灣凸版的虧損,有26.5億可扣除,所得稅影響數7億....或許是這筆,已滿10年,仍未抵扣完畢,所以要調減遞延所得稅資產.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