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shutte_GO wrote:之前以為只有中鋼,...(恕刪) 2014年09月16日 17:07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中鋼表示,本大樓為提供員工住宅,乃規劃D、E兩棟共222戶,每戶坪數約四、五十坪,採合建分售方式,將由集團員工認購。另A、B兩棟計164戶,每戶坪數約八、九十坪,未來將對外銷售。用google大神找,中聯資,中宇環保都有此項投資性不動產的財報列出,用員工抽籤的坪數40〜50坪,單價21〜26萬來推估,中碳應該有60戶員工宅,市價8億6千萬扣掉土地成本建物成本,粗估淨賺2億4千萬,eps貢獻1元,A、B兩棟計164戶,每戶坪數約八、九十坪,未來將對外銷售,這個看來跟中碳沒有關係,以上有錯誤還請指正。
cjulian wrote:2014年09月16...(恕刪) 謝謝C大指正~看來是我誤判財報?對於九月開賣物件我的認定是當初中碳出錢投資向中鋼買地由中欣建設此案~~日後售屋所得理應按投資比例分配!?房子還沒賣出錢還沒收進來所以財報就先隻字不提!不知有人可以說明?另外C大提到的成本~~我認為今年九月可認列的金額應該是863606000減去當初土地成本10525000=853081000元!應可增加EPS約3.5元以上至於您說的建物成本因為在財報上隻字未提所以我就先不予計算!另外財報上只說本公司參與中欣前鎮住宅大樓合建一案....另待土地所有權移轉完成認列處分利益!既然是土地所有權移轉完成就等於要等到房子過戶到客戶手上才能認列處分利益所以我會認為九月開賣的房子應該也是要等到土地所有權過戶完成財報才會寫出來
投資性不動產應該除了興建案外還有其他不動產.土地價值不可能由1052萬變為5.72億,另外還有建物已折舊完畢,這也不是該建案翻了103年財報,103年底的投資性不動產金額為5.53億,而建物已折舊完畢,折舊金額跟106年底一樣0.47億另外,104年財報附註裏的投資性不動產公允價值跟107Q1一樣都是8.63億.代表著這個未完工建案價值尚未認列基地面積2088坪,中碳用1052萬取得,持分比重應該很低
可能要先看這塊地原先的使用分區,1052萬買的是工業地還是已重劃後的住宅用地因爲股東結構不同,中欣(中鋼100持股)若是低於當時市場行情太多的價格賣給中碳部份土地持分,不怕被告?真的想知道持分比例跟可分配利益還是撥個電話給發言人
gibubu wrote:可能要先看這塊地原...(恕刪) NYM原油已創這二個月來的新高,中碳基本面持續看好!對照原油與中碳近二個月來的走勢,顯然中碳目前股價還沒反應近期油價大漲的利多。中碳電池負極材料介相碳微球新產線 6月投產期待六月份的營收年增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