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5768 wrote:
謝謝,祝你一路順風...(恕刪)
IMID 2017三星強打QD LCD、VR及3D顯示器 於透明顯示器事業布局轉趨保守
原文網址: Research - IMID 2017三星強打QD LCD、VR及3D顯示器 於透明顯示器事業布局轉趨保守
http://www.digitimes.com.tw/tech/rpt/rpt_show.asp?cnlid=3&v=20171018-227&n=1&wpidx=8#ixzz4wtyLeY5x
DIGITIMES Research觀察,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於南韓釜山舉辦的IMID 2017上展現對量子點(QD) LCD、3D顯示器、VR顯示器的積極行銷與布局,從IMID專題演講、研討會到展場,均可看到此三種產品身影,透露三星在今後顯示技術重心的方向。
過去三星顯示器在IMID展曾大為吸睛的透明顯示器,IMID 2017已不復見,而對手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卻在IMID 2017上大方介紹77吋UHD解析度OLED透明顯示器技術,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與競爭對手樂金集團(LG Group)投入透明顯示技術時間點相近,目前看來結果大不相同。
兩公司雖在透明顯示器布局上均選擇OLED技術,但採用技術方向並不一致,使得彼此透明顯示器在成本、透光率等不同面向上有所差異,這也影響兩大廠在透明顯示器商用化布局採取不同策略。
從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三星顯示器在IMID 2017所展示顯示器產品動向,可看出三星顯示器在QD LCD布局上也存在與發展透明顯示器時類似的叫好不叫座困境,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三星顯示器QLED顯示技術改善要點
原文網址: Research - IMID 2017三星強打QD LCD、VR及3D顯示器 於透明顯示器事業布局轉趨保守 http://www.digitimes.com.tw/tech/rpt/rpt_show.asp?cnlid=3&v=20171018-227&n=1&wpidx=8#ixzz4wtyeeWZN

感覺群創可以走量子點LCD的路線。
,第4季預期持平穩定發展,預期第4季大尺寸出貨量持平,ASP季減5%,中小尺寸出貨量
季減率7~9%,ASP季增率7~9%。對於中國大陸面板廠8.5代線、10.5代線產能開出,群
創認為,中國市場仍須克服學習曲線,群創將建構系統與整機模式因應,明年第1季起開
始放量,月出貨量目標提升到10萬台以上。
群創第3季TV面板比重降到46%,40吋以上產品占出貨比重從第2季45%降到39%,群創
TV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洪茂盛表示,第3季TV市況符合先前預期,其中,中國市場銷售量減
幅10%在預期之內。不過,中國50吋以上已經是主流,歐洲出貨持平,美國略微增加,新
興市場、拉美也都符合預期。明年大陸10.5代線產能開出,必須有較長時間克服學習曲線
,8.5代線開出主要影響中小尺寸低階產品。
監視器、NB從年初高點,維持持平至緩跌格局,群創也陸續推出競爭力產品。車用部分
,2017年是車用谷底,這兩年來群創與車廠合作順利,明年起車載面板業績將大幅成長到
2021年。
行動產品第3季較第2季有15%成長,第4季為傳統旺季,大客戶需求強勁,中小尺寸則
展望樂觀。
群創董事長王志超指出,今年是群創整機元年,以目前單月1~2萬台出貨量來看,的確
沒有達到先前設定單月10萬台的目標,不過,2018年第1季會有明顯提升,上半年月出貨1
0萬台規模仍是內部預定目標,下半年提高到40到50萬台。
值得觀察。
由於2017年面板景氣持續上升,加上2016年基期較低,使得台灣大、小尺寸面板產值均有明顯成長,特別是以智能型手機為主要應用的小尺寸面板,成長幅度超越20%。IEKCQM估計,2017年面板產業產值上看新台幣8,980億元,較2016年增長了10.6%。然而,在2018年台灣面板景氣恐將趨緩,業者須積極開發高階技術,為下一波成長蓄積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開始中國面板新產能陸續開出,如京東方10.5代線即將開始放量。2018年後整體供過於求的壓力將逐漸放大;大尺寸面板價格開始鬆動、加上中國大陸高世代產能加入,恐增加價格下跌空間。林澤民認為,由過去經驗看來,中國產線要能影響到台灣的產品大約還需要兩季時間觀察,因此可能要到2019年才能看出影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