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0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幫我媽再調節了1張小兆26.05 只剩下1張。

shih3246 wrote:
幫我媽再調節了1張...(恕刪)


鬼扯!
【賺不夠賠】國內壽險業去年賺1600億 匯損竟達1700億

https://tw.appledaily.com/recommend/realtime/20180116/1279422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在「投資台灣高峰論壇」演講中提及,保險業去年實際匯損1700億元,「保險業去年賺了1600億元、卻匯損1700億元,這是很驚人的數字」。
顧立雄會後解釋,他說,保險業有70%投資國外,這70%的7成有去避險,但3成沒避險,這3成有外匯準備金提列,要保持這安全水位提列,11月底這1700億元是已經是實際匯損,但相對獲利還是有,可見保險業長期投資標的,還是可以忍受的了、在避險之外產生實際匯損,讓保險業投資國外有一定獲利。
顧立雄說,保險業資金需要中長期固定收益,包括不動產和資產證券化,金管會將來建構此環境,希望國內投資標的「可以讓保險業看得上眼」。
他說,希望保險業不要抱怨國外固定收益很好(指國際板債券),卻又出現很損失的驚人匯差。
顧立雄說,最近金管會已提高外匯準備金(指保險業因應匯損的糧草),希望保險業的外匯準備金有安全水位。(廖珮君/台北報導)




>>加入蘋果日報粉絲團94即時94狂!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說,去年國內壽險業賺1600億,但匯損竟高達1700億。廖珮君攝
ambitiously wrote:
鬼扯!【賺不夠賠】...(恕刪)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5日電 (2017-12-15 10:52:54)
兆豐金控今年內部持續授信風控調整,放款成長疲弱,隨著調整告一段落、美國持續升息,法人估計,兆豐金明年放款可望成長,每股獲利重回2元以上。

IFRS 9上路 兆豐金/開發金淨值暴增

我的小兆是留著領股息的,我估今年可能會配發1.5左右吧?淨值暴增,表示這支股票的價值更高囉!
(漲多下來洗盤,過幾天又會上去)低調~低調~低調~


玉山去年首季匯兌收益72.13億
去年金融業獲利有機會挑戰新高,金管會昨(16)日公布銀行、證券去年獲利數字,保險業若能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預估的達1,600億元,三業合計將有5,678億元,有機會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經濟]

顧立雄昨(16)日表示,壽險業去年未避險部位匯兌損失約1,700億元,比整體保險業稅前盈餘1,600億元還高。法人指出,壽險業去年匯兌損失估約1,750億元,扣掉前述金額後,壽險業稅前還能賺1,000多億元,實在厲害。

顧立雄昨日出席2018投資台灣高峰論壇時指出,金融業過去一年表現相當不錯,銀行業稅前盈餘超過3,000億元、保險業(產、壽險合計)逾1,600億元,證券業則是約400億元,加起來突破5,000億元一定沒問題,甚至可能超過5,500億元,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

我國壽險業可運用資金約21.6兆元,顧立雄說,其中70%投資海外,而壽險業的外幣資產當中,大約七成有做外匯避險、三成沒有避險,沒有避險的部分,去年全年匯兌損失大約1,700億元。因匯兌損失金額大,金管會已經要求壽險業,必須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昨天26.05也出了5張,最進漲多了,整理整理⋯⋯再出發!在找點再接回!
shih3246 wrote:



中央社記者田裕...(恕刪)

weber2654 wrote:
去年金融業獲利有機...(恕刪)


寶佳少東林家宏 遊走險惡金融遊戲 投資國票金、永豐金、台新金...無役不與
http://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13977

12月22日,三信商銀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最後一刻在寶佳集團的票源灌注下,樺福遠航集團董事長張綱維一舉拿下15席中的五席董事,超過原本預期的3席,也跌破市場眼鏡。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立即表示,「要檢視適格性與公司治理,會請張綱維來說明。」就當外界關注張綱維未來5席的動向之際,金融圈熱議的焦點卻已經悄悄轉向;由於張綱維這次能拿下超乎預期的席次,其中最關鍵原因在於林陳海、林家宏父子的寶佳集團在最後一刻,決定把票投給張綱維所屬集團,金融圈一時之間出現許多雜音:「Peter(林家宏英文名)怎麼會這麼糊塗?」「這一步,對寶佳很傷。」

口袋夠深 黑白道爭相拉攏

林陳海、林家宏父子恐怕是過去1年多來,台灣產業界、金融圈最轟動的2個名字;台灣富豪很多,但要像林家父子一樣默默鴨子划水多年,直到前年與潤泰集團尹衍樑合作,差一點就要直搗中信金控的經營權,才突然被外界注意到其驚人、深不可測的財力,這種突然暴紅的「出道」方式,在台灣恐怕也無人能出其右。

林家父子實力到底有多深?有媒體估計約有1千億元的現金實力;而根據1位與寶佳集團多年往來的金融機構董座形容,無論林陳海實力有多深,可以確定的是,財富數字還在快速攀升中,「林陳海這幾年有一半以上時間都在澳洲,因為太多中國人移民澳洲,林董一直著急在澳洲的房子賣到來不及蓋。」

這對「暴紅躥出」的父子,當然立刻吸引市場無數「鯊魚」聞腥而至。台面上,幾乎所有的投信、銀行,都透過各種管道引薦,想來向這對父子兜售基金與各種金融商品;台面下,包括黑、白2道,打著各種「募資」名號以及千奇百怪的投資機會,甚至連人都想投其門下。

生活低調 沒保鑣也沒跑車

由於林陳海多數時間在海外,近期台灣的投資事業多數交給長子林家宏負責。只要不是出席正式場合,林家宏常常是1條短褲加運動鞋,身價驚人也不用保鑣,1個人就在長堤上跑步。除了跑步,他也愛打籃球,還喜歡自己開車,他其實私底下很愛車子,卻不玩、也沒有跑車,身邊人士透露:「因為爸爸沒有(跑車),他也不敢買。」

「潔身自愛,謙虛有禮。」是身邊人給這位身價驚人的「年輕新富豪」的評價。但過去1年多來,多少人利用各種方式急速靠攏,甚至有許多人打著「我和林家宏很熟」的名號在外招搖撞騙,其實只是和他吃過一次飯而已,就連這次合作的遠航董事長張綱維在接受本刊專訪時,也脫口說「我和小林很熟的」;市場的複雜和人心的算計,讓原本單純清新的心智難以招架;畢竟在浪頭上,難免會做錯決策。
手上壽險雙雄占比太低,趁今日匯損利空見報回檔,補進一些


ambitiously wrote:
Carillion...(恕刪)


英營建巨頭Carillion爆強制清算,傳台灣金融業踩雷
2018/01/17 15:17 Moneydj理財網

MoneyDJ新聞 2018-01-17 15:17:0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英國第二大營建巨擘、同時也是政府重要承包商的Carillion爆出財務危機,資金遭斷鏈,本週一(1月15日)進行強制清算(compulsory liquidation),影響到的債權人層面極廣,市場傳出,就連台灣的金融機構也踩到地雷。

英國金融時報17日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見此),Carillion透過德國當地特有的債券金融商品「Schuldschein」(又稱債務憑證),在營運崩潰前一年,於市場募集了1.12億英鎊,台灣多家金融機構因為投資了這項商品,恐面臨嚴重損失。Carillion在募資後,只經過數月,即發布了嚴峻的盈餘預警。Carillion發行債務憑證時,募資對象大約有10名投資者。報導並未透露踩雷的台灣金融機構是哪些。

所謂的債務憑證,概念其實已存在數百年之久,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給了這個市場發展誘因。在全球債券、貸款市場都關閉之際,德國企業仍可發行債務憑證,向債權人募資。

看準其文件準備程序較不繁瑣、要求揭露的項目較少的特性,近年開始有德國以外的企業,也搶著在德國發行債務憑證,2016年外國企業在這個市場的佔比達到46%,遠多於先前的20-30%。發行債務憑證的企業,並不需要經由信評機構給予評級,只要準備一份簡單的證明文件即可。最近幾年,包括Cobham、IWG、Kier和Laird在內的英國已公開上市、但不具公開信評的企業,都曾發行過債務憑證。

根據CNBC統計,Carillion在全球聘僱43,000名員工,成立已達200年之久,承包的業務包括英國高鐵建設案「HS2 (High Speed 2)」,還涉及軍事合約和醫院、監獄與學校的建築維護作業。

=============================

看不太懂這記者的文筆
上一段說影響層面極廣
下一段又說對象約有10名投資者
10名=層面極廣?
一會說。市場傳出台灣金融業有踩到
一會又說報導未透露有哪些業者
所以是夢到的?




  • 30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