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223 wrote:剛剛看了2月下詢的...(恕刪) 面板報價真的像是持平和小漲!雖然感覺這樣一直漲,面板廠賺太多,對產業長期發展不好......,但價格是比預期強。今天主力可能沒辦法回補,但把今天買和賣的外資券商加起來看看,是外圍和真外資回補嗎?果然有人想穿溜冰鞋了。
丹尼223 wrote:漲價原因有消息出來...(恕刪) 二月下旬的面板報價,好像只有經濟有刊在證券版的小版面,其他蘋果、自由和電子時報都沒有新聞。還是我看錯了?台灣的媒體自律真是個笑話!媒體的生態在這裡就看得很清楚。幾年來都是這樣,類似的新聞總是往有利主力大戶的方向處理,怪不得主力幾年來都是一樣的有恃無恐。不知道國外的媒體和股市生態是不是也這樣?媒體會自律?還是國外的金融管理比較嚴謹?還好,這是在網路的時代,訊息傳播容易,封鎖不了新聞。而且各券商和投信的研究員很多,不是每一家券商和投信都可以裝做沒有這個報價,市場還是會知道報價方向的。友達在二月新春紅盤後,光借券賣出就增加近13萬張,還不含主力原本可能有做多的假外資單賣出來。這麼用力打壓,股價下跌約一元(從借券增加開始算)。再看下去,空單會不會爆增到80萬張?拭目以待。再問一次,是不是我看錯?連號稱專業的電子時報都沒有面板報價新聞,那還要花大錢訂它做啥?如果我看錯了,麻煩更正我。更正與補充:看見工商的新聞了,A15板也是小篇的,當成利空處理。大陆库存偏高 面板2月涨势收敛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21000118-260204
nov4 wrote:不是財經媒體不一定...(恕刪) 有很長一段時間,蘋果和自由的財經產業新聞寫得比經濟和工商好很多,所以我都會看這二家,這二家會常有工商經濟沒有的產業訊息, 印象蠻深刻的。大約十年前工商和經濟有很多記者跳槽到這二家媒體,所以他們的財經新聞其實還蠻值得參考。面板新聞這二家通常也會報,但當然不像二大財經報和電子時報這種報紙需要這麼即時是沒錯。或許你認為記者的處理方式沒問題,但我看新聞看久了,面板新聞都是這樣,數年來有特別的主力大戶在裡面時,不少研調機構和媒體都是這樣有獨特的風向。經濟日報還算是正常的,我後來就只訂經濟了。友達的借券有些是長期的,應該有30-40萬張是不會變化的(你可以用股票軟體查)。我猜想是國外的避險基金長期空單(做多強勢放空弱勢,被軋時會變動),或是國外共同基金或國內保險法人的避險單(持有高檔套牢的現股)。這是個人猜測,不一定正確。去年下半年至今,借券賣出餘額最低約在43萬張,最近一次好像是45-46萬張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