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4

SPY 選擇權之亂搞記實

pigstand wrote:
精確的說法是可用來投...(恕刪)


P大的算法有安慰到我,

因為我目前的股市資產占總資產的
比例不高。

pigstand wrote:
T大參考看看。(恕刪)


說真的,我個人蠻認同你的投資策略,平衡做的很好,資產配置也做得很好,持續投入的部分也很有恆心毅力,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FB 盤後大漲近20%,財報不算完美呀,居然也可以大漲20%?
怎麼感覺整個大盤氣氛有點變了?



大概是聽到每月用戶有增加。之前聽到用戶減少嚇死了。怕變成夕陽產業。

這次崩盤大家應該嚇死了。短期間也別指望股票會溢價太高。
qena wrote:
P大的算法有安慰到我...(恕刪)

比例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與能力而決定。現在的比例,可以在股市下跌與上漲的時候,都讓我睡的很好
tany3472 wrote:
但,景氣循環股一旦走空時,
投報率可能連校長的合庫金,
或是最多人存的中華電都比不上。

所以景氣循環股如果不抓高低點調節持股比重,長期投資投報率能跑贏其他投資?

是不是景氣循環股,這個我倒沒有考慮過,因為我的選股方法和出場策略,都不是依靠這個來執行的。長期投資來說,要打贏平均IRR只有5%的中華電和不到10%的合庫金,至少目前我是有做到的。

所以別人我是不知道,但不靠「抓高低點調節持股比重」,至少我目前還沒輸。也許哪天真的搞了個大失誤,買到博達第二,或許就輸了,不過那也不算是「因為不抓高低點調節持股比重」的原因。

這裡我想要解釋一下,什麼是景氣循環股,什麼不是。
台塑,台化,航運,觀光,鋼鐵這種算是景氣循環股。
營建股呢,應該可以不算,因為一個建案營造的時間太長,而且佔的比重太大,通常入帳的時間不見得會和房地產的景氣的好壞重疊。

我的選股比較注重題材,例如MU這種,你說記憶體從現在的DDR4 換到明年的DDR5 這算題材嗎?我是不太認可,因為這是科技股的日常。AMD / Intel 出新CPU 算題材嗎? 對我來說也不算,因此我不會因為單純的產品週期就去買入股票。

日月光的確是景氣循環股,但我也不是因為看到半導體景氣變好才買的,單純是碰巧看到併購案,發現這估值有點低,有便宜可佔就亂買的。也因為日月光的題材都不算是題材,所以你才會看到我一直在換股操作,賣日月光,買台積電,潤泰全什麼的。

有題材的時候,我會集中持股,沒有題材的時候,只能盡量找績優股保護資金。現在我手上會有五支股票,就是因為大家都沒有什麼題材。

台股一般來說,要有什麼長期的題材不多,中短期的倒是有,但在各種內線和主力操作下,也很難做就是了。

AMD 算是有題材,不是單單因為它出了新產品,而是整個公司變了,產品競爭力大幅上升,對手競爭力大幅下降。AMD 的業績可以在IT 產業景氣不好時,仍然靠著吃掉對手的市佔率而保持成長,不受景氣影響,這才是我在AMD 上下大注的原因。
pigstand wrote:
可以在股市下跌與上漲的時候,都讓我睡的很好
留言 回覆


沒有錯,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很重要。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裕隆跟鴻海比起來,是有便宜一點,但因為過去的問題,這個折價,也算是合理的。新店開發的題材,沒有了住宅區,商場的租金也不會太好。裕隆要靠電車題材,也還要好幾年,所以在多頭市場中,比較不受青睞。沒有題材,股價很難有什麼爆發力,只能存股領息,但目前又沒有多少息可以領,看來又要等個一兩年了。這大概適合慢慢存股的人吧,想做短線是沒希望的。

沒事去裕隆留個言,就這樣也被黑名單了,股價在大多頭行情下,都盤多久了?開樓三年了,承認買錯有這麼難嗎?看來玻璃心的人還真不少⋯⋯
johanneschuang

上次有個什麼A的信徒,嗆我沒有捐錢,結果我拿出前年底捐款單,還笑我怎麼只有這麼久之前的。等他拿出他的捐款單,他去年+前年還不到我那張捐款單的三成,真是笑死我了

2022-04-30 18:57
pigstand

這叫做惱羞成怒,直接黑了你算比較有人品的[笑]

2022-04-30 18:59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沒事去裕隆留個言,就(恕刪)


2020年3月裕隆大賠財報開出
因為中華車財報相對單純,研究後也買了不少
然後也買了一些裕隆

中華車持有約一年1.3倍報酬出場
裕隆就差了很多,只有不到三成
是我最差的投資績效之一

這個作者我在其他裕隆論壇
只是意見不同也把我封鎖了😅
美國Nasdaq指數已從半年前的16600跌至昨晚的12852,跌幅23%。拍照大的AMD有考慮要處置一下嗎?還是要繼續持有?不過,美股這種漲跌沒有限制的市場,這半年損失的股價也有可能1天就漲回來。
Cavendish Lab wrote:
美國Nasdaq指數...(恕刪)
AMD目前我並不會賣出。還是會想辦法持續加碼。目前31243股。目前股價大跌,並非AMD 自身的問題,而是大盤全都在跌,所以我還會繼續持有。

要說都沒有疑慮也是假的。完全要看Intel 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反超台積電。
Intel 要反超台積電,有兩個重要的指標:
1. 技術研發成功
2.EUV 機台數量超過台積電的一半以上。
目前看來intel 的機台數似乎只有20台,離台積電的一半還有點距離。但是這個資料也有點舊,要持續追蹤。

目前Asml 這兩年的產量是:

This will be expanded to 55 units in 2022 and 60 units in 2023, Wennink said.
所以目前看起來還算安全

  • 50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