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ambitiously wrote:
宏碁(acer) ...(恕刪)

相較宏碁筆電很有競爭力,平板完全不行,光從規格就吸引不了End User,負責平板規劃與決策的人該打屁股,我手上有不下10台平板,從New iPad 2017, iPad Pro 10.5, Huawei T3/ M2, Asus, Lenovo, 大陸的寨板(Chuwi, Teclast, Cube, Onda), 只有很早期(4年前)平板使用1GB RAM, For example, Lenovo Yoga Tablet 1, Asus ME173x. 1GB RAM 不是不能用,只是到今天所有品牌的平價機種都已經升級到2GB RAM,相形之下宏碁平板就變得沒有競爭力, 何況這些平價機種並沒有比宏碁平價機種貴,
For example(in PxHome):
Asus Z300M (MT8163, 2GB RAM, 16GB ROM) NTD3999
Huawei MediaPad T3 (Snapdragon 425, 2GB RAM, 16GB ROM, Support Phone/LTE) NTD4799

其實1GB RAM 會大大影響user experience, 例如當你正在看電子書,可是突然想要使用Chrome查一下東西,然後你查完回來想要繼續看電子書時,電子書APP可能因為記憶體不足已經被關閉了,這時你已經回不到剛剛的章節,需要重新找尋剛剛正在看的地方.

其實平板如果做得好還是有一定市場,iPad已經連續兩季成長了(Please refer to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3930),因為iPad無論是效能/使用者體驗/價格相較於Android平板實在有競爭力, 去比較一下iPad與Samsuang的平板就可以知道.

我建議宏碁高層,如果還要耕耘平板市場, 無須設計太多機種, 只要一款中高階和一款平價就可,高階我想短期很難有人拚得過iPad,可是要集中火力好好得規劃與設計,這樣不僅在平板市場不會虧錢,還可以對宏碁品牌有加分,我想短期想要在平板上賺到大錢是有困難的,大部分都被Apple賺走了.
其實我中打很慢文筆也不通順,不過身為宏碁股東,只好貢獻一下自己的看法.
軋空完要殺多, 放一些鳥消息抹黑stan哥家族,各位看一下,這就是主力弱到爆的能力,未來各位在投資的路上,會輸這種三腳貓的主力,不要和別人說曾經在a大版看了一年多文章~~

從一個人的演講,訪談,可以看出那個人的人格,多看多認識,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我很少在轉貼新聞,那些新聞都是主力要做多或做空的垃圾資訊,一個用都沒有~~









funny23884 wrote:
https://www...(恕刪)


我是不這麼認為,其實ram 1g或2g 其實價差不大,
你可以搞差點的CPU,一般的民眾是不懂那些型號的,
可是記憶體1,2,3,4民眾會知道數字多寡,
民眾會比較各家規格的,
以前htc想學三星偷規格,搞什麼1.5g ram,
結果賣不掉搞死自己,
偷規在主流如apple,samsung還可能沒問題,
其他家最好別學,我上台手機sony xa ultra搞16g內存,
結果根本容量不夠,灌幾個軟體就爆了,
加上sony連電池都偷,只有2700mah,搭配上6吋大螢幕,
就算少用一天還是要充兩次電,沒幾個月就冰凍了,
現在改用 acer z630s,
3g ram/32g, 電池容量又大有4000mah, 這樣就算夠用了,價格也是3千多
fKuOcEk wrote:
不要問我為什麼要塗...(恕刪)


今天的發文就獻給fKuOcEk大,
我超喜歡你那塗顏色的fu說,
圖竟然不見了,嗚嗚~
Acer_kewei wrote:
軋空完要殺多, 放一些鳥消息抹黑stan哥家族,各位看一下,這就是主力弱到爆的能力,未來各位在投資的路上,會輸這種三腳貓的主力,不要和別人說曾經在a大版看了一年多文章~~

這種放新聞的手法去年在橘子上面看過,特定記者不斷寫新聞吹未來營收有多好
股價雖然被吹上去,但價位根本隨主力高興,他高興拉到80,隔天再一次殺到6x

future_dream wrote:
相較宏碁筆電很有競爭力,平板完全不行,光從規格就吸引不了End User,負責平板規劃與決策的人該打屁股,我手上有不下10台平板,從New iPad 2017, iPad Pro 10.5, Huawei T3/ M2, Asus, Lenovo, 大陸的寨板(Chuwi, Teclast, Cube, Onda), 只有很早期(4年前)平板使用1GB RAM, For example, Lenovo Yoga Tablet 1, Asus ME173x. 1GB RAM 不是不能用,只是到今天所有品牌的平價機種都已經升級到2GB RAM,相形之下宏碁平板就變得沒有競爭力, 何況這些平價機種並沒有比宏碁平價機種貴,

我建議宏碁高層,如果還要耕耘平板市場, 無須設計太多機種, 只要一款中高階和一款平價就可,高階我想短期很難有人拚得過iPad,可是要集中火力好好得規劃與設計,這樣不僅在平板市場不會虧錢,還可以對宏碁品牌有加分,我想短期想要在平板上賺到大錢是有困難的,大部分都被Apple賺走了.
其實我中打很慢文筆也不通順,不過身為宏碁股東,只好貢獻一下自己的看法.


其實也不是有中高規格的平板,像下面這款就是中高階的平板
ACER Iconia Tab 10 A3-A50
https://tw.mall.yahoo.com/item/ACER-Iconia-Tab-10-A3-A50-10%E5%90%8B-%E5%BC%B7%E6%95%88%E7%92%B0%E7%B9%9E%E5%BD%B1%E9%9F%B3%E5%B9%B3%E6%9D%BF-p0731151478592

cpu:採用雙核ARM Cortex-A72和四核Cortex-A53,的MT8176處理器
ram/ HD:4GB DDR3L / 64GB
這規格就不錯了
只是價格略高,我自己看規格是很想買,但看到10吋螢幕,就不考慮了
我自己手上的平板是ASUS的ASUS ZenPad S 8.0
RAM 4GB
ROM 32GB
我用了兩年用到現在,是ROM不夠我用了,我想換大容量的平板,找不太到,10吋螢幕太大單手很難拿,8吋還剛剛好
ACER上面那個1GB RAM的,我說不好聽點,根本就是好一點的電子垃圾,好一點的地方只有ROM 16GB還算可用,其他根本不行

ASUS以前出個一個根本垃圾的產品就是ASUS ZenPad C 7.0 Z170CX
http://24h.pchome.com.tw/prod/DYAM3S-A9006RJYE?q=/S/DGCC5N
RAM 1GB
ROM 8GB
RAM小的要死,用起來卡到不行,更致命的是ROM只有8GB,你根本裝不了幾個APP,這個賣2千我都覺的嫌貴
這個賣到現在賣了快三年還賣不完

現在使用者都很聰明了,看到硬體規格就知你這東西能不能用,廠商想用低價騙人買,搞不好會變成壓在倉庫裡的垃圾,年末跳樓價出清都沒人要
所以A大的意思是軋空完後接下來要換殺多了嗎?
大概發生在財報出來的時候?


另外我不看好Acer的便宜平板,大家只會記得很難用不會記得是用便宜的價格買的。
像這種產品還是拼高規比較好

addfdsf wrote:
這種放新聞的手法去...(恕刪)

剛看到 ACER Iconia Tab 10 A3-A50 時, 本來有些衝動想買來研究一下,但是仔細讀過它的規格後,發現使用時間只有8小時,念頭就冷卻下來,照理講以它的電池容量(6100mah),應可以設計到至少9小時甚至10小時,可是規格卻寫8小時,實在有點短,這讓我有些卻步.
今天本來想好要貼其他的,可是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匯率問題,最近2018年第1季新台幣升值升的很兇猛,今天的配額只好先貼有關匯率文章。我記得樓主以前曾說過,宏碁匯兌交易損益每年大概都會控制在+-1億左右。目前2017年Q1-5.19 Q2-7.05 Q3+6.74 那Q4可能就是+4.5到+6.5,2016年Q4是不正常提損沒參考作用,可是樓主在第7227篇文章中所論述的,感覺就是在講宏碁2017年第4季會有匯損,為何與以前的說法不同?




〈鉅亨觀點〉炒匯不只外資 股利稅改讓內資也回流 成新台幣升值壓力源
2018/01/23 13:32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炒匯熱錢與央行作價大戰開打,就算央行昨天展現阻升企圖,但新台幣升勢還是不止,今 (23) 日上半場甚至狂飆超過 3 角,新台幣升值壓力除了來自外資炒匯,其實,隨著稅改上周過關,股利所得稅改縮小了內外資稅負差距,假外資預期將顯著減少,內資大戶可望回流,也成為新台幣升值的壓力源。

中央銀行昨日尾盤阻升,新台幣由盤中強升 2.3 角,轉為小貶 0.2 分,以 29.432 元作收後,今早匯市熱錢再次挑戰央行底線,盤中升破 29.2 大關,最高看到 29.114 元高價,再創 5 年新高。不少匯銀人士認為,國際炒匯資金頻頻測試央行底線,新台幣可能升破看到「28」字頭高點。

但其實,央行要阻升新台幣的壓力,除了對抗外資,這次還多了內資回流助陣,可說是內憂外患。

時間拉回到 2015 年,當時實施綜所稅最高稅率增至 45%,與股利所得可扣抵稅額減半後,使股利所得稅負出現高於薪資所得,以及內資股利所得稅負最高達到 51.42%,大幅超過外資 33.6%,券商公會就多次表達,內外資稅率不合理,造成資金往有利的地方流竄,大戶大舉出走,甚至化身為假外資。

內外資稅負長期不公平,成為台股的「芒刺」,這次稅改便一直將縮小內外資稅負差距列為重點。

稅改法案上週終於在立院三讀通過,其中股市投資人最關心的股利所得申報,決議採單一稅率 28% 分離課稅與按股利的 8.5% 計算可抵減稅額,上限 8 萬元兩套方案,會計師認為綜所稅率 30% 以上的投資人,採分離課稅較有利,至於綜所稅率 20% 以下的投資人,則用合併申報較划算。而本次稅改也大幅將內外資稅負差距縮小到 5.6%,讓證交所與會計師是同步看好不但可消彌假外資問題,也有望吸引台股大戶持續回流。

台灣的稅改不但成為內資回流的誘因,加上未來全球反避稅條款實施,國際間資產的流動都會被攤在陽光下,台灣與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新加坡、澳洲等國又有簽訂租稅協定,若持續用假外資方式肯定會被各國稅徵機關盯上,反而會被雙重課稅,在在都是逼退假外資、吸引正規大戶回流的主因

一旦內資大戶要啟動回流,今年除權息行情前就得逐步鮭魚返鄉,在明年報稅才能生效,因此,內資大戶除成為台股資金活水,也成為本波新台幣升值熱錢壓力來源之一,伴隨著央行總裁彭淮南即將退休的效應,新台幣強升的趨勢在第一季以前恐怕都很難抵擋。


台幣、人民幣雙升 科技廠淌血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2903066
2017-12-30 01:19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蕭君暉、曾仁凱、劉芳妙、謝佳雯/台北報

新台幣昨(29)日兌美元先升後貶,收29.848元,仍站穩2字頭,台灣科技廠匯損惡夢恐重現,代工廠仁寶、英業達、和碩以及晶圓廠台積電等外銷為主的科技業者壓力大。
法人預估,以大立光為例,因為完全不做避險動作,第1季新台幣升值6%,就造成業外匯損達11.4億元,今年第4季台幣升值幅度1.53%,可能導致大立光再度出現匯兌損失。台積電第4季財測是以新台幣兌美元30.3元為基礎,預估本季毛利率將落在48%到50%之間,季底匯率已經確定升破台積電的預估值,恐將影響台積電的毛利率表現。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今年以來,新台幣相對美元來說升值8%,對聯電而言,新台幣每升值1%,會使聯電的營收減損約1%,也會使毛利率下滑約0.5%。

今年第1季新台幣升值6%,造成仁寶第1季出現高達16.4億元的匯損,英業達、和碩匯損也分別達12.08億和12.8億元,廣達、緯創受傷則相對較輕。

影響鴻海營收較大的是人民幣匯率,因主要廠區都在大陸,採取自然避險,隨人民幣走升,營運成本墊高;新台幣兌美元走強則不利外銷。分析師預期,新台幣與人民幣同步升值,對於以大陸當地製造、海外銷售為導向的鴻海存在負面影響,估新台幣與人民幣每升值約1%,對鴻海營益率侵蝕0.2個百分點。當人民幣每升值逾5%、鴻海富士康營益率則影響約0.5個百分點。

半導體通路商文曄有九成是以美元計價,但銷貨成本則是100%以美元計價,相互抵銷。文曄認為明年新台幣即使持續升值,預料空間也應該有限。

品牌廠方面,「台灣雙A」 宏碁、華碩因產品行銷全球,幣別分散,雖然美元貶,但同時間人民幣、歐元都是升值,形成自然避險。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
從2014年以來連續三年貶值的人民幣匯率,終於在2017年揚眉吐氣。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年累計升值4,028個基點,漲幅達5.8%,創近九年來最大年度漲幅。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昨收盤報6.5120,全年累計上漲6.7%,也是九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

昨(29)日是大陸匯市封關,在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內,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342,較前一交易日升值70個基點,是自9月12日以來逾三個月新高。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funny23884 wrote:
https://ww...(恕刪)

說不定跟老人手機一樣還是有基本市場,反正也不用頂規,也不用跟其他頂規ipad或三星平板廝殺已經沒毛利的市場!賺少的就兼著賣就好,有賺錢的賣多點就好! 畢竟筆電和PC才是ACER的主要產品和本業! 在這基礎上的高毛利的亮點產品才是未來要主推的市場。
波寶寵物機連我沒毛小孩的都想買來玩看看
這才是Stan哥常說的要為企業創造價值!
價格是廝殺的,價值確是值得珍藏的!
一篇了,額度用完了

宏基在外國評價還很不錯耶!!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