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

2018~2019一年多資產減少近億,慘!


ke989 wrote:
不要再被過去的輝煌困住了未來。...(恕刪)


有助於改善行為模式的思維,
金玉良言,一百分!
FYI

陸金融界最大醜聞!她捲走155億融資 卻栽在閨密手上...

2019-07-25 11:00:00聯合報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


有「商界花木蘭」之稱的羅靜,因涉及金融詐騙被拘捕。 圖/摘自網路

大陸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董事長羅靜,在大陸被封為「商界花木蘭」,因被指涉及規模高達人民幣34億元(約新台幣155.7億元)的金融詐騙,遭其閨密舉發後被拘捕。背後更牽涉京東、蘇寧等十多家機構的供應鏈資金,震驚大陸商圈。

•掌三家上市公司 商界女性第一人
中國經濟網報導,羅靜,香港籍,出生於1971年,執掌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香港上市公司承興國際控股、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和新加坡上市公司Camsing Healthcare。2018年她在木蘭匯俱樂部「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評選中,力壓東方園林董事長何巧女、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得票第一。

羅靜在6月20日被上海警方刑拘,直至15天後,這兩家公司才確認這一消息。7月8日,諾亞財富在美股開盤前發布公告,承認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的信貸基金,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第三方提供了34億元人民幣的供應鏈融資,管理的基金名稱是「創世核心企業集定私募基金」。歌斐資產表示,已知的信息是,此案件是精心策畫、醞釀多年的詐騙案件。

諾亞財富和京東在一夜間成為這起155億私募基金爆雷案主角。 圖/摘自網路
羅靜的閨密、諾亞財富創始人汪靜波還在內部信透露,這筆基金為承興國際相關第三方公司就其與京東之間的應收帳款債權提供供應鏈融資。

不過,汪靜波的說法遭到京東的極力否認。京東方面否認與承興之間應收帳款合約的真實性,並稱,「近期在警方調證過程中」警方出具了多份所謂承興與京東未結帳款的確認函,經核實均為偽造。

一夜間,諾亞財富和京東成為這起人民幣34億私募基金爆雷案主角。雙方相互指責和推諉,並扯出多家機構的供應鏈金融監管,令這場踩雷事件演變成一場資本大戲,劇情撲朔迷離,有如一場羅生門。

這起天價金融詐騙背後牽涉京東、蘇寧等十多家機構的供應鏈資金,震驚大陸商圈。圖為示意圖。 圖/摘自網路
•找閨密填補缺口 反被警方找上門
諾亞財富踩雷承興國際事件的起源,要從羅靜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說起。金融界報導,多方消息確認,羅靜是在閨密、諾亞財富創始人汪靜波的辦公室被抓的。早在6月19日,羅靜就已騰挪無力,在確認公司流動性無法通過其個人能力解決後,希望能找到新的資金注入解決困境。

兩人作為商界密友,汪靜波旗下的諾亞財富下屬一支基金已為羅靜的承興國際發行接近34億元的產品。「羅靜希望能再發數十億的產品,為供應鏈公司注入流動性。」消息人士說,面對羅靜這樣天方夜譚的要求,汪靜波忍無可忍,當場選擇報警,警方在汪靜波辦公室內將羅靜帶走。

據南方都市報披露,羅靜和汪靜波兩位商界名女人,不但都是商界女性俱樂部「木蘭匯」成員,還同為「70後」,僅相差一歲,連創業歷程也有著相似軌跡。除了同為商界名人、同為「商業木蘭獎」常客,兩人也是商界伙伴。

羅靜(右)是在閨密汪靜波的辦公室被抓的。 圖/摘自網路
•第三方財富管理 反成資金絞肉機
此次爆雷的產品為「創世核心企業集定私募基金」,底層資產是承興國際與京東的應收帳款。諾亞財富與京東之間的爭論焦點,為應收帳款真實與否?「應收帳款抵押只是表象,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才是實質。」五道口供應鏈研究院院長魯順說。

至於諾亞財富對應收帳款真假是否知情,魯順分析兩種情況:一是諾亞財富與承興國際合謀,將偽造的應收帳款包裝成供應鏈金融產品;二是承興國際通過真假摻雜的應收帳款,欺騙諾亞財富。

然而,此案不是特例,自2017年以來,大陸最大的九家第三方獨立財富管理公司中,有七家20多個產品踩雷,涉案金額人民幣135億元(約新台幣618.4億元)。專家指出,曾一度被炒熱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模式」,現在陷入違約爆雷的泥淖,成為繼P2P網路借貸後的另一大中產財富絞肉機。
lovebabyy wrote:
又續賭P2P,然後走到現在這一步。


這就好像我

如果身邊有大概30位 大概林志玲20倍美貌以上 又都純陰之身 性情很優的好女生 很想跟我上床 很想嫁我 很想跟我生寶寶


那我又何必都只能認識那些 40多歲以上 單親麻麻 就常要幾十萬 幾百萬借的那種(借就是拿啦) [我知道她們辛苦啦 因為要養孩子 但孩子又不是我生的] [而且根本就知完全沒感情 純粹就是給錢 然後虛情假意跟我在一起一下下!]

又或是不好看(未婚) 也有年紀 公主病又很嚴重的!!!



因為沒得選 沒辦法選 或不知怎麼選更好的 就只能 按著過去型式 或當下能選擇的模式繼續凹下去了!




樓主遇到的事 本就沒絕對的解答!(就算會倒 只要在倒之前獲利了結離場 還是算有賺到。)
[如果是有固定式解答 譬如前面是懸崖 往前跳 一定就完蛋,樓主也會跟大家一樣 不會再往前!]

又因為他的觀點 與 大部份比較保守路線的台灣人(包括我)觀點不同。 所以我們大部份人直覺有疑慮的事,這疑慮感不會出現在樓主的感覺中。

[而且群中 應該也是每天都在討論這些。 這潛意識上 也會讓樓主感覺 這些東西其實還是蠻安穩!]




其實就像看歷史

大部份來說 大家都希望諸葛亮成功 最後成第一線男主角 開創太平

但實際上最後就是曹魏整碗拿去!


就是塵世間的一絲漣漪

可能就是靜觀其變吧 不管是賺錢 或賠錢 就都是既定的過程!


不管是賺 或賠 更之後,更未來呢?(我是指我們大家的未來!)



曹魏整碗都拿去了,之後又丟了。 又一大堆改朝換代!
nahaha wrote:
,只能非理性地將剩下大部分資金都投入P2P.


其實也不是哦....私募平台被騙時,有8成資金在那....

剩下的2成,本來就在p2p阿...p2p從2014年底就開始投....

詐騙平台是2017年8月開始投.....時間順序要有....

應該說是將很多p2p到期的轉進高利詐騙平台....



nahaha wrote:
P2P的錢可以提前用盡各種方法贖回的話,想辦法先減掉原來債務,


目前剩6個平台,大概只有陸金所可以秒轉讓...

其他的幾乎都不能轉....少數平台有人會私底下收...不過可能打七折...加上原來假設10%利息...

就是說真的能出,要減少40%(10%的利息+30%的本金)....

當然你們會說,那就趕快出阿....至少還有保持7成的本金....

你們說的都很輕巧阿....為何? 因為割肉的不是你們阿,你們當然一點都不會疼...

若是平台真的出問題,你們還會補上一句,你看...早就說會出問題...神預測?


但是若是平台順利到期拿到利息呢? 反正錢又不是你們在拿...當然,很多人是良心建議,更多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阿...

其實如下圖,大部份都是滿期才能轉讓....滿期還轉幹嗎?




nahaha wrote:
資金都移往你自認安全的地方,寧可利息差也不要失去本金


那只有定存保險....可能連通膨都趕不上阿....連貸款利息都不夠........

反正p2p可能再幾年就沒得玩了....真的只能轉定存剛銀行理財了....


ke989 wrote:
翻身的機會應該在股市。


哈,等崩盤再來買...

nahaha wrote:
例如再工作有一筆收入或者是父母那邊還有沒有可運用的資產,
用最安全的方式利用時間再把原本的本金賺回來,其實可以不用過著心驚膽跳的負債越來越大的人生.


再工作能賺多少錢呢? 就算年薪100萬,我可能幹到70歲...也回不了本...

而且我計算是分開的.....不會把工作的錢拿去當作虧損彌補阿....這樣不是怪怪的?

而且,我一開始就是舉債投資阿.......完全不會心驚膽跳阿...不習慣這樣做的人才會這樣...



nahaha wrote:
還沒動用過父母給我的資產,


父母有錢你不會用錢賺錢? 那不是浪費了? 或許你只想穩...

那也可以,畢竟每個人要求不同阿.....

剛剛又買了快20萬RMB.....

現再請人代買還有紅包收....不過變少了...只剩下萬分之五...




其實在2016-2017年那時候投資陸金也是請人代買....

那時候買的金額大,要付萬分之一的代買費....

現在是反過來有錢拿......

反正我的p2p最長期限是32個月.....32個月能剩多少就見真章......



我的理財平台被鎖了....




請外掛代買平台標的,被偵測到異常.....被鎖了...

理財真難啊....花錢買標還被當犯人....

手動自己買都搶不到,只能請外掛寫程式買....

買完馬上被鎖帳號....不過就買個標阿....


rickchiu wrote:
再工作能賺多少錢呢? 就算年薪100萬,我可能幹到70歲...也回不了本...

而且我計算是分開的.....不會把工作的錢拿去當作虧損彌補阿....這樣不是怪怪的?

而且,我一開始就是舉債投資阿.......完全不會心驚膽跳阿...不習慣這樣做的人才會這樣...
...(恕刪)


就算風險可以視而不見,而不心驚膽跳,人活著心臟還需要跳一下啦。希望無論結果如何,即便資金斷流,要再回去工作,或者回頭找父母金援,樓主的心臟都還會繼續跳動~
prozacist wrote:
就算風險可以視而不見...(恕刪)


不知道你要表達甚麼? 我只能說每個人的條件環境不同阿...

見多識廣後,就不會大驚小怪........

我之前不是說某杜姓老總,玩期貨還是選擇權....兩天賠6億...

好像是自有3億的本....又倒賠3億...

你一定會想,若有3億,去銀行定存每年300萬爽爽花就好....

幹嗎要兩天敗掉,還倒賠三億....對不?

不過會有定存每年300萬爽爽花想法的人,基本上,一輩子都不可能有三億...

也有些人可能賺個多少就得意洋洋,沾沾自喜阿.....

但有些人,每天想著出國去那,想辦法把每年孳息花掉....

所以環境不依樣,條件不依樣,不要只以己身的觀點來看世界....

所以看自身條件來投資或玩金融遊戲或賭博...很重要的吧...

若有人像我一樣資產一下少快一億,也許早就從101跳下來了...也或許燒炭了...

但像那些有錢人,資產每天幾億在上下,也活得超爽的阿........

這世界本來就不能一概而論阿...







rickchiu wrote:
不知道你要表達甚麼...

會有定存每年300萬爽爽花的人,基本上,一輩子都不可能有三億...(恕刪)


你看不懂我想表達的,你寫的這邏輯我也是看不懂 XD
anyway~ 還是祝福樓主。      
  • 18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