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不在於股票,而是自己的操作,
飆股大漲大跌,震幅大,有價差,做多做空都有機會賺到錢,
許多人大漲一段後,才想進來搶短,套牢後又改成長期投資,
明明看空卻抱多單,或是看多卻一路空,看對行情卻賠錢,
低檔不敢買,高檔才大買,甚至用融資擴張信用,有賺幾毛幾塊就出場,賠錢卻賠整一大段,
我想該檢討的是自己的操作模式!
短線操作重勢,本來就是追漲殺跌,買高賣更高,殺低補更低,原則上不該留賠錢的部位,更不該做錯又加碼,
長線操作重質,常常是高出低接,反市場操作,
立場不同,對資訊的解讀自然不同,看空看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事後也都能驗證對錯,
網友觀看也要自己思考判斷,擷取對自己有幫助的部分!
太多情緒性的發言就自己忽略吧!
bbaa123 wrote:bb大,好像都沒事做。整天看大峽谷,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賣一賣。如真的跌到69,勸你壓身家去買。杰力5299,q1才1.32,漲到147,聚積3527,q1才1.29,漲到141.5,大峽谷q1有2.2,就算短線回到69你覺得將來會比杰力,聚積,差嗎?用腦子想想,除非你用融資,那真的賣一賣...
69要天崩地裂了 ...(恕刪)
之前在強勢股的指標中,出現大峽谷時,還在猶豫要不要進場,搜尋之後,因為實大的一些分析,於是在46塊進場,
接著就是一段噴發的過程,終於感受到,股票狂漲的喜悅,
即使經歷分盤,依然持股很有信心,
我想,許多人也是看到實大的分析而進場的,
股價也噴到最高點,當時大家認為是獲利回吐,
會休整一段再上,類似撼訊或是一些被動元件股,
接著業績開始下降,股價也開始不上不下一陣子,
於是,我選擇於100塊出場,
終於完成一次大賺,
我想,實大的分析並沒有錯,
只是公司經營本來就有難度,要維持員工向心力,於是要利潤分享,
低價搶巿時,要避免風險,
為了上巿,要謹守財務紀律,
巿場不買單,
股價也就向下修正了,
即使基本面不變,整個氣氛就差很大了,
近來有一支飆股,揚明光,
獲利不算好,股價卻漲很大,
真是令人難以理解,
許多版友也提到,有的股票,獲利不比大峽谷好,
但股價卻也是一再衝高,
這也是看好大峽谷的版友覺得很納悶的吧,
我想,實大也是沒想到這點,
因為股價不如預期,而說出不想再分析的話,
不知有那位版友能指教,
也緩和一下氣氛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