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6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聽朋友說他在友達龍潭廠,前2個禮拜也跳電停了一天,怎就沒看到友達要跟台電求償的消息...
友達全力擴建中,主要擴建中科及后里 ,訂單增加頗多做不出來,春節無休加班費加倍。
big大 wrote:
友達全力擴建中,主...(恕刪)


恭喜發財
友達光擴廠的部分.就超過群創的8.6代了.
產能拉近.
上季產6.6百萬米平方.
群創停電估損失10億 將向台電求償

群創董事長暨執行長王志超昨(26)日罕見地說重話表示,台電25日發生道爺變電所的停電事故,對群創造成嚴重損失,兩座停電逾三小時的工廠,要到今(27)日才能復工,財損尚在統計中。王志超強調,為捍衛股東與客戶權益,群創將向台電提出財損求償。

這起停電造成群創兩座工廠停工二天,以群創去年 12月合併營收 321.5億元估算,群創主要生產39.5吋、50吋及65吋液晶電視面板的六廠及七廠,停工兩及在線報廢品的損失,至少超過 10億元。

南科管理局局長林威呈昨天表示,南科管理局將會在春節年假後,召開電力品質檢討會。邀集南科內台積電、 聯電及群創等用電大戶和台電等相關單位,針對如何穩定供電、供電品質現況檢討、改善等議題,研擬出有效解決方案,估算需投入多少經費、耗時多久,來防止再發生類以的電力事故,造成廠商的營運損失。

台南樹谷園區的道爺變電所,25日早上8時 21分,發生匯流排元件損壞事故,這起停電事故直接衝擊位於該環路上的群創六廠及七廠。

群創25日時原表示,此無預警停電對產能會造成些微影響,將會加緊趕工,客戶出貨權益不會受影響。但是昨改口指出,25日的電力事故,造成嚴重損失,產線預計要到27日中午前才能全部復工, 財損在統計中。

王志超表示,群創感謝南科管理局,台電彙同專家第一時間搶修, 故障原因仍調查中。台電掌握台灣製造業高段供應重責,應以穩定供電前題,盡速提出雙迴路系統的安全性,全面改善配電設備。他指出,南科雙迴路供電系統,在這次電力事故中,曝露出本質上的問題,這似乎與台電設備本身有關。對群創造成的停機影響超乎原先預期。

王志超說,群創光電為捍衛股東與客戶權益,決定向台電提出財損求償。並且呼籲政府與台電,應珍惜及重視在地深耕,用心經營的企業。
爬文爬了好些日子,一眨眼雞年就這樣悄悄開始了,趁著台股空檔感謝一直以來在板上分享自己投資看法的各位(不論多空)也祝福各位雞年投資財源滾滾來
8.6代廠推估營收300億/年
那日本堺市10代廠.每年營收是600億嗎?
推估10.5代廠營收?
請問?
===
假設10.5代廠營收800億/年
投資2000億.這算盤不知怎打得?除非暴利.
wgs66666 wrote:
8.6代廠推估營收300...(恕刪)


敢問搞個DRAM工廠,要花多少錢?
半導體工廠,又要花多少?
太陽能廠呢?鋼鐵廠?其它工廠等等????
有人敢整理出來嗎?
週邊供應鏈呢????

各位老闆們,頭殼是SHOWDOW了嗎?
2100億蓋的10.5代廠,大概是12萬片玻璃. 玻璃面積是8.5代的1.8倍,可切8片65吋.

現在65吋4K 約380美金,假設未來或許漲到$500美金.

500 x32 x8片 x 12萬片 x 12月 x 82%(良率,利用率) = 1500億 cell 產值.

大陸若把折舊攤提拉長到10年,每年只要攤提210億, 210/1500 = 14% ,還算很輕鬆. 台廠的會計折舊期限短,新廠折舊佔了營收的2成多,壓力重. 就算完成大部分折舊後,群創明年仍有300億折舊費用,假設明年營收約3600億, 300/3600 =8.3%.

群創除了去年有投資8.6代新廠擴產外,近五年只有小型產線升級工程,沒有大型投資支出,縮衣節食,折舊成本很低,比大陸業者具有競爭力.

面板廠10年前的舊廠透過 小部分設備升級,還是可以生產最新規格的面板. 面板廠產能開出速度慢,蓋廠整地架設備,每年新增產能約7%.

DRAM廠10年前 80奈米的設備,就得大舉更換才能生產20奈米新製程DRAM.DRAM廠舊設備沒競爭力,拆掉轉賣給邏輯或電源IC代工廠.
在原廠區架新設備,擴充速度快,每隔3年的製程大躍進,產出一舉大增 60%,不容易消化.原本去年DRAM會供過於求.

但手機市場太競爭,沒有新賣點,各家業者只好在規格上做文章,意外地,手機業者把2GB DRAM,瘋狂式的大幅升級手機DRAM到4GB,加上 PC大量導入NAND flash當作固態硬碟.讓DRAM業措手不及,缺貨嚴重. 今年預估DRAM需求還會多21%,但新產能只多19%.
32GB DDR4去年6月賣$3000,才半年就漲到$5400,漲幅驚人.造成 下游業者成本增加過重.

不過手機DRAM都已經加到4GB,和Win10 PC一樣多.明年可能很難再有如此高的新的需求了.
pqaf wrote:
現在65吋4K 約380美金,假設未來或許漲到$500美金.


這個假設大有問題
以G10.5生產65"的量和效率,價格只會比現在低
DRAM製程精進次世代後,die size變得更小,同樣的12吋晶圓,可切出更多的顆粒,有時產量增幅高達60%以上,等良率穩定後,就可以cover設備成本,還有賺很大,報價跌幅自然大

65吋面板,不管在6代廠或10.5代廠的面積都一樣是65吋,差在6代廠的切割率約84%,10.5代廠切割率超過9成,但10.5代廠動則幾千億的設備折舊,光靠切割率小小的提升,很難cover這些新設備費用,初期幾年成本甚至更高

我覺得就算10.5代廠量產,65吋成本想降有限,京東方的10.5代廠要等到明年底才量產,這兩年,65吋新增產量只能在8.5代廠混切32吋,成本高,報價易漲難跌,就算到2019年,京東方量產65吋後,只要是供需沒有失控,淪為殺價求售時,65吋報價仍是難跌

  • 379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9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