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2)大聯大-本公司董事會決議發行國內第二次及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
1.董事會決議日期:113/09/14
2.名稱﹝XX公司第X次(有、無)擔保公司債﹞:大聯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內第二次及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
3.是否採總括申報發行公司債(是/否):否
4.發行總額:
(1)國內第二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暫定發行總面額新台幣參拾伍億元整為上限
(2)國內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暫定發行總面額新台幣貳拾億元整為上限
5.每張面額:
(1)國內第二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新台幣壹拾萬元整
(2)國內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新台幣壹拾萬元整
6.發行價格:
(1)國內第二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暫定依票面金額之100%~101%發行
(2)國內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暫定底標以不低於面額發行,實際總發行金額依競價拍賣結果而定
7.發行期間:
(1)國內第二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3年
(2)國內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3年
8.發行利率:
(1)國內第二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票面利率0%
(2)國內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票面利率0%
9.擔保品之種類、名稱、金額及約定事項:不適用
10.募得價款之用途及運用計畫:用於收回甲種特別股
-----------
以金額來看,可能回收一半左右,或者是配合自有資金直接全部回收
-----------
我的半壁江山都在上面,利率可是迷人的5.4%以上,可是他居然掀桌子..
大概哪種價位較適合買,
結論都是自己亂分析的,
當作茶餘飯後的閒聊即可,
請勿太認真...
對比的對象我抓開發金,並做幾個假設:
1.兩家銀行獲利能力相同(同時發利息或不發)
2.到期時間都抓5年後(開發應該是還有4年3個月左右,王道是5年6個月吧)
3.基本利率都當作2.8%+IRS,並假設五年左右後兩者到期皆不回收,且利率趨於一致
首先是五年利息差異,(王道利率4.5-開發3.55)x5大概5%,
再來是開發含息約2.8%(今年發的情況下),
所以兩者五年獲利相差5-2.8=2.2%,
目前開發特價格約75%,
故以長期投資而言,
王道乙特若價錢未打8折(9.6元)以下其實並不比開發划算.
但世界就是這麼奇妙,
王道乙特可轉換而開發不行,
所以個人覺得10.X左右自己應該可能會入手一些,
這個X就看到時候的心情來決定數字了..
當然,開發可以換成國泰,中信...
結果一定會有所不同,
所以只能當作閒聊話題.
窮忙一族 wrote:
假設XX銀特別股將於10/17回收,
回收前公布之財務報表,
包含10月17日為止公司均為賺錢狀態,
但11.12月最後兩個月因某原因造成XX銀全年度為虧損狀態,
請問這種狀況下若公司主張不發特別股股息是否合理?
特別股股息的發放是看整年度的公司盈餘,每月概算有盈餘但是有些是估計數,年底會依據實際數調整,年度盈餘是必須經會計師查核。
窮忙一族 wrote:
若真的不發股息,
特別股股民主張虧損發生於契約時間之外,
XX銀應支付所有利息是否合理?
公司特別股條款對股息發放與否有自主權。公司決定贖回特別股只負責返還本金,至於對應利息必須等年度盈餘出來才有結論,且必須股東會盈餘分配案通過,才會發放。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 王道銀乙特(2897B) 4.5% ( 另開視窗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