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說錯喔, 是你們沒看懂偉創力以前是全球第一EMS, 鴻海是第二, 後來被鴻海超越之後越拉越遠, 連和碩 廣達 仁寶營收都超越現在的偉創力了,而緯創目前營收還輸偉創力我要說的是:就算以前曾是第一大的偉創力被四家超越還是賺錢的, 因為代工市場夠大, 規模前幾大的代工廠只是在輪流分食總會有好有壞的時候, 只是賺多賺少, 而且都是經過十年的考驗, 緯創也不會是年年都墊底, 跌夠了在價值區買進長線持有,長期下野也有股息的保護拉低持股成本, 獲利機率高
我覺得緯創獲利年年衰退,不適合再當定存股了,公司方向也不知道開往何處年年的研發經費都很高,但是都沒有成果,損失了不少錢,就是錢丟大海,庫藏股發布,連淨值都回不去,表示公司財利可能有問題外資狂砍股票也表示對該公司不信任,以後要募資或增資也有很高的難度,27元以上的冤魂又太多,融資又很高,誰會想去買這種公司,我覺得反彈就是先賣再說了。
這棟樓,蠻多人在分享iphone6 的馬路消息,或 技術分析....不知有沒有人分析過緯創的財報內容?我手上很久沒有緯創,過去也沒有注意過他的財報內容,剛上網簡單看了一下他的財報,毛利高達311億,但營業費用卻高達273億...推銷費用和研發費用都高達百億以上,非常離譜.比同業和碩,仁寶和廣達還高..不知公司對此做何解釋??緯創的毛利率比大部分同業高,如果緯創能把營業費用降個50~100億,似乎就能賺錢?據我幾年前的消息,緯創RD和PM的年薪待遇是幾家代工廠裡最差的,很多人在緯創練功三四年,翅膀硬了以後,就會帶槍投靠同業的和碩,廣達,仁寶...跳槽的待遇都比在緯創高很多.既然是這樣,為何緯創的研發費用反而是最高的? 還是說養了太多人在做paper work? 以前聽說這家公司的高階主管,很喜歡要求下屬做一堆華而不實的paper work,SOP,checklist? 版上好像蠻多人曾待過這家公司,能否分享到底裡面發生了什麼事?當一家公司的營業費用如此之高, 多少會讓我納悶,是否公司近年有什麼重大設計瑕疵,必須攤提賠償客戶損失 ? 還是公司高層 用公司營業費用,扶植某些私人轉投資事業? 還是為了搶訂單,同意客戶,吸收太多無償的研發費用,free sample? 還是差旅費用太高?(以上是我的疑問,不是實際現狀).
pqaf wrote:這棟樓,蠻多人在分享iphone6...(恕刪) 仁寶 毛利 323 營業費用 206廣達 418 278英業達 233 162緯創 311 273比例是稍微多了些...多空因素都有,過個幾個月就會知道是會持平,向下沈淪還是 緩慢回來
pqaf wrote:這棟樓,蠻多人在分...(恕刪) 增加研發費用於新事業的投資擴增及新產品線的開發(股東會說的) <--- 產業的轉型支出~先不說IPHONE設備~收破爛那三個廠,遷廠重慶這些~都算蠻大的~其他的像物聯網那些~還有那個立體觸控..加起來應該不少~去年既然說是最後一哩路快完成~今年就算新布局也不會增加太多就是了所以基本上我認為~這個營業費用太高問題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相反的~嘿嘿~
大陸媒體報導,位在大陸江蘇昆工的「富士康」昆山工廠,大量實行自動化生產,採用機器人進行組裝,僱用工人的數量,從二○一三年的十一萬人,驟降到現在,不足六萬人。富士康集團總經理「游象富」表示,以後在招募人才時,會要求求職者,必須具備大學學歷,同時也必須要會操作機器。游象富說,現在富士康昆山廠進行的,叫做「智能化生產」。他表示,減少人手是公司的戰略考量。此外,大陸人力成本大幅提升,也讓他們意識到,必須要使用效率更高的機器人。昆山廠負責人表示,目前在昆山,聘請一名普通工人,一年需要付出五萬人民幣的薪水;而一個工業機器人的造價約十二萬人民幣;不過在經過改造後,機器人可以代替多名工人生產,而且機器人也可以二十四小時工作,不但誤差小,而且成品的良率更高。-----------------------------------------------------------------------------------------3-5 年自動化產業,機器人產業會開始起飛.. 包括無人汽車,工廠大量自動化取代部分人工是趨勢,機器人無法取代需要人工的會逐漸移往東南亞,加上東協有關稅優勢 ,代工廠營利率不會一直在1% 以下
noon1107 wrote:增加研發費用於新事...(恕刪) 生產線的設備等直接成本會算入銷貨成本,影響毛利.RD/PM/sales/ME/TE 等間接人員的設備或差旅..等管/銷/研,則是算入營業費用, 緯創是代工廠,理當沒什麼廣告行銷費用,RD也不需要什麼高價的研發設備,很多電子研發設備或EMI/RF實驗室都可舊物沿用,或大家一起分攤使用.iphone是鴻海幫apple研發設計,緯創是照BOM表, 接單代工生產,似乎也不太需要投資太多研發設備.緯創若組織一個100人的RD/PM/sales/ME team來負責接iphone單 ,每人的平均薪資和差旅300萬的話,也只要砸3億費用就夠用.緯創總部在汐止(內湖),工廠在大陸和海外墨西哥,客戶在美國和大陸.很多主管喜歡事必親征,每個月都在海外飛來飛去,一個人一年差旅有時高達幾百萬.一遇到海外大型展覽會,各單位又會組團出去觀摩大拜拜...如果汐止總部每月有1000人次的RD和業務,需出國支援或拜訪客戶,每人差旅費用20萬,一年可能就要24億.難道緯創每年高達百億的行銷費用是花在差旅上?
pqaf wrote:生產線的設備等直接成...(恕刪) 營業費用 從96年到103年 逐年增加營業費用─推銷費用 也是逐年增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 從15億(96年) ->22億(103年) 看起來還好 猜這部分應該是人事成本營業費用─研究發展 也是逐年增加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