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跟你說:就是很嚴重
現在才是真正跌勢的開始啊!
目前爆發的由衍生性金融商品引起的金融風暴
不知道的人當然會不懂有那麼嚴重嗎?(像咱們偉大的政府)
衍生性商品是以小玩大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借錢玩資產
像期貨的槓桿倍數約5~10倍,也就是說1元可玩5~10元的資產
選擇權約20倍上下,信用衍生性呢?大多100倍上下
可是前兩個東西流動性很高,且行之有年不容易發生事情
上次的次貸出事的是由美國房地產下跌使CDO或SIV等商品要進行清算
引發連鎖反應,但房地產又不易變現,在一定要變現下只能賤賣
然後大家的CDO與SIV剩10%左右的價值
那之後呢?買這些商品的人就會很慘啦~~
那這些人是誰?都是些銀行、保險公司、券商等
貝爾斯登就是這樣玩完的
在今年開始美國經濟走下坡(有人會問走下坡關我何事)
本來是窮人家的次貸玩完了,現在是中產階級的人開始不行了
後來才會出現房利美與房地美的出事,後來被美國政府"監管"了
那有人會問:那關我們何事?是美國出事,又不是我們,而且我們現在都靠大陸啊!
關我們當然非常有關係,也會跟大陸有關係
或許有些人不知金融機構是如何運作的,我在這簡介一下
銀行是收存款然後放款來賺錢,但他們也可以買金融商品
保險公司是收保費去投資,那他們一定會買證券
券商是發證券,也會買證券來賺錢
那這些金融體系都會相互買證券,不是交叉賣買那種
而是Citi會買HSBC、JPM的債券,然後HSBC會買JPM、BOA的債券等
如果大家的證券的價值沒有大幅下降,不會出清這些證券
但去年的次貸,加上會計準則的變動
金融機構不得不承認這些商品的損失,因為他們要假設出這些流動性差的證券價值
但事實上這些證券大多是持有收息至到期,而利息也許多都正常給息
這些金融業承受了這些損失,那他們就要賣證券求現啦(因為有些規定)
但這些證券大多很難賣,因為很多都是客制化的,流動性很低
只能賤賣…本來等一等會有50%或70%以上的價值
但一定要賣的情況下只能回收30%以下的資金,最後只能承受更多損失
那第一家金融機構倒後,會使其他家金融機構承受他們部份損失
其他金融機構承受損失後,資本結構變差,不是增資、發債不然就賣資產
那受不了的就破產,那又會影響更多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就會連鎖反應地倒
而雷曼兄弟的倒閉是另一種風暴的開始
金融界前幾年出現一種叫CDS的東西,可以交換信用違約
金融機構用這東西來把自己的信用風險給轉出去
雷曼兄弟在CDO、SIV與CDS承作很多
雖不是第一大的,但也會是前十大
他一倒,許多與他相關的CDS會完全沒價值
有些CDO、SIV 中會有CDS包含其中
那這些商品就會承受損失…(又回到前面的連鎖)
如此不斷的連鎖反應,會使得許多金融機構倒閉
倒到銀行,存戶的存款會受損
倒到保險,保戶的保單會受損
倒到券商,客戶的商品會受損
進而影響到這些這些人資產減少,而減少消費
倒了這些公司,就會有人失業,那消費也會減少
消費是經濟成長的原動力,而且不是政府支出可以禰補的
當然經濟就衰退啦
一個小國經濟衰退,不會對全球經濟有太大影響
但現在是一個消費最大國經濟衰退,怎會對全球經濟沒影響呢?
歐洲的現況也相當不好
美國、歐元區經濟衰退了,台灣的出口要銷到哪去?
大陸嗎?大陸自己也都銷往美國、他沒賺錢幹嘛要進口你台灣的商品?
金磚四國嗎?他們也都銷往美國的國家,沒錢賺他哪能進口你台灣大陸的商品?
政府一直在說全球景氣不好,但台灣基本面還是很好的
沒有人覺得這句話有矛盾嗎?
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全球經濟不好,台灣能好到哪去?
難到台灣是在火星嗎?(好像是…火星文一大堆)
還是台灣要搞內需?搞得起來嗎?我想大家心理有數
那些電子廠的東西要賣誰?要我們台灣人每人二十台電腦?每一台Dram加到跟硬碟一樣大?
要每個人三十台鑽石機或iPhone?五十台16G的iPod?LCD TV每人十台?
應該要這樣才稱得起電子廠吧!不然要政府出來補助嗎?對電子廠補助還不夠嗎?
還是要政府買下來嗎?政府負債還不夠多嗎?
第四季會好轉?(X的,這是哪個X痴說的)
IMF與Global insight都說08與09年的全球經濟成長會衰退了,台灣會獨強?
這麼簡單的邏輯,為何還是有人不懂?
我們政府還為雷曼保證,說什資產大於負債?
美國政府都不保了,還輪到你這小小台灣來保?
而又說不保證南山人壽的債權?雖南山人壽母公司是AIG,但他仍是登記在台公司啊
保證國外公司,而不保國內公司?不知道這些政府官員在想什麼?
叫人家不要亂放消息,我想政府放得比任何人多吧,殺傷力比任何人強吧
會不會那麼差?自己去判斷吧!
會不跌到3000點?我不能否認
因為在一週前你說雷曼、AIG會倒,很多人還會笑你在說夢話
那現在想想看,說Citi會倒,或許你就會想想了
大家會說政府要出來救!
我只能說:這個金融核彈沒有一個政府救得起
為何美國政府不救雷曼而救AIG?
因為錢不夠兩家一起來救,只能選一個
那下一間夠不夠力救?我不敢說有錢救
因為在金融信心瓦解時,是連鎖反應
加上衍生性商品加持之下,始效應更加嚴重
要燒多久…我想…沒有人知道
要倒幾間銀行才夠…我想…也沒有人知道
國家會不會倒?這句話已經不是笑話了
會不會比1933年慘?情況不一樣,無法相比
但當時金融體系沒現在健全,這次應該會比當時慘
有人看到這話會問:健全?怎麼會更慘?
就是因為金融體系太健全,才燒不完
這些商品的關係錯縱雜,小間的倒還不會有事
但大間的倒了…其他大間的未必稱得住
越說越多…(其實還有很多沒說)
只能總結一句話:小心為上,壞日子會很長一段日子的
apollo25kimo wrote:
為什麼還是會聽到:「...(恕刪)
大大的講解精闢入理,讓小弟上了一課。
我也想給您五分,但是沒有能力。
"第四季會好轉?(X的,這是哪個X痴說的)"
這個白痴,根據報紙報導,很像叫劉X玄,或是X兆X,
我這樣有洩漏國家機密嗎?
另外給樓上的樓上的樓上,
我們不會跟蔡家或辜家同生死,
這個我有經驗,
太電已經下市了,
人家老板還是坐賓士抱美女,
小弟只能抱電風,燒木炭
現在金融管理那麼健全,
還會出那麼大的問題,
引發的後果,勢必更嚴重,
那表示根本無法收拾。
這筆帳不知道會叫誰買單,
真的很好奇。
紐約時報前天在談為什麼美政府要救AIG,
根據撰文者的說法,
AIG一向配合美國政府的政策,
所以算是官方政策的執行者,
因此一定要救,
小弟野人獻曝一下,僅供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