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積電在美國建廠又如何?

ovd750 wrote:
一樣都是建廠,2015年決定在中國南京投資興建先進製程晶圓代工廠,隔了10年臺積電換在美國建廠,這有什麼好訝異


青鳥眼裡轉成美積電還真順呢, 拿南京廠來比?

1.南京廠不是先進製程, 但美國廠是
南京廠是以16nm於2015年底申請, 跟當時研發的最新製程差距一年以上, 因為在2014年的時候16nm就開始試產蘋果的A9, 後來2016通過投審, 2018建廠完成的時候已經落後當時最新製程超過3年.

美積電這次喊的是2nm或更佳A16等等, 在即便在台灣也要2026年才有機會推出產品的產線. 考慮到4年1000億美金 = 平均每年250億美金, 幾乎等於台積電2024年度支出297億的83%

台積電也提到這次擴廠包含先進製程、先進封裝、研發中心
<quote>台積董事長魏哲家也公開說明,台灣與美國研發中心的差異在於,前者是主要製程節點研發如5奈米,美國則著重Fab生產線半節點的優化,如5奈米家族的4奈米。</quote>
這表示台積電不得不在維持台灣營運的同時也必須將前沿的研發單位逐漸轉移到美國, 不然等於兩邊同步燒錢, 沒辦法跟投資人交代利潤上損失的原因. 也因此未來真正最先進的節點會在美國

2. 生態鏈轉移的問題
台積赴美投資沒完沒了?亞利桑那州長將來台夜宴供應鏈
台積電傲視全球的先進製程中, 最可怕的武器除了製程性能以外, 更關鍵的是成本
成本來自於輪班星人的部分其實並不高, 反而更重要的是設備和原料供應鏈
區區一個南京廠有辦法讓供應鏈轉移?

青鳥們還會說: 賣台賣給中國罪該萬死, 但賣給美國就很合情合理
但是山姆大叔的主意是用市場+關稅來免費取得台積電然後跟對岸協商後賣台
賣給大陸可以再賺一筆維尼的夢想: 祖國統一的錢, 然後繼續MAGA

可憐啊.jpg
sundorys

我聽你給鬼扯. 當年南京廠就是先進製程. 是後來才被卡

2025-03-29 20:19
ufjl1305

說啥台積電有多強? 請搞清楚沒了美國授權的技術, 台灣差不多 = 海南島

2025-04-03 20:54
MUS wrote:
Sinfie...(恕刪)


CC 應該是阿朗跟他說的吧~

記得快20年前在美國學術機構無塵室當苦力
台灣與美國的無塵室差異
台灣要脫鞋然後穿無塵衣
在美國第一次進4吋廠學術單位的無塵室
居然穿鞋再套鞋套
第一個直覺是鞋子這麼髒再套鞋套
那particle應該多的不得了吧⋯⋯

美國人沒有拖鞋的習慣
在美國請白人來家裏坐客
沒特別告知
人家會直接穿鞋踏進來~
MUS wrote:
ovd750...(恕刪)


前面就有說過
以產能來說
美國廠的產能到2030年才6-10萬片
連Apple的單都填不滿~

主力都是在台灣
偏偏就有人不信


美國人沒有台灣人那麼拚
要拚要超高價如華爾街與輝達的薪水
RD與產線要拚進度
還是要台灣人~

不然Intel不會變成現在這種鳥樣~
smallbeetw

他們不是要把 Intel 變成 TSMC, 而是要把 TSMC 變成 Intel...

2025-03-26 18:05
Sinfield

舔共的人當然要這麼說TSMC,主子都指示下去了~TSMC的先進製程與中國無關, 也不會賣去中國~

2025-03-27 12:50
MUS wrote:
青鳥眼裡轉成美積電還...(恕刪)



你也是很可憐,中國MG車賣來台灣還有韓國hyundai,為了閃關稅,故意將車分批零件進口到台灣組裝,就是為了閃進口汽車的進口稅率是17.5%,貨物稅稅率為25%-30% ,少了這些關稅車價才壓的低

因應關稅,除了台灣企業之外還有其他國家企業也是選擇到美國投資設廠,不到美國設廠光是關稅和匯差可能就會讓一家工廠獲利減少

另外,不要學中國那一套,扣人帽子沒事就說別人是綠蛙,那是不是也可以說你是中國第五縱隊在臺內奸
Lonely00

爛鳥比雞腿[沒有不敬的意思]

2025-03-27 0:49
jedijack

台積電先進製程市佔92%,就算加上關稅,買家還是得買;美國製造成本提高一倍,不論走哪步獲利都是減少!出走真正原因是台灣人不敢面對的『戰爭避險』!

2025-03-27 10:19
Sinfield wrote:
前面就有說過以產能來...(恕刪)


TSMC因為政治的問題一直被干擾

以前不能賣中國先進製程晶片,不能替華為代工
舔共人士與小粉紅就說沒有中國台積電就會垮
台灣的藍營說要靠大陸才能生存
結果台積電不靠中國市場依舊壯大

現在赴美生產
中國方面吃不到的酸葡萄心態就指示要黑台積電
然後就猛吹台積電會變成美積電

其實晶圓代工是張忠謀創立的
Morris以前與台灣根本沒有任何瓜葛
只是發現台灣適合晶圓代工這個產業模式
以半導體產業鏈來說
前面的設計,軟體,機台大部分都被美日歐壟
台積電的代工模式賺的是辛苦錢
用台灣人的肝來拚研發速度與維持高良率
Morris在德儀時管過工廠
德儀最有戰力的是日本廠...
台積電以前也有美國廠
都知道美國廠的戰力...

有在玩美股的都知道
美國喜歡的是微笑曲線的兩端
研發與銷售
製造這種苦差事
頂尖設備與材料靠歐日
製造給亞洲
美國掌握的是輕資產產業
如美股的七巨頭
賺最有利潤的部分
苦差事丟亞洲

然後製造的產業一定要有兩個供應商
彼此殺價競爭
美商賺走絕大部分利潤
Apple就是如此

台積電與大立光是辛苦的製造業中技術含量最高的
無第二家廠商可以殺價
這才是問題所在
只有我們台灣人在吹捧台積電
商場如戰場
Apple巴不得有第二家供應商制衡大立光與台積電
輝達表面上與台灣搏麻吉
以前GPU很多都是下單給三星
是三星不夠力才只能選台積電
在Apple/高通/輝達眼中
巴不得有第二家夠力的供應商來殺價...
台積電一直在競爭中成長
台積電的核心競爭力是台灣人的肝

大廠在世界各地設研發中心本來就是很正常
吸納全球的人才
問題是研發要趕進度
要美國人德國人不要命的操
別鬧了

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人才夠奴
現在講非紅供應鏈
其實美國幫台灣擋掉了中國的996競爭
在商言商
美國人有超高薪拚研發可以
普通薪水拚晶圓代工的研發與代工?
別鬧了...
那一點薪水在美國不值得讓美國人賣肝...
我朋友在美國搞研發
Google起薪都18萬美金
朋友拿40萬美金在Apple與Google X
Intel的薪水又不怎麼樣
美國物價是台灣的三倍
台灣七萬美金的年薪在台灣很好用
問題是在美國物價關係要三倍才有相同的生活水準
連Intel都沒有三倍台積電薪水
台灣用物價優勢
用碩士來做大學/專科的工作
人力素質與拚勁都是最高的地區

要快要有品質要有良率
當然大本營仍是在台灣
不然寶山與楠梓設那麼多二奈米廠是設假的...

美國廠做的wafer
後段的封測還是要回台灣
美國的產業鏈也不會是完整的

反正川普的任期只有四年
美國建廠又慢
我們的郭董的威斯康辛廠
找川普來剪綵
後來如何...
看看出去八兆的台積電
台積電主力當然在台灣,問題是現在要出去一大筆錢
股息能配得多好呢?
就看今年股價能不能穩住囉!
我可能會夢到下看700!
shihan29

台積要到七百除非一片晶圓報價近3萬鎂的2奈米需求下降,不然就是三星5奈米跟3奈米的良率提昇,讓其他廠商願意轉單到三星,不然目標價七百很拼,國安基金也會護盤的。

2025-03-29 12:35
Jay7966 wrote:
看看出去八兆的台積電...(恕刪)


神山的投資大計
美國"才"投資兩個廠+RD
台灣的封裝與寶山/楠梓的一堆2nm廠
美國的規畫只有台灣的10分之一產能
1/10的產能就這樣大驚小怪...

神山的大投資就是要把對手往死裡打
連退休的浸潤式投影的發明人台積電退休的林本堅受訪表示
台積電的領先趨勢不會變
因為代工業要有很多與客戶的合作經驗
台積電與所有的廠商合作
三星只有少數客戶
Intel幾乎沒有客戶
每個客戶對2nm的設計要求都不一樣
高效能或低功耗
對於GAA的尺寸要求都不同
神山有那麼多客戶練功提升經驗值

如果有新的客戶要下單
台積電有如在藏經閣內苦練出來的高手
有著眾多的經驗可以協助合作
這些經驗值是三星與Intel做不到的
這些看不到的優勢
不是炒作美積電的人可以看到的

現在到了2nm
微影的繞射現象誇張到實際在wafer上的圖案與光罩上的差很多
有些根本都不像
這些都是背後的大數據與 AI的經驗整合
都是隱藏的真正實力
設廠在哪邊其實都無損台積電的研發實力

Tesla有在炒作德國廠/Fremon/德國/上海廠的設廠嗎?
FSD的研發有下放給各廠嗎?

其實台積電以前在4nm時代還有三星可以抗衡
現在如果都是100%獨大
在美國設廠也是TSMC出品
反壟斷的帽子遲早會扣下來

Intel賺大錢時都希望AMD能好好的活
所以未來TSMC希望Intel的20A或16A能有一些產能能賣到市場
美國的親兒子能有象徵的對抗實力
神山或許還要慶幸
甚至幫Intel一把都有可能
反托拉斯法的帽子很可怕
Intel能放話打敗TSMC這種言論
最好能讓川普聽到
或許TSMC還覺得暗爽~
pyrite

這麼美好,那台積電繼續跌到多少可以進場?

2025-03-30 9:43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