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yomr wrote:
這是不是很像買預售屋...(恕刪)
猶豫不決的話,也許還沒準備好作決定吧.
要是我的話,毫不猶豫選擇房產,如果房產真能增值到8千萬的話.
這期間好好學習如何駕馭幾千萬的投資資金, 等個3,5年房產就能賺3千萬. 之後拿增值的房產, 回頭房貸5千萬做投資, 身手好的話股票再質押6成, 這樣房產,股市兩頭賺,總資產達1億六千萬. 若投資績效好, 資產累積會很快. 簡直美好到不像是真的.
AUDIQ5 wrote:
目前有兩個選擇,簡單講
1. 不選屋,先拿現金五千萬
2. 選屋,都更後市值八千多萬,預計五年後交屋
看不見其他的成本
我猜
拿現金應該是實拿吧,土地應該全部轉移出去,土增稅已經扣除掉了吧
拿房子,應該只有部分土地持份轉移出去,剩下的還留在你們手中
也就是未來如果你要賣房的話,土增稅應該少不了吧
我自己是沒碰過都更的實際案例,老家房子沒機會都更
但網上查了一下都更會變到的採雷例子
隨便擷取一些片段
雖然政府為鼓勵民眾參與都更及危老,就土地或房屋若是屬於「新制」,在計算「房地合一稅」是適用二○%的特別稅率,例如:出售土地及房屋時,土地部分的算法是:「出售土地之售價–成本–費用–土地漲價總數額=淨值×20%稅率(自地自建、合建分屋、合建分售都適用)」。
房屋部分的算法是:「出售房屋之售價–取得成本(建造成本)–費用=淨值×20%稅率(自地自建、合建分屋、合建分售都適用)」。
另如果是「公司法人」是合建的建商時,其將分得的房子出售時,計算房地合一稅的算法,則是「出售房屋之售價–取得成本(建造成本)–費用=淨值×20%稅率(公司法人興建後第一次移轉)」。
所以你拿5000萬跟8000萬相比,其實隱藏了後續的很多成本在裡面
如果未來房子還是要拿來賣,還是要考慮賣房成本的細節
都更的房子成本可不是你去外面買房的成本計算,搞不好扣掉這些隱藏成本,不見得會划算
我是不相信建商有那麼佛心,兩者看起來相差3000萬,有那麼高額的價差利潤,建商幹嘛告訴你引誘你去拿房子。一定是經過計算後,現在的五千萬現金價值跟五年後的八千萬房價是相當的,因為有些費用已經轉嫁給你了。
如果我會實拿5000萬,不過因為我自己有房,也沒必要多一間房子,寧願拿五千萬去投資產生被動收入爽爽過日子。
AUDIQ5 wrote:
價值估算由三家公證單位估過,並會送台北市政府審查
所以基本上價值幾乎確定
目前有兩個選擇,簡單講
1. 不選屋,先拿現金五千萬
2. 選屋,都更後市值八千多萬,預計五年後交屋
台大商研所(=企管所)入學考考過類似的題目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栗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狙就是猴子
試以經濟學分析之
這題敘述是猴子們都沒遠見
都要"先拿先贏"
這是在考跨期消費理論
就是其效用曲線
猴子們對第一期消費的邊際效用
大於第二期消費的邊際效用
那你的狀況
要學猴子們般的沒遠見
先拿先贏嗎??
還是忍五年, 享受多好多??
先講答案給你
這建商在騙你"選後者"
因為人類想得很遠, 有遠見
造就了人類為了貪念
建商就編了一個讓你心動的大夢
讓你可以放棄當下垂手可得的獵物
我分析給你看
台北市五年的漲幅大概是多少
根據信義房屋房價指數(台北市)
2019五月 123.84
2024五月 160.43
五年來漲幅為 32.76%
這五年漲幅
算是歷年來最大的一段五年漲幅
建商卻找三家公證公司估平均出來
5000萬漲到8000萬
漲幅60%
除非你那是燙金地段或有其他重大建設開始營運
否則就是畫唬爛
公證公司許多本來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
所以建商必須畫個很大的餅來引誘原地主們不要拿5000萬走人
但是到時有很大機率漲不到8000萬
但是你拿了5000萬
五年後可否達到8000萬?
答案是很有可能的
五年60%
年化報酬率為60%^(1/5)=0.098=9.8%
所以存股是有不小機會達成
當然你厲害一點
根本也不用存股
就玩波段就好
我建議你
還是學上面的猴子們的選擇
建商要你選2
你偏選1就對了
因為2有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