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交感失調 wrote:花錢習慣跟價值觀比較有關,跟有多少錢比較沒關,我說服我自己的方法是找到花錢的價值所在。
對e大心態的轉變,很...(恕刪)
我最大的心態改變是在於,我的行為是在替社會創造貢獻。
俗話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傳統對於出錢的認知就是給錢,做善事幫助弱勢之類的,這我很少做,因為無法發自內心的覺得這是正確的事情。
後來我的心態轉變是,我花的錢是可以創造GDP的,讓別人能夠用自己的專業來賺我的錢,願意工作的人得以賺取工作所得,而不工作的人(我),就快快樂樂的當消費者。
最好的例子就是健身房的教練課,受x大影響,我才第一次踏入健身房,開始上一堂1500的教練課,老實說,一小時1500真貴,於是x大後來沒繼續上,改自己練,我則是堅持下來了。
健身教練都是年輕人,我的教練的媽媽跟我同齡,年輕人願意在專業領域上打拼,我們花的起錢的就要給他們機會,而我也藉此不要宅在家,又練到身體,老實說,這錢我花的很滿足。
很多東西都是一轉念就通了,譬如我花了350萬買了豪車,貸款180萬,車貸專員跑來我家簽約,所以我養活了一個車貸專員。豪車品牌要有VIP休息室,請了2個正妹服務員,所以我又養活了2個正妹。
我住的大樓管理費快一萬,因為戶數才40幾戶,而且除了總幹事外,還有一個秘書,老實說秘書的功能很有限,常常有住戶說要裁撤秘書,但我們都還是堅持下來了,多創造一個工作機會也是不錯。
我現在的原則是,服務類的,我有需要的,花得起的,我就會花的心安理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