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usCeasar wrote:
1) 比較深入的啃起來是難一點。回想當初啃完貨銀,
雖然考試拿高分,卻一直無法體認現實生活中的貨銀是甚麼…直到美國QE…
2) 最基礎的個經與總經,更多的是邏輯推演(經濟學其實是邏輯的學科),
靜下心思考應該多少能理解?
1) 實務上 2020~2022 這一段,也算是近半世紀來的歷史首例;加上物理面的異變。
就算是老經驗的學者也很難預先看出來、估計影響到什麼程度。
放流金錢放了十幾年,錢多到沒地方跑。2020 在其上又大加碼一次。
連莊家 FED 自己都被自己騙了,今年 2~3 月被自己放的火燒到,通膨暴漲。
2) 是的。其實大學之後,教科書基本上都可以自己看自己學。
(好的教授,開個好的教科書的話)
chiyenms wrote:
1) 實務上 2020(恕刪)
「通膨暴漲」
上一次QE後雖然縮減,其實還有一堆錢沒收回去(其實也不太可能收回,只能期待新平衡)。這次又無限QE,不管有沒有通膨,對通膨的預期勢必爆表…從這個預期上來推論投資人會採取甚麼反應?市場會出現甚麼狀況?也可以論證投資決策。
「FED 自己都被自己騙了」
FED始終在擴張與緊縮之間走鋼索。
對於這次QE,很多人呼籲FED及早升息縮減來避免通膨,但FED步伐還是慢…除了誤判情勢以外,我猜想(我無法驗證)也在於QE副作用的外溢效果(大家一起來分攤)…
sunflower2251 wrote:
有個問題是,QE這個(恕刪)
這問題很有趣。但同時討論「QE這個特例」與「區域戰爭對抗」,雙變數的論證有點難(會涉及二者之間的交互作用,然後就掉入雞先蛋先的矛盾)…這時候就是論壇百家爭鳴的時候。
我先拋個…嘴砲吧。
直至2020疫情爆發前,這世界即使不甘不願,即使很多貨幣想取而代之,但USD仍是世界貿易最重要的媒介,某種程度上扮演著世界貨幣的美元基礎。
Covid19後,美元無限QE,其實也是藉著世界貨幣的美元基礎,把通膨的副作用甩給全世界承擔…QE其實是佔了所有人便宜…因此無限QE之後,可以想像很多貨幣正想取而代之。
誰能取而代之,誰就是下一世代的王者……誰能?
之所以是教科書
就是有一定的水準
況且,在現今已大異於從前那般的八股
多的是很口語又帶入時事的說明
早已不是我那年代時的那種看了會昏昏欲睡的情況
在股市投資上
一般而言,光是個經濟學概論
就可以應付去理解一般的財經新聞
若是對金融股有興趣
或是對外匯與債券、利率有想法
再去研究一下貨幣銀行學
至於要不要去看總經
就看個人興趣以及你的投資部位大小與項目
至於個股分面
去看看管理學概論
就足以去瞭解企業的運作
可以大略看出這家企業的經營效率
至於財務報表分析、投資學等等
我建議要把初級會計學一併配合理解較為恰當
若是你對母子公司、關連企業報表等等有需要
再去看看中級會計學
如果你有投資代工業、或是傳產行業
請去瞭解成本會計學、管理會計學
會對你的財報理解度有更好的認識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的愛好者
必定對如何評估企業未來的競爭力有興趣
對企業的經營績效想做個評估
或是想要瞭解產業狀況
大概就要去讀
作業研究
產業分析概論
行銷管理
競爭策略
企業政策等等範籌的學識
或是去找些
有關行銷專題研究
企業經營的個案研究
或是財務研究專題等等的資料
這中間有很多的個案讨論
讓你可以很輕鬆的進入專業學識領域
但又不會太過生硬
其實上面都是商管學院管理學系的主修科目
或是MBA的上課討論主要科目
其實投資股票的基本常識就是這些
沒有太虛幻的東西
不見得要全部看完
但至少不要對市場掉以輕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