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家人被投資型保單給害慘了,做個影片來洩憤一下。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2010年(42歲)買50萬美元,20年期,月保費是44美元 (一年15800台幣左右)。

最喜歡跟你談保險了 因為投資永遠輸你 講保險是穩贏你的,而且你是少數看的懂我在寫甚麼的幾個人之一。
保險黑傑克的精神來了,今天要替大家上一堂純保費的課程。
定期壽險分兩種
A 一年期定期壽險
特徵 保費越來越貴 保證續保
B 長年期定期壽險:不管是6年期 10年期 20年期 30年期都屬這種
(這十多年來還多了優體保單 就是不抽菸費率會比較便宜)
特徵 保費每年一樣 但是相同一人 買10年期會比6年期的保費貴
買較長年期的每年保費 會比 短年期的每年保費貴 原因請自己想一下

按照 拍照大的說法
保費 44/月= 528/年
保額 50萬
風險槓桿 500000/528=946.97
這個費率其實比優體保單還便宜
我想過一個可能 會不會美國這張保單是自然費率---會隨著年齡保費就增加呢?
我畫個簡單的示意圖如下



上圖各位你仔細看 保險公司要收到946人 才能付給一個人的死亡保障,這還要算進去業務員傭金,公司的營運成本 也就是如果一年42歲的人當中 每1300人有一人死亡 保險公司就不用開了。

我找了寶島牌保險公司的一年期費率表





慢慢找 男生 42歲 這裡寫的是32.4 單位 元/萬 我解釋一下每一萬元保額需要的保費是多少錢 這裡講的是32.4 保險公司覺得他收42歲男生的保費32.4元 如果一年內有人身故 他願意理賠1萬元
換算槓桿關係 10000/32.4=308.642
看起來還是輸很慘

我再找一下 內政部的統計資料 第十回合生命表 在這裡要找到死亡率,以映證保費是否合理



保險公司制定保費當然要參考每個年紀的死亡率+個別公司的營業費用,我們看到底下 42歲 男生的死亡率是0.00371
我們反過來推算純保費 假設這城市有一萬人都是42歲的年紀,如果一年後42歲的人身故都可以領到1萬元,那麼每人每年該繳的保費是 371元

算式 總保費 371*1萬=371萬
明年度平均會有 371人死亡
則每人可領 371萬/371人= 1萬/人。
反過來算槓桿 100000/371=269.54

這數字不太懂嗎? 用白話文講就是每269人中 在這一年內有一人會死亡
再來看地球牌保險公司算出來的保費是預期每308人才有一人會死亡,數字越高代表保險公司在面臨純死亡率發生以後 賠本的機率越高。
再來看01投資版的台柱之一 拍照大(前面要空一格)美國賣的保險槓桿為 946 也就是抓每946人才會有一人死亡
記得喔 946代表純保費 預期這一年度42歲人口 946人才有一人身故,而且保險公司有許多費用要支付 還要賺錢喔
如果來到61歲(圖表沒) 死亡率已經來到0.01160 心算一下已經來到 90人中有一人會在這一年死亡 如果一年還是收528美元的保費 每一人死亡可以理賠50萬美元 意味著
90人全部收的保費是47,520 卻有一人死亡要付給他的家屬 500,000元。
如果不是哪裡有錯,我很肯定這些精算師都該下台了
所以我覺得這數字怪怪的 於是發揮保險黑傑克的精神報告完畢
保險黑傑克---買對保險,百倍奉還
u121526
u121526 樓主

認可保險公司的產品,有的保單真的是佛心價,有的卻是吸血價。但是太多親友都中了投資型保壽險的招,賠太多。很感謝黑傑克每次都很認真的留言回覆,也在您的身上學到許多。

2022-07-08 19:58
無薪假裁員風 wrote:
我的投資型保單 月繳2500左右 壽險200萬


投資型保單的壽險額度是用甚麼做基準?我11年前買的投資型保單,月繳12000,壽險400萬,繳了三年多後業務來推銷另外一種保單,我不想再多花錢,業務就改成投資型保單月繳7000,另外5000買另外一份新的保單,結果壽險額度變80萬。

我的投資型保單11年繳費超過110萬,有領回一次55萬元,目前投資部位還有35萬,算一算我繳了20多萬元買到80萬的壽險,這份保單業務員對於壽險部位的規畫好像怪怪的?
u121526 wrote:
認可保險公司的產品,有的保單真的是佛心價,有的卻是吸血價。但是太多親友都中了投資型保壽險的招,賠太多。很感謝黑傑克每次都很認真的留言回覆,也在您的身上學到許多。

給你這幾個字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外面世界風浪大 我不隨之起舞,不是我自命清高,而是我選擇走自己的路
做個客戶心目中的黑傑克
我相信這影片是你自己做的 你也算厲害的
商品是中性的,問題是來自於溝通 業務員十個九個半不懂商品,他不是存心欺騙是沒辨識能力,早上 某家銀行推廣部的經理來問我 他們手上這幾張保單要怎麼賣?
我說要就我去上課 費用隨意 但是講完我一定會請銀行櫃檯業務員講一次給我聽 以確認他真的懂
銷售過程 一定要請客戶複誦一次 以確認客戶懂了
ps
剛剛又看到陳定南的故事 30年過去了 大半的宜蘭人應該會感謝他當年擋下六輕設廠
年輕要的是錢 再來是權力 再過幾年你會想到的是有能力改變這社會 才是你的本事
與其詛咒投資型保單的黑暗 不如點亮正確保險觀念的蠟燭
來當保險業務員吧
保險黑傑克---買對保險,百倍奉還
u121526
u121526 樓主

是的,影片是我自己做的,畢竟我可以用比較白話一點的方式分享我的觀點。

2022-07-09 4:50
三子父

所以我說我等你

2022-07-09 8:53
u121526 版主說法我是認同的...

OTL1 (1年期壽險)、 20年定期壽險、30年定期壽險、遞減型壽險(之前第一金人壽、康健人壽都有賣)都可以轉嫁人生風險。

投資型保單的解約率太高,有多少比重保單十年後仍持續在繳?

寧可叫客戶自己去投資,業務員也不要擔這個客戶投資虧損,來找業務員算帳的"風險"。

u121526 wrote:
投資型保單,被保險業(恕刪)
主動投資是藝術,指數投資是科學。
u121526
u121526 樓主

沒錯,前面五年就虧大了,後面誰有信心再繳。

2022-07-09 4:46
投資型保單繳費給保險公司後,可以細分五個資金流向 1.危險保費(保險成本) 2.投資部位 3.業務傭金 4.保險公司費用 5.投信經管費

如果第一年繳費100萬的55%保險費用被 3+4+5 瓜分了55萬,那麼保障需支付的危險保費可能剩下2萬及投資部位43萬
第二年 又需要繳費100萬 35% 3+4+5 瓜分了35萬,拿來支付的危險保費可能要2.1萬,投資部位進入62.9萬
第三年 又需要繳費100萬 20% 3+4+5 瓜分了20萬,拿來支付的危險保費可能要2.2萬,投資部位進入77.8萬
第四年 第五年略....

也就是保戶覺得是買投資+保障 實際上三年投入300萬 第三年底看帳戶價值即使持平 只剩183.7萬.....

--
另一種做法是
第一年拿2萬去買保障型保險 + 98萬直接投資市場
第二年拿2.1萬去買保障型保險 + 97.9萬直接投資市場
第三年拿2.2萬去買保障型保險 + 97.8萬直接投資市場
即使三年即使投資都是持平 年底投資帳戶內會有293.7萬.........差異巨大。

--
投資型保單因為有分離投資帳戶,會有一個每月帳管費約100元(每家不同) ,一年1200元,
別看這小小的1200元,
可以買到產險公司100萬傷害險+傷害住院日額1000+實支1萬+大眾運輸意外200萬..等

--
投資型保單近年也有出一些保險費用較低的險種.....但上面我這一竿子可以打翻大多數的投資型保險。

01版上如果有業務要分享低成本的「投資型保單」歡迎提供公開商品名稱,即使是目標到期債保單,一樣可以抽絲剝繭算出成本。
主動投資是藝術,指數投資是科學。
u121526
u121526 樓主

大大所言甚是,我在影片中也提到我主要是要抱怨投資型壽險保單,變額萬能壽險,前面五年真的是抽頭抽太大。其他抽頭比較少的投資型保單,也是有優缺點,由於影片篇幅限制,我以後有空再做影片分析。

2022-07-09 4:45
人呆為保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未來表現都無法確定
樓主及各位大大好,

請教若是這投資型保單, 不繳了, 把裡面的餘額領出來, 但仍每年固定存入一些錢讓它扣管理費和保險費, 來維持壽險的功能,
這樣每年所繳會比去買定期壽險便宜划算嗎? (不包括前幾年已經被扣除的費用)
三子父 wrote:
我想過一個可能 會不會美國這張保單是自然費率---會隨著年齡保費就增加呢?

原來這裡有問到我,現在快一年了才看到。這張不是自然費率。是每年都一樣的(月繳)
美國保險業很競爭,基本上看不到保險銷售員,連地區辦公室都沒有,你就知道銷售成本有多低了。
美國保險業基本上保費都是無法覆蓋保額的,保險公司必須靠收入的保費做各種投資,才能覆蓋保額。
相對台灣的保險市場,真的是大聯盟和公園棒球隊的差距。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