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baby1011 wrote:
身邊一直都有朋友在接觸保險.股票.基金等
但我就像瑞凡一樣,什麼都不懂
小女只有小小的要求,就是希望我的那一桶只會越來越多
減少的話我就會恐慌到不行,畢竟那是我辛苦上班賺來的血汗錢
本人承受風險程度應該是
低到不能再低的那種
基本上就是股票=股票基金,與定存各放一些。
股票部份,要分散到例如 3~15 個不同的標的或基金,
現在手上的額度也不要在同一個時點,或相近的時期全部下去。
定存當水庫,要投股票的部份分散到例如約 2 年內分期投入,做時間避險。
百萬台幣等級的話,外幣計價資產可以先不考慮。
出社會只在 1~10 年內的話,提升本業賺錢能力優先。
花在提昇本業能力或績效的時間,應比花在研究股票的時間多。
研究再多,股市行情價格要上下還是需要時間帶動。
就算一天看股市新聞與財報 4 小時,你看到的股市行情也不會跑得比別人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