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第一次買台新結構商品就上當

dohan8850 wrote:
衍生性或結構型商品不...(恕刪)

不一樣。

這個是境內發行的結構商品
的確到期100%保本。

既然是保本的
大概是只是用定存利息
去賭期貨選擇權。
不會動用到本金,所以才能100%保本。
dohan8850 wrote:
衍生性或結構型商品不...(恕刪)

他結合債券,只拿利息出來賭,反正賭輸了沒利息而已,好像也不會怎樣。
dohan8850 wrote:
衍生性或結構型商品
不適合在銀行端銷售
比較適合在證券商交易
有些民營銀行真的很敢
完全沒有尺度
想賣就賣
2008年雷曼事件好像沒有學到教訓

應該本來就是坑散戶,而不是沒學到教訓
畢竟銀行只是過手,慘的是相信這些財團代言人入坑散戶
風暴之影 wrote:
他結合債券,只拿利息...(恕刪)


我在猜銀行是不是把錢拿去買公司債收利息
但是公司債的發行公司還是有可能會倒,例如博達
這種情況之下應該就無法保本了
所以他才會提示說發行公司如果沒有信用風險到期才能百分之百還本
問題來了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怎麼知道發行公司是哪家呢?
會不會誤以為只要銀行沒有倒就可以還本?
銀行是交易相對人
但是銀行是不是發行單位?
如果他的連結標的是利率,究竟是什麼的利率?銀行會事先告訴投資人嗎?
如果是美國十年期公債的利率,提前還款的市價到底怎麼計算也應該要有明確的公式。
如果他的標的是美國十年期的公債利率他的等級應該只是R1沒有什麼風險
但是我最近收到的風險等級是R3
身邊的朋友以前跟銀行打過官司
是投資結構商品的問題
該簽東西都簽了
打官司沒有用
法官也不懂
最後都是輸
如果金融評議沒贏
基本上可以放棄了
所以不要買不懂的東西
理專都是被銀行要求去賣
他們也是不得已
某些銀行經營的心態不健康
避免去跟這些銀行往來才對
那個結構債的說明書都有會寫,本產品包含匯率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發行機構違約風險等十幾種風險,簽字買了就代表自己接受這些風險可能帶來的虧損,出了事要打贏官司不容易
perryhs wrote:
那個結構債的說明書都有會寫,本產品包含匯率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發行機構違約風險等十幾種風險,簽字買了就代表自己接受這些風險可能帶來的虧損,出了事要打贏官司不容易

這些說明書都又臭又長,術語又多,一般傻投資人根本看不懂也懶得看。
有些摳門的公司簽合約,都未必願意花錢找專業律師,看文字裡有無法律陷阱,更遑論傻散戶投資者
dohan8850

這些都是銀行的免責文件,意思是出事自行負責

2023-05-22 10:42
台新銀行在他們的結構債風險預告書中名列下列風險

市場利率風險
投資標的適用風險
本金損失風險
流動性風險
中途解約風險
信用風險
稅賦風險
匯兌風險
國家風險
法律風險
再投資風險
商品條件變更風險

最後一項風險超幽默的
承上上樓
那次朋友買連動債跟銀行打官司
我有在現場旁聽
朋友在辯論庭提供一份彭博新聞
發行連動債的金融機構已經被穆迪降評
但是銀行沒通知
銀行請的律師在法官面前說這是提高評等
不是降評
還說彭博社沒有公信力
法官被律師唬得一楞一楞
後來判下來朋友輸了
這種東西不要說法官
連替銀行辯論的律師也不懂
在銀行理財買基金買外幣就好了
不要買一些有的沒的
出事銀行不會理你
怎麼看來看去結構商品就是以前的連動債?
只是改個名字而已
台灣人真的厲害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