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爸投資「原油正2」慘賠2千萬女大生崩潰:都是政府的錯

meridian wrote:
ETF本質上不是期貨ETF...(恕刪)

ETF本身就是衍生性產品吧? 與期貨不同吧??
最終會下市的東西,一開始就不應讓它上市
kk1973kk wrote:
雖然是本科系,還是有(恕刪)


果然還是要找原新聞來看,不然一不留神就被牽著走了
small kim wrote:
最終會下市的東西,一(恕刪)


那這樣會沒有公司可以上市,誰都不會知道未來這家公司的股票會不會下市,
像之前力晶也是按法規規定申請上市,經審查沒問題就可以上市交易,
誰知道現在會下市? 這種所謂變壁紙的下市公司是族繁不及備載
https://www.twse.com.tw/company/suspendListing?selectYear=&maxLength=&lang=zh&offset=70&max=10
只能說這就是金融市場,公司的經營者搞鬼,或跟不上市場被淘汰等等,就要面對被下市的風險。
這次因應疫情與原油價格波動,金管會有調整除債券型基金外的基金清算門檻到5000萬,
真的低於這門檻那被清算也無可厚非,致少避免歸零,讓大家血本無歸。
一對夫妻到動物園,看到了大狒狒時,妻:真奇怪,愈難看的動物愈多人看。夫:不要叫這麼大聲,大家都在看妳
記得原油正2當時很多人炒作
加上這檔也是賺多賠多,心臟不大顆一點不行
投資錯關政府屁事
ETF原先的設計是買入一籃子股票,後來才衍生出槓桿型商品,這種正2類的Etf盈虧的效果,非常類似選擇權
最佳進場的時機,就是拿來抄底,看多時可以有倍數效果,同理,虧損的速度也是光速
經理人把錢投入期貨市場,同樣是在進行零和遊戲
以上一點心得分享
投資有風險,只能怪自己沒有掌握出場的時機。
donjason wrote:
那這樣會沒有公司可以...(恕刪)

這種商品會一直扣血,管理費保管費、轉倉費,如果經理人沒減增持來回操作,只會建倉等領錢,那最後就是扣到低於2元下市,這種金管會不鞭,讓投信亂搞,不就注定上市就是等下市?若沒管制好這些投信,不如就不要讓這種商品上市,因為一般投資人沒那厲害了解商品,以為有專業經理人操作就放心交給投信
small kim wrote:
這種商品會一直扣血,管理費保管費、轉倉費,如果經理人沒減增持來回操作,只會建倉等領錢,那最後就是扣到低於2元下市,這種金管會不鞭,讓投信亂搞,不就注定上市就是等下市?若沒管制好這些投信,不如就不要讓這種商品上市,因為一般投資人沒那厲害了解商品,以為有專業經理人操作就放心交給投信


投資人自己要有自覺,金管會只能制訂規則與管理,
金管會不能牽涉到哪類商品/基金能夠上市,哪類商品/基金不能夠上市,又哪類商品/基金只能由誰來上市.

否則,就會如同北韓中國一樣,特許事業,特許商品/特許基金一大堆
只有特權能夠拿到特許證,越是離紅二代越近,拿到特許事業特許基金特許商品的機會越高

坦白說,就算米田共也會有人投資的,你能說米田共不能買賣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