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這首歌說中很多人的心聲附帶一提, 樓上也有人討論到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專業?我敢打包票, 未來10幾年或20幾年後, 年輕人光有專業是遠遠不夠的年輕人不單只是與人的競爭, 還將面臨資本的競爭, AI科技足以取代大部分沒有用的年輕人我說過這是資本主義的時代, 如果將來工作目標還是為了賺錢, 那麼年輕人最重要的是跟資本建立"信任"關係否則就真的只能窮忙了
meridian wrote:覺得這首歌說中很多人...我敢打包票, 未來10幾年或20幾年後, 年輕人光有專業是遠遠不夠的年輕人不單只是與人的競爭, 還將面臨資本的競爭, AI科技足以取代大部分沒有用的年輕人(恕刪) 無巧不成書, 真有人把我前一陣子鯁在喉頭想說又吞下去的想法給提出來. 只是當時覺得或許太悲觀了無助於撫慰現代年輕人對未來的失望和恐慌.我個人覺得AI這個領域的發展是人類對未來的好奇心, 在配套科技達到一定水準時一定會走上的路.雖然當下還是啟蒙階段, 而無可置疑的是資本主義絕對是AI走向去人性化, 全面化的最大推手.不要說 “AI科技足以取代大部分沒有用的年輕人”了, 以現在看得到的趨勢來判斷, 到了一定程度, 大部分沒有用的所有年紀族群(的工作)都會被取代.只是… 我擔心在台灣的年輕人不用等到那個時代 就已經只能窮忙了. 當下台灣面臨的是個結構性的困難, 應該是已經超過了(境內)人為可操控的因素了 – 也就是說 上自國家政策, 下至對勞工最低薪資的限制 都難改善低落的台灣綜合生產力.大家常說台灣黑心老闆摳門 導致員工薪資福利的嚴重低落, 或許是現實狀況, 但這些都只是大環境下凸顯出來的現象. 老闆摳門不是台灣企業的專利, 在加州矽谷這些賺錢,高營利的公司願意發給清潔員工,甚至所有員工,也只是市場價格的酬勞, 少有主動多給的, 因為自由市場會有其很有效率的調節薪資的機制, 無須政府用制度來規範. 這個機制不但決定了台灣(青年)勞工 也同時決定了所有自由市場下勞工薪資的高低. 很不幸的是, 這個市場價格不是區域性勞工自身能改善, 而是由資本市場主導的. 試想: 今天把矽谷工作的高收入群裡的上10% 搬到台灣去就業, 大家覺得他們能拿到什麼樣的薪資? 我想會跟現在台灣的年輕人一樣的境界. 如果勞工自身不能改善從業競爭力(至少在大方向上), 那麼由國家出台配套政策有解嗎? 或許有, 只是資本是很現實的, 一個地區要從它(資金)身上獲得利益, 自己要付出的可能更多而難以接受. 這就是台灣的困境和無奈.
specware wrote:無巧不成書, 真有人(恕刪) 什麼是資本主義?請看麥當勞的營運模式,以後只是優化這套模式。但是我想對薪酬這塊做一些反駁,實際上縮減人事同時也會做加薪的動作。裁掉的那些人省下來的薪水並不會全部省下來,而是拿一部份的錢加薪給留下來的人。這種做法是最有效率的,但沒幾個人知道這件事情...然而也有一種人不會被加薪,太過容易被取代的通常這種不是AI發展到後面會很慘幾十年前開始就很慘了,這很可能不在可以加薪的範疇內。永遠記得,一個人很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兩個人可以輕鬆做到的事情你可以給一個人多3成的薪水,他就很努力去完成事情了但是請一個人給不高的薪水卻是確定辦不成什麼事情。其實這個社會對資方存在很多誤解,我感到很難受。
其實身邊滿多30-40歲的朋友,薪資其實都不錯,不過物價也上漲的很多,薪水感覺比以前難用,買東西前都會多比價。不過也有過度消費的朋友,壓縮小孩子教育的費用,發現進度跟不上後,跑去學校鬧場(當然無功而反),最後還得跟朋友們調,送小孩去安親班加強。若沒有額外的收入,就是妥善的安排自己的薪資,合理的分配,這樣生活起來可能會比較愜意,有壓力跟沒壓力,其實差很多~
山豬寶寶 wrote:其實身邊滿多30-40(恕刪) 這裡不是講了老半天階級會沿襲還讀什麼書讀老半天出來賺不到錢會被壓榨被欺負你朋友還花錢送安親班喔我兒子大學開學兩個星期教授就開始考試都過12點了教授還不下課如果程式被抓到問別人就算抄襲算0分學校這麼嚴格教授這麼認真學生這麼辛苦我都不敢跟他說兒子啊以後賺不到錢乾脆去玩社團參加活動
山豬寶寶 wrote:其實身邊滿多30-4...(恕刪) 以前讀高職時學長回來說月薪4.5萬大家羨慕的要死,老師還勉勵我們努力學也可以,後來出社會真的幾年後果然有4~5萬但過了20幾年我們這些人還是4~5萬但物價早就翻了好幾翻,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問題出在哪,政府也知道但卻無能改變。
cherry40727 wrote:以前讀高職時學長回來(恕刪) 努力讀認真學還是有一點點用啦老師真的也沒騙你我84年起薪快4萬先生86年起薪也有7萬多因為都有大學學歷雖不富且貴生活也還可以所以還是叫小孩認真學努力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