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股站上萬二大關 劉泰英:老百姓感受不到

lsd193anthon wrote:


蔡英文說"全民有...(恕刪)

加權平均有感中位數平均無感
我不認同這只是閒聊區。最少再大聯大那一樓我看到。五個專業投資人。非常有水準。
騙子草包發大財全民有感

上萬二卻無感


因為你就沒有台積電阿 笑

買了不就有感 真簡單啊
lsd193anthon wrote:
台北股市今天收盤站上12097...(恕刪)

就事論事股市漲是因為科技股跟著美股走,蔡做的不好,其實是歷任最差的,但多數人討厭韓所以才去投蔡。
Fuhoho2099 wrote:
這是台灣政府不是你所...(恕刪)


愛扯是吧,
什麼叫台灣政府?
有哪一個國家叫“台灣”的?
想獨立又沒種,
只能在“中華民國”底下當寄生蟲

綠營唬爛説2019好棒棒,資料拿出來打臉,又改口說是在調整,你是在哈囉哦
前一陣子PTT有一篇討論台積電的文章,有人問說這樣的本益比合理嗎?後面的答覆我看到了一句非常恐怖的話⋯「這次不一樣」!
lsd193anthon wrote:
蔡英文說"全民有感".

另外你覺得經濟有變好嗎?
...(恕刪)

身為全民一份子的我,自2009年以來,薪水漲、股票漲、存款漲,「個人」的經濟有變好,有感!
馬總統、蔡總統,各記一支嘉獎。
zxcv1230000 wrote:
就事論事股市漲是因為科技股跟著美股走,蔡做的不好,其實是歷任最差的,但多數人討厭韓所以才去投蔡。

(恕刪)



就是論事,可以查下一經濟數字,其實馬任內經濟最差,

發消費券都救不起來,更加大國家負債,禍害子孫,

柯P都還在幫他任內與老趙簽約的那粒台北市的大巨蛋擦屁股,

前人種蛋,後人完蛋~
lsd193anthon wrote:
蔡英文說"蔡英文說"全民有感".

另外你覺得經濟有變好嗎?

原文網址: 台股站上萬二大關 劉泰英:老百姓感受不到 #Mobile01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5978728&p=6"...(恕刪)


問題是人家回答有你相信嗎?

人家回答沒有你相信嗎?

這裡01網友比猴還精 , 別鬧了
總結五個總統時代,在八大經濟指標中,蔣經國時代均排第一,蔡英文時代表現最差,有五項排名最後一名。
;----------------------------------------------------------------------
70年來總統經濟成績單 看見台灣硬實力由盛轉衰
經濟數據權威評歷任總統 葉萬安:一代不如一代
2019-10-29

長期鑽研台灣經濟數據分析的前經建會副主委葉萬安,親身見證台灣經濟奇蹟,他用真實數字評價歷任總統時代的經濟表現,得出結論,竟是一代不如一代,為什麼?

今年94歲、滿頭白髮的葉萬安,去年剛剛動過腰椎及心臟手術,出院後的靜養方式,竟然是持續做著自己最拿手的工作——整理分析經濟數據。

目前全台灣再沒有一個仍在世的人,擁有與葉萬安同樣的經歷:

自1949年政府遷台,他任職過經濟安定委員會、美援會、經合會、經建會等每一個制定台灣經濟政策的最重要單位。

蔣經國擔任總統的時候,每兩個禮拜召開一次財經會談,葉萬安經常與會。他曾針對兩次石油危機前後,畫了一個圖給蔣經國看,提供蔣經國延後調整油價的參考。由於報告分析清楚,考慮周到,「經國先生」並沒有不高興,當場接受他的建議。

1993年,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交代經建會主委蕭萬長思考經濟增進方案,葉萬安建議蕭萬長採納薛琦等人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規劃。葉萬安只小李登輝三歲,以前與他口中的「老李」(李登輝)也常常一起開會吃飯,彼此熟識。

葉萬安研究台灣經濟所寫的文章與報告無數,光社論就1927篇,均以數據為評論依據。儘管他年事已高,但仍記憶力超強,孜孜不倦爬梳各項統計資料,在今年5月撰寫了一篇〈70年來歷任總統經濟施政成果比較〉的文章,並與舊作結合,增訂出版新書《為什麼台灣經濟由盛到衰?》。

他說明,這一篇新文章的研究初衷是認為國家領導人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影響重大,因此他從歷任總統的經濟施政,挖掘台灣經濟的發展脈絡,是一個很特別的研究角度。

葉萬安將過去70年,分成五個總統時代。第一個時代是1950年到1987年,歷任蔣中正、嚴家淦與蔣經國總統,簡稱兩蔣時代。之後是四位民選總統,從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他分析每個總統時代的主要經濟表現,比較不同時代的優劣。

很不幸的是,葉萬安的結論是:一代不如一代。

每年經濟成長率,從兩蔣時代超過9%掉到2.4%
先看經濟成長率。在兩蔣時期,1951~1965年接受美援期,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高達9.1%,在美援停止後的1966~1987年,並未因美援於1965年7月1日停止而下降,反而提高為9.8%。「這是在政府積極主導下,凝聚全民共同努力的結果,」葉萬安書中寫到。

可是繼任的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主政時代,經濟成長率並未持續上升,反而每況愈下,一路從6.9%往下跌至4.9%、2.8%、2.4%,令人惋惜!

出口排名、GDP增幅,被競爭對手大幅超車
台灣出口在世界排名,也從蔣經國時代最優的11名,退步到李登輝時代的14名,陳水扁時代16名,馬英九時代17名,蔡英文時代更是退步到18名,較排名第6的南韓落後12名之多,亦較香港落後10名。

總結五個總統時代,在八大經濟指標中,蔣經國時代均排第一,蔡英文時代表現最差,有五項排名最後一名。

政黨惡鬥、戒急用忍,是台灣衰敗源頭
為何一代不如一代?葉萬安分析,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後,至今仍政黨惡鬥、內耗,政府施政受到重大阻礙。

至於台灣經濟從興盛走向衰退的轉折點,則是李登輝於1996年發布「戒急用忍」的鎖國政策。

「假如沒有戒急用忍,而是亞太營運中心,台灣在21世紀可立於不敗之地,」葉萬安惋惜道。

亞太營運中心的經濟方案,尚未正式施行前,一年內便吸引20餘間跨國企業投資台灣。

該政策希望由台灣擔任美日投資大陸的「中間站」,台商在大陸的獲利可以匯回台灣,而台灣的出口也有望增加。

「自從戒急用忍後,我就開始對台灣經濟的未來悲觀了,」葉萬安說。

若再從不同階段的閣揆、財經首長的任期及特質,也可找到台灣經濟從繁榮昌盛至萎靡不振的部分原因。

自1950~1987年的兩蔣總統期間,38年間一共有7名閣揆,平均每人擔任5.4年。

另外,尹仲容擔任財經主管14年,鞠躬盡瘁,死於任上。李國鼎擔任美援會、經合會祕書長6年、經濟部長4.5年、財政部長7年、政務委員12年。孫運璿擔任交通部長、經濟部長計11年、行政院長5年八個月,最後因病辭職。

任期夠長,而且那個時代的官員大多具備憂患意識,雖處威權年代,但都能高瞻遠矚,有著「一切為國家為人民及追求國家現代化的強烈企圖心,」葉萬安寫道。

閣揆任期平均僅剩1.3年,無法拚政績
之後的閣揆及財經首長,任期皆非常「短命」。

李登輝執政12年,閣揆換了5人,平均每人擔任2.4年。陳水扁8年,閣揆換6人,平均每任1.3年。馬英九8年,一樣6人,平均亦1.3年。

蔡英文上任至2019年10月滿3年又5個月,目前已換到第三任閣揆,若現任閣揆蘇貞昌能做至2020年5月,平均每人擔任1.3年。

至於其他財經首長,除中央銀行總裁任期較長外,其他多為空降,任期很少超過3年。

「財政首長任期短,如何能有長期規劃施政的心意?」葉萬安點出關鍵。

葉萬安評價後幾任總統的用人方式指出,有不少以酬庸或擺平派系為考量,破壞體制,也有任用高學歷人士而不問執行能力,施政當然不佳。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已入耄耋之年,葉萬安看盡世界的興亡,像菲律賓、阿根廷在1960年代的生活品質比台灣好,但是很快就垮了。台灣經濟走了20年的下坡,現在仍然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端賴前人為台灣打下的基礎。

葉萬安也感嘆,台灣自「經濟掛帥」轉向「政治掛帥」,內耗內鬥、一切看選票,已經是公認的事實,「此害不除,任何政黨執政都無法解決問題。」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