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關於退休的問題

是podcast,不是potcast
MiPiace wrote:
現在我太太兒子喜歡謮經濟學人。我女兒自己找英文potcast 聽。
現在換我開始看經濟學人。我太太學我女兒聼 potcast.(恕刪)

我每天固定會聽的是《FT News Briefing》《Marketplace》這兩個podcast,加起來長度差不多半小時多一點,通常都是早上從健身房回家後一邊吃早餐一邊聽。

另外,經濟學人也有提供幾個podcast,其中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The Intelligence》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schou23 wrote:
我每天固定會聽的是《FT...(恕刪)

哈哈,其實我一直不太懂 podcast 這字怎麼來的,所以隨便拼。
剛剛查 wiki, 也許是 ipod + broadcast 來的,這樣下次應該比較不會拼錯。
以前都是聽 bloomberg radio, 現在要收費,又很貴,所以bloomberg app, radio 就用得少了。
改看 cnbc, Economist,跟 yoututbe.
youtube 有些屬音樂的東西,雖跟投資無關,但因興趣的關係而深入去聽,其實對投資心態的建立幫助反而比經濟方面的知識來得大。不過純屬個人經驗。也許有時候勇氣,行事方法,思考方式,需要從自已最有興趣或善長的東西轉化過來。對我來說,旅遊,看電影,聽音樂,打太極拳都是跟投資有些關連。
這也是我為何說錢多好辦事的原因,因為學習有時要花不少錢。花錢再學習,然後再運用新能力去賺錢,這樣才能放大效益。當然最好能夠是在自已有興趣的條件下去進行,沒興趣就沒意義了。這樣人生才有機會依照自已興趣去規畫,而不是照自已有多少錢去安排餘生。

我又回來了
在2019年底有自已存的約1千萬加借貸的1.1千萬再加上賺到的1千萬
還有一棟房子
本以為好日子就此來臨了
老婆、小孩也可以好好享享福了
然後轉買期貨
還在過年前買到滿手
but................
來了個COVID-19 ............ X
過年一開盤就來個跌停~
也沒想到會那麼嚴重,結果就一直跌、一直跌
一直被追繳 一直平倉 一直虧損
期貨3千多萬最低權益金只剩下約36x萬
有時前一晚美股大跌或是疫情消息出來
整晚都睡不著
一直不敢跟老婆說已經負債好幾百萬
父母家人朋友也都不曉得
想著自已的小孩
真的是悲從中來
還好還有年薪200萬撐著
然後接著大盤一直漲 看別人都賺錢
結果自已還一直賠錢
也是一直沒跟任何人說
貸款的錢用薪水還能還的出來
平常也算省的
老婆也沒發現異常
只是脾氣也會變的不好
常常吵架
還好大盤又創新高 現在有點轉機了
有3千萬現金,有房子.有年薪200萬...
好像不用搞期貨這麼大風險投資.


JinTsengWu wrote:
在2019年底有自已存的約1千萬加借貸的1.1千萬再加上賺到的1千萬
還有一棟房子
還好還有年薪200萬撐著
劇情急轉直下啊
投資真的不要操之過急才能長長久久


話說
這樓前面有人提到提前退休對孩子的教育與影響
很值得關注
看過很多相關大樓,感覺很少人在考慮提前退休時「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我倒是認為這件事才是人生後半段最重要的事
如果孩子沒有教育好
日後成為魯蛇觀念不對甚至變成啃老族
不但退休規劃全盤落空,晚年生活肯定也過得很不開心
把孩子栽培起來,至少讓孩子有能力自給自足
晚年生活才能過得舒服順心
JinTsengWu wrote:
我又回來了 在201...(恕刪)

看到 期貨....就看到賭
JinTsengWu wrote:
我又回來了 在2019(恕刪)


沒想到樓主會去買期貨,如果買的是定存股如:瓦斯或兆豐金之類就好了。至少有現金流入。

還好樓主的年薪有200萬以上,生活不會因為投資而波動。
常常運來了,賺了,心就跟著變大了,
認為自己可以賺更快、更多,
投資前還是先惦惦自己的斤兩,
知足守成才能長長久久。
平常心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