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從股市裡賺進3000萬的個人心得

從任何角度看 你都是贏家


就算是買在次貸低點

也要有膽識在大家恐慌時進場並長期持有不受價差誘惑的忍耐力

股市賺錢不容易,
在有限的資本下, 難得能找到一隻有大幅獲利潛力的股票.
找到了, 也得有耐心在大戶法人上下洗盤的狀況下,不改初衷的長抱.
當然有人是玩短線找關鍵點去投入好股票,可這種情況下是不容易存下足夠的籌碼.
所以只好不斷的找飆股,
股市中,經常性的找股買賣,每次都是與風險搏鬥,成功機率影響你的獲利,不如找有長期性的股票,在他的本質不變下,有耐心的買入
我想這是樓主所謂的選股跟長抱的邏輯所在.

謝謝樓主分享心得

非常棒的分享。
懇切實用,
買下來,心安理得,
一週不看股市
一月不看股市
一年不看股市
的確如此。
因為有網友來私訊,提到希望能多看一些
在下投資股市的經歷分享,

個人剛好,有一個之前提的投資理念,買進持有後
當初買進標的的理由是否繼續存在,或改變,以此來做為持股是否
繼續持有的審視標準依據的實例,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由於僅以腦海裡,記憶中的印象,來發表,可能沒辦法100%完全正確,
但應該也不至於錯太多才是,

多年前,買進6184大豐電,股價36元左右,當年配息3元左右
買進理由:(個人有習慣將買進理由記錄下來的習慣)
這是印象中,持股買進理由,應該是3個左右,詳細還要翻閱,原來筆記本,但應該相差不遠才是

1:經營團隊持續穩健經營,沒有亂搞時,以及
主要持股大股東=(原經營團隊未大幅變動),持股未大幅變動前,持續持有
2:配息配股穩定,如沒遇到重大天災人禍,配息不低於2元則繼續持有
3:幾近寡佔壟斷的市場,在政府政策未改變前,持續持有

多年以後,由於國家政策,對於有線電視的經營出現重大的轉變,那就是允許
有線電視業者可以跨區經營,幾近寡佔壟斷的市場,終於被打破了,
個人於確認完,國家政策確定後,正式於持股多年,約在平均股價5x時,全數賣出持股

以上為,個人以當初買進理由,是否存在為
繼續持有的依據,
所發生真實的
投資經歷,在此分享給大家
期待理想大分享更多曾經擁有過,
或者是現在擁有的個股,

大豐電,我忘了是哪一個存股達人
有出書的,
在趨勢底定,年報開始不佳時
還加碼買進?(我記憶不佳,可能記錯)
當初,他的分析可是很精彩的,
只是結果,不如預期。

100分的分享!!!!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wrote:
因為有網友來私訊,提到希望能多看一些
在下投資股市的經歷分享,...(恕刪)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wrote:

選擇好公司,在股價便宜或相對合理的價格之下買進(長期持有)
這長期請記得是最少五年以上
如果能十年以上也不錯,如果有本事能永久持有那更好

最後除非當初買進的理由,消失或改變,才考慮換股,
否則就是等待,如此而已,完了

這就是在下從股市裡賺進3000萬後的心得分享







digo1971 wrote:
期待理想大分享更多曾經擁有過,
或者是現在擁有的個股,

大豐電,我忘了是哪一個存股達人
有出書的,
在趨勢底定,年報開始不佳時
還加碼買進?(我記憶不佳,可能記錯)
當初,他的分析可是很精彩的,
只是結果,不如預期。

100分的分享!!!!...(恕刪)



你應該是講算利教官。
Firefly_su wrote:
股市賺錢不容易, ...(恕刪)





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比什麼都重要。

時機與耐心是成敗關鍵。
記得 2014 年時,聽了大學的教授在下課休息時間閒聊時,提及有閒錢就買第一金、華南金及合庫金,投資報酬率還不錯。

回家後看了一下歷年的股息股利,就開始進行傻人投資法,有閒錢就買,不間斷。

到目前為止,第一金由原本 19.X 的成本,經過快五年的本金投入加配息配股,目前成本水位已來到快 11.9。

合庫金因為不積極,但也因多年配息股,成本也來到 10.3。

華南金已中途獲利下車;今年開始於富邦金及國泰金前一陣子被大賣時進場開始分批買進持有。

所以樓主的開版感覺我是可以體會的。

就如我在公司,同事瞧我就是個打雜的,我就扮演著就是個打雜的角色。

老董尾牙說著今年景氣不佳,要有勒緊褲袋打算甚至調節人力水位時,我的內心早已信心滿滿的可以隨時離開職場,進入退休的階段呢。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wrote:
直到近十年來,才漸漸領悟為,當初買進標的的理由,是否消失,來憑斷,這樣感覺有點難對嗎?
簡單講,這是個人的親身經驗,通常買完的股票,不管對或錯,約略在2-3年左右,當我重新再審視這家公司時,
以當初買進的理由是否消失,來做判斷依據,做出來的投資決策,相較於用股價以(上漲,持平,下跌)
來做決策時,其中,如果以年化投資報酬率來評定,這兩類投資決策,很明顯的,
以當初買進理由是否繼續存在,遠比以股價漲跌來評斷,其投資績效優異許多,
以上,是個人一些投資心得,在此提供給大家參考


能講得出這段(雖然排版有點亂),我相信是貨真價實的贏家
不過,那跟能不能寫的很讓讀者明白是兩回事
幫你重新編輯一下這段

簡單講,這是個人的親身經驗,
通常買完股票,不管對或錯,約略在2-3年左右,當我再一次重新審視這家公司時,
以當初買進的理由是否消失,來做賣出與否的判斷依據,
這樣做出來的投資決策,相較於用股價的漲跌來做決策的方式,投資績效優異許多
如果以年化投資報酬率來評定績效好壞,差異更為明顯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